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騁千裏聞嘶鳴——平德養馬畫馬賽馬寫馬研究馬50年回顧展》開幕儀式紐約舉辦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10月18日午後,紐約法拉盛金秋的陽光灑在第一銀行畫廊的落地玻璃上,映出一片溫潤光暈。《馳騁千裏聞嘶鳴——平德(李衛平)養馬畫馬賽馬寫馬研究馬50年回顧展》在熱烈掌聲中隆重開幕。這場展覽不僅是一位藝術家的藝術回顧,更是一位中國馬文化研究者跨越半個世紀的心靈旅程。
一、開幕致辭:五十載奔騰的回望
在嘉賓與觀衆的注目下,藝術家平德(李衛平)發表了飽含深情的開幕詞。
他首先向美國社會、紐約第一銀行畫廊及所有支持他的朋友表示誠摯感謝。他回憶道,從1969年踏上內蒙古草原成爲職業牧馬人起,到今日站在紐約藝術殿堂前,他與“馬”的緣分已整整走過半個世紀。
平德動情地說:“原本,這個回顧展應在北京舉辦,但因疫情取消。今日能在紐約這座國際文化之都與大家相見,是我人生的重要時刻。”“感謝大家給我這次機會,希望未來能用我的知識和技能,回饋大家的關懷與支持。”
現場掌聲經久不息,多位嘉賓向他致以敬意,並現場就馬畫技藝與賽馬文化進行了提問與交流,使氣氛溫馨而熱烈。
二、藝術與馬魂:五十年如一日的執著
展覽展出平德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代表作近百幅,涵蓋水墨、油畫、速寫及設計手稿。
作品中的駿馬神駿矯健、氣勢奔騰——有的在風雪中昂首,有的在草原上馳騁,有的靜立于晨曦之間,似乎凝聚著藝術家與馬靈魂相通的瞬間。
許多觀衆在觀展後表示:“這不僅是畫馬,更是畫魂。”
畫家琳達(Linda)在觀展隨筆《作品裏的自由魂》中寫道:“那些馬,不止在畫布上奔騰,更在我們心中奔騰。它們象征自由、尊嚴與不屈,是生命不被馴化的象征。”
她提到,當陽光灑在畫中駿馬鬃毛上時,仿佛聽見那嘶鳴穿越歲月——“那不僅是馬的聲音,更是藝術家對自由的禮贊。”
叁、學者與實踐者:從牧馬到寫馬的生命旅程
李衛平先生不僅是畫馬藝術家,更是中國當代馬文化的開創者之一。他曾爲中國馬術協會設計首個會徽,並主導多項馬術教育與産業規劃。
其著作《現代中國愛馬人手冊》《現代馬主完全手冊》被譽爲“現代中國馬術百科”,並獲得中國馬術協會主席屠明德的推薦與序言。
屠明德在序中寫道:“作者李衛平從事馬業多年,對馬的認識全面深刻;其著作將爲中國馬術事業和北京奧運的成功作出積極貢獻。”
這份評價,不僅肯定了他的學術貢獻,更標志著他把中國傳統馬文化與國際現代馬學相結合的探索精神。
四、自由與藝術:跨越國界的文化對話
展覽現場,來自中美藝術界、教育界、馬術界的嘉賓彙聚一堂。
紐約國際藝術協會主席稱贊:“平德先生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中國精神的力量——堅韌、智慧與自由的象征在馬的形象中被重新定義。”
多位美國藝術評論家也指出,平德的畫風融合了東方水墨的留白與西方油畫的構圖力度,形成獨特的“中西合璧·馬之哲學”。
其作品不僅是繪畫藝術的延展,更是人與自然、生命與自由的哲思。
五、余韻:嘶鳴未止,自由永恒
當夜幕降臨,燈光照亮每一幅駿馬圖像,那些跨越時空的嘶鳴仿佛仍在空氣中回蕩。
李衛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馬,是我一生的信仰。它的忠誠、力量與自由,讓我懂得何謂生命的尊嚴。”
這場展覽不僅紀念一個人的藝術與生命旅程,更讓世界聽見來自中國草原的自由之聲——那是靈魂在奔騰的聲音。
展覽信息:
展名:《馳騁千裏聞嘶鳴——平德(李衛平)養馬畫馬賽馬寫馬研究馬50年回顧展》
時間:2025年10月18日起
地點:紐約第一銀行畫廊(First Bank Gallery, Flushing, New York)
策展單位:紐約國際藝術協會、美南新聞傳媒集團
主辦支持:國際貿易中心、環球第一銀行、美國馬文化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