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暫不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巡航導彈
——白宮謹慎觀望,俄烏沖突進入戰略博弈新階段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11月2日華盛頓消息——據路透社(Reuters)報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返回華盛頓途中表示,目前不會批准向烏克蘭提供美國“戰斧”(Tomahawk)巡航導彈。這一表態,既反映出其對戰爭升級風險的謹慎態度,也標志著美國在俄烏沖突中的軍事援助策略出現新的微調。
一、特朗普:“暫時不考慮”
在空軍一號專機上,記者詢問特朗普是否計劃將“戰斧”導彈出售或轉讓給烏克蘭時,他回答道:“不,目前沒有這個打算。”

他補充說,“我不排除未來會改變主意,但現在不是時候。”
特朗普解釋稱,美國不希望卷入一場可能升級爲全面沖突的戰爭,強調“理智與克制”應成爲當前政策的基調。他說:“我們必須非常謹慎,美國不能輕易被拖入一場沒有盡頭的戰爭。”
二、北約與歐洲盟友的壓力
在過去數周,北約盟國領導人多次敦促華盛頓向烏克蘭提供更具威懾力的武器。
10月下旬,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曾在白宮與特朗普討論過“戰斧”導彈援助的可能性。據悉,呂特在會後表示該議題“仍在美國方面內部評估中”。
歐洲安全專家指出,英國和波蘭均已推動擴大對烏軍援,而德國則希望美國在新一輪援助方案中起到主導作用。
然而,特朗普政府內部有部分官員擔憂,“戰斧”導彈若進入烏克蘭戰場,將被視爲對俄羅斯領土的直接威脅,從而引發莫斯科的激烈反應。
叁、俄方強硬回應:警告“嚴重後果”
克裏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立即回應稱,如果美國將“戰斧”導彈交給烏克蘭,“那將意味著戰爭進入全新階段,俄羅斯將采取必要的回應措施。”
俄方認爲,美國提供射程高達2500公裏的“戰斧”巡航導彈,將使烏克蘭具備打擊莫斯科及俄境深處戰略設施的能力,這將被視爲“直接挑釁”。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進一步表示,“任何國家若向烏克蘭提供可攻擊俄羅斯本土的武器,都將承擔後果。”
四、烏克蘭的期待與失落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此前多次向美方請求獲取“戰斧”導彈與“ATACMS”遠程火箭系統,認爲這是“扭轉戰局的關鍵武器”。
然而,特朗普的表態無疑給基輔潑了一盆冷水。
烏克蘭外交部一位官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尊重美國的立場,但希望華盛頓理解,烏克蘭正在爲全歐洲的安全而戰。”
盡管如此,烏克蘭仍然在通過外交和北約渠道尋求更強力的支援,包括防空系統和無人機作戰能力的升級。
五、分析:特朗普的“戰略模糊”與美國國內政治考量
特朗普的這番“暫不供武”表態,被認爲既是外交策略的體現,也與國內政治氣氛密切相關。
一方面,他試圖維持與歐洲盟友的合作關系,同時避免激怒支持“美國優先”的保守派選民;
另一方面,這種“戰略模糊”也爲未來談判留下回旋余地——既可以在必要時加大對俄壓力,又能在政治上塑造“和平締造者”的形象。
國際問題學者分析稱,特朗普的核心目標是推動俄烏和談,而非長期軍事消耗。“他可能認爲,暫緩提供‘戰斧’是一種外交信號——敦促俄羅斯回到談判桌。”
六、結語:戰爭邊緣的克制與賭局
“戰斧”導彈的決定,遠不止一場軍售問題。它關系到美國的全球信譽、歐洲的安全格局,以及俄烏戰爭的走向。
特朗普的“暫緩決定”,既是謹慎的外交手段,也是一場高風險的政治賭博。
隨著冬季臨近,戰場局勢將再度緊繃,而世界的目光仍緊盯著華盛頓——等待美國的下一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