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今日要聞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成功連任,反特朗普浪潮助力工黨大勝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成功連任,反特朗普浪潮助力工黨大勝


【美南新聞泉深】在剛剛落幕的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現任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帶領工黨(Labor Party)成功贏得第二個任期,成爲二十年來首位實現連任的澳大利亞總理。這場被稱爲“曆史性勝利”的選舉,反映了選民對生活成本上升的不滿以及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影響力的擔憂,助推工黨實現國會多數席位。

選舉結果揭曉後,悉尼工黨競選總部歡聲雷動,支持者們熱淚盈眶、相互擁抱,阿爾巴尼斯發表勝選講話稱:“我們的政府將走屬于澳大利亞的道路,因爲我們爲自己是誰以及我們共同建立的一切而自豪。我們無需模仿他國,也不必借鑒他人,我們的價值與靈感源自于我們自己的人民。”

根據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數據,在計票完成約90%的情況下,工黨預計將獲得150個衆議院席位中的80席,順利過半。而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預測則顯示工黨將獲得85席,自由黨-國家黨聯合陣營僅得41席,其余爲獨立候選人及尚未決出的席位。

保守派自由黨(Liberal Party)領袖、曾被視爲熱門競選人的彼得·達頓(Peter Dutton)不僅承認敗選,還失去了其長期穩固的Dickson選區議席。他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我們在這次競選中表現不佳,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對此承擔全部責任。”他並承諾自由黨將在未來重建形象。

此次選舉中,“特朗普效應”(Trump Factor)成爲影響自由黨命運的關鍵因素之一。選民普遍表達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及其政策的不安,而達頓的競選言論與特朗普極爲相似,包括任命有“讓澳洲再偉大”言論的北領地自由黨參議員雅辛塔·南皮金帕·普萊斯(Jacinta Nampijinpa Price)擔任“政府效率部長”,更引發輿論批評。部分分析人士指出,自由黨缺乏清晰的政策綱領,其提出的“禁止公務員居家辦公”等主張也引發反感。

工黨財政部長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回顧選戰時表示,政府在2024年一度陷入低谷,但阿爾巴尼斯憑借清晰的政策主張、積極回應民生問題,以及有力區隔特朗普式政治風格的領導能力,成功扭轉局勢,“這是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勝利”。

國際社會也對阿爾巴尼斯連任表示祝賀。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發表聲明稱:“澳大利亞是美國的重要盟友、合作夥伴與朋友,我們共同的價值觀和民主傳統構成了堅實的聯盟基礎。”英國首相凱爾·斯塔默(Keir Starmer)亦表示,英澳之間的防務合作、包括AUKUS協議及對烏克蘭的支持將進一步加強。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社交媒體上稱贊阿爾巴尼斯“獲得了澳洲人民堅定的信任”。

一位在勝選現場的54歲工黨支持者梅琳達·阿德利(Melinda Adderley)含淚表示:“這結果太難以置信了,這一夜我們見證了奇迹。”

阿爾巴尼斯的成功不僅是個人勝利,更象征澳大利亞政治風向的轉變——在全球政治極化之中,澳洲選民用選票表達了對溫和、務實、本土價值觀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