許多美國學生背上了負擔不起的利滾利助學貸款 年僅18歲學生並不明白助學貸款利滾利的噩夢
(休士頓/秦鴻鈞報導)據CNBC 報導,從2008年到2018年的10年裡,公立大學學費從每年1.65萬美元到2.14萬美元,漲幅達29.8%。私立院校學費也從每年平均3.87萬美元升至4.85萬美元,漲幅達25.3%。CBS電台曾評價美國的助學貸款體係為「金融恐怖主義」。助學金貸款所產生的利息自身也將計算利息的利滾利。對許多學生來說他們守規矩,努力學習、工作, 然後背上了負擔不起的利滾利助學貸款。哈珀2013年獲得了學士學位,代價是欠下了14萬美元的學貸。每個月還款約1100美元,持續25年。算上利息,還款總額超過30萬美元。
今日聯邦助學貸款平均利率在2.75%-5.30%之間,私營助學貸款的利率為3.34%-12.99%。美國大學畢業生的負擔在可見的未來有增無減。波莉因為入讀法學院,波莉以7%的年利率借了8萬美元的助學貸款。畢業后的波莉從事美國高薪行業之一:律師。在此後10年時間里,她總共償還了12萬美元,但在打開助學貸款賬戶后,她發現仍然還欠著7.6萬美元。
一名叫薇薇安的「網紅」於2010 年獲得碩士學位,欠下約 8萬美元的助學貸款。2021年,她欠了 12.4萬美元,她已連續還款了將近七年。假設薇薇安可以獲得中位數收入:每月3000美元。她需要償還1100美元的學貸貸款,以及支付950美元的房租,僅剩950美元作為日常開支,也就是日均32美元。2017年的消費數據,除房租外,全年齡段美國公民日均支出132美元。凱特琳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生,日均開支還不到平均值的四分之一。
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大多數企業都在艱難地掙扎。在這個對畢業生不友好的年份,諾埃樂以藝術學士學位畢業了。無奈之下,她又返校多讀了一年,只為了拿個更好就業的英語學位。畢業后,除了持有雙本科學位,諾埃樂還有11萬美元的學貸。11萬裡面僅有2.7萬來自聯邦政府,剩餘的8.3萬全來自諾埃樂和她母親共同簽署的私人貸款,私人貸款意味著高額的利息。畢業后,諾埃樂只能暫時在非營利組織當社工,勉強糊口。也試著發出了數百份簡歷,尋求更高的薪水,但最終一無所獲。諾埃樂有幾次想到自殺。最後,她欠下的私人貸款約為14.2萬美元,加上2.7萬聯邦政府的貸款,共計16.9萬美元。
學廣播新聞的魯易茲於2010年畢業,背上了8萬美元的貸款。現在她已經30歲,仍然與母親住在一起。她曾因畢業半年,尚未找到工作,而沒能及時還助學貸款,引發第一次違約,2014年再度違約,四年裡違約了兩次。 魯易茲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她的朋友們大多處於和她一樣的境況:學貸違約、捉襟見肘、住在父母家。魯易茲的一名校友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他曾經因為發覺自己還不起貸款,而中途輟學。在當了一年快遞員后,他選擇重返校園。但他抱怨:「教授的課程對我的幫助等於0。」
許多美國學生填表借助學貸款時年僅18歲,她們並不明白背上助學貸款意味著什麼。他們沒算過投入回報比,也無從得知自己這筆教育投資是否划算。阿曼達說,在助學貸款是筆「好投資好債務」的渲染下,助學貸款成為保證完成學業,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2017年畢業的阿曼達為了學位,背負了9萬美元的學貸。她渴望推動刑事司法改革,畢業后揣著昂貴的本科學歷證書,希望能找到與司法相關的工作。可最後,為了儘快還貸,阿曼達只能同時從事餐館服務員、咖啡師、幫人遛狗等工作。「我錯誤地以為,助學貸款可以幫我尋夢,但實際上它阻礙了我追尋夢想。」
美國教育部發放的所有助學貸款全部來自於納稅人所交稅款。據皮尤慈善信託援引美國教育部的報告,截至2019年12月,4300萬美國學貸持有者里,有約20%(接近900萬)借款人違約。根據布魯斯金學會的計算,這樣的違約率,將導致教育部每年花費納稅人3070 億美元,且未包括2019 年以前發放的所有助學貸款中的預期壞賬數額。
據美國公共電視台報導,助學貸款違約率最高的人群,反而是借款數額最少的人群(少於1萬美元)。因為他們大部分是輟學人群,離開學校后成了低收入人群。在美國,違約後果十分嚴重。首先,違約人的信用分會掉到谷底。其次,債權人有權扣押違約人的工資收入等。此外,違約人的職業聲譽備受打擊。如有職業執照,它可能面臨被吊銷。在美國,信用分除了決定一個人將來是否可以申請房貸,車貸等貸以及貸款利率的優惠程度,還意味著一個人是否誠實守信。維持良好的信用分,在租房購房求職等日常生活里舉足輕重。2008年後,「你信用分多少?「甚至成為美國男女相親時的開場白。所以,幾乎所有人都會竭盡所能的避免信用分下降。總而言之,助學貸款人所經歷的痛苦和可怕的經歷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