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歌曲《心的方向》以爵士旋律書寫叁段人生的光芒

【美南新聞泉深】作爲醫學博士、資深媒體人、作家與音樂人,筆者近日發布了原創中文歌曲《心的方向》。這首歌曲融合新奧爾良波旁街爵士樂的靈動律動與富有詩意的中文歌詞,真實呈現了筆者跨越醫學、文學與音樂叁大人生階段的心路曆程,也是一首獻給“初心”與“夢想”的深情禮贊。尤爲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品爲筆者首次將爵士樂正式引入中文歌曲創作,並以此風格完成作詞、AI作曲、AI演唱與編曲的全過程,成爲個人音樂創作生涯中具有突破性意義的代表之作。
筆者早年在中國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任副教授,專注于腫瘤醫學研究,曾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赴美後,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與美國國防部(DOD)支持下繼續科研工作,並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命運因一場車禍突變,導致嚴重腦外傷、大、小腦出血、雙側顱骨大範圍切除,筆者不得不提前告別醫療崗位,轉而走入文字與鏡頭的世界。
加入美南新聞傳媒集團後,筆者以記者與作家的身份走訪了五大洲叁十多個國家,用鏡頭聚焦人間溫情,用筆觸描繪世界風貌。以醫者的眼、作家的心,記錄時代精神,照亮人間故事。正如歌詞所寫:“鏡頭聚焦人間愛,字句成詩照八方。”
盡管從小熱愛音樂,學習過唱歌,接觸過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古筝和爵士鼓,卻始終未能堅持學成。但在生命的第叁階段,筆者終于找到了音樂與人生的交彙點——中文歌曲的創作。用文字延續醫學的人文溫度,用旋律表達對生命的感悟,《心的方向》正是這一階段的代表之作。
歌詞中,“白衣飄逸映朝陽,輕語如泉潤心房”,回望的是醫生時代的仁心妙術與夜以繼日的奔忙;
“歲月如歌染墨香,筆鋒輕舞繪流光”,述說的是在文字與新聞事業中積澱的歲月沉香;
而“琴聲輕揚夢飛翔,詩行字字寄衷腸”,則刻畫了筆者在音樂中重啓夢想、用旋律描摹人生的當下。
尤其最後一句“溫情執筆 堅韌如鋼,叁段人生 一道光芒”,點明了全歌的靈魂所在:人生的每一次轉折,不是結束,而是升華;不同的角色,最終彙聚成一束穿越時空、照亮心靈的光。
這一音樂風格的靈感,源自筆者在新奧爾良親身觀看典藏廳爵士樂團(Preservation Hall Jazz Band)現場演出的經曆。演出廳雖爲老宅改造、設施簡陋,卻因其純正原聲與激情四溢的表演而震撼心靈。沒有電子樂器、沒有燈光裝飾,只有一架舊鋼琴、一組銅管樂器和鼓點,在不足40平方米的狹小空間中,奏出了自由、深情與力量並存的爵士旋律。這一場演出深深觸動了筆者內心,也成爲《心的方向》爵士編曲的直接靈感來源。
實際上,筆者多年來對音樂與舞台藝術的熱愛不止于此,曾走過世界主要的劇場與音樂聖地:紐約幾乎所有百老彙劇院、倫敦西區的大劇院、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阿姆斯特丹國家大劇院、巴塞羅那音樂宮、巴黎紅磨坊、西班牙弗拉門戈舞院、葡萄牙國家劇院等……這些殿堂級藝術空間的沉浸式體驗,構築了筆者對音樂、舞台與情感傳達的多維認知,也不斷激發其以“原創中文歌曲”爲載體的藝術創作熱情。
《心的方向》所采用的爵士風格,正是一種自由中帶即興、節奏中融情感的表達形式,象征著筆者對人生節奏的掌控、對夢想堅持的柔韌力量,也象征著筆者將西方音樂靈魂融入中華文化表達的獨特嘗試。
副歌“寫你寫我,寫心的方向”不僅是本曲的核心意象,更是筆者的創作宣言。通過醫生、作家、記者與音樂人這四重身份,筆者诠釋了:無論人生如何跌宕,唯有“初心不改,志飛揚”,方能堅定走出屬于自己的“心的方向”。
目前,《心的方向》已完成錄音制作,即將在各大音樂平台同步上線。筆者亦計劃舉辦“跨界人生原創音樂分享會”,現場講述歌曲背後的真實故事,並與聽衆分享跨越醫學、文學與音樂的人生感悟。
請點擊鏈接聆聽《心的方向》:
https://8go.us/xindefangxiang/
《心的方向》
泉深詞曲
白衣飄逸映朝陽,
輕語如泉潤心房。
星夜奔忙無所懼,
妙手回春托希望。
歲月如歌染墨香,
筆鋒輕舞繪流光。
鏡頭聚焦人間愛,
字句成詩照八方。
風雨兼程心不慌,
醫文同路放光芒。
夢的足音聲聲響,
初心不改志飛揚。
寫你寫我 寫心的方向。
琴聲輕揚夢飛翔,
詩行字字寄衷腸。
故鄉旋律隨風唱,
譜出人生新樂章。
風雨兼程心不慌,
醫文同路放光芒。
夢的足音聲聲響,
初心不改志飛揚。
寫你寫我 寫心的方向。
溫情執筆 堅韌如鋼,
叁段人生 一道光芒。
音律同行 心聲綻放,
逐夢無悔 步履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