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今日要聞
(中央社台北15日電)華爾街日報報導,「美中科技合作協定」在今年2月底到期後,兩國悄悄續簽6個月,並需要較長時間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凸顯美中競爭日益加劇,而兩國是最大的科研夥伴和競爭對手,反映關係複雜。
「美中科技合作協定」(U.S.-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eement)是1979年兩國正式建交後簽署的第一份協定。
當時中國在科學領域處於落後狀態,美國將該協定視為影響中國行為和發展軌跡的一個途徑。如今美中同時是對方最大的科研夥伴和最大的競爭對手,兩國在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奈米科學等領域爭奪國際領導地位。
報導指出,過去幾十年,越來越多美國機構對與中國合作越來越警惕,「美中科技合作協定」上一次全面續簽是在2018年,續簽了5年,當時川普政府對協定文本進行了修改,以體現美方對中國在智慧財產權方面做法的擔憂。
據報導,去年8月美國決定重新談判新條款,但知情人士說,討論直到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1月舉行舊金山峰會後才正式開始,並因耶誕和春節假期而受到了干擾。
由於當時美中緊張局勢急劇惡化,雙方最終只勉強續簽6個月。
報導說,協定到今年2月底又到期,美中關係的基調有所改善,但只在協定到期後9天內續簽6個月,凸顯兩國競爭日益加劇。
無論是美國或中國,都沒有公開證實該協議延長。與此同時,兩國正繼續圍繞該協定磋商。
了解兩國討論情況的人士表示,中國希望科學合作總體保持開放,而美國則希望限制合作領域。美國還尋求增加一個「良好意圖條款」,規定聯合研究僅用於和平目的而非軍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