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國際新聞

德州大學研究人員在新冠狀病毒疫苗方面取得“關鍵突破”


德州大學研究人員在新冠狀病毒疫苗方面取得“關鍵突破”

【美南新聞記者泉深報道】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周叁宣布,他們在開發用于新冠狀病毒的疫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病毒導致2,000多人死亡,75,000人被感染,其中大部分在中國大陸。

德州大學在一份聲明中說,這項研究成果是周叁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是朝著研發抗擊這種病毒的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邁出的重要一步

德州大學分子生物科學副教授傑森·麥克萊倫 (Jason McLellan )領導了一個研究小組,創建了首個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s) 的3D原子標度圖。 麥克萊倫聯合他的同事們已經花了很多年研究SARS和MERS,這些病毒與新的冠狀病毒屬于同一家族,並且在過去曾引起爆發。


分子生物學副教授Jason S.McLellan(左)和研究生Daniel Wrapp(右)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McLellan實驗室工作


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將冠狀病毒刺突蛋白鎖定爲某種形狀的方法,這種形狀使它們易于分析,並且可以有效地將其轉變爲疫苗的候選對象。

麥克萊倫說:“一旦我們知道這是一種冠狀病毒,我們就必須關注它。” “因爲我們可能是最早獲得這種結構的人之一。我們確切地知道要對該結構進行哪些突變,因爲我們已經證明這些突變對其他許多冠狀病毒也有效。”

在收到中國研究人員的病毒基因組序列兩周後,德州大學團隊設計並生産了其穩定的刺突蛋白樣品。花費了12天以上的時間來重建加標蛋白質的3D原子比例圖,並向該期刊提交稿件,這加快了同行評審過程,這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冠狀病毒刺突蛋白結構:這是2019-nCoV峰值蛋白的3D原子尺度圖或分子結構。


研究人員包括德州大學博士生Daniel Wrapp和研究助理Nianshuang Wang在德州大學的薩澳 (Sauer)結構生物學實驗室使用了一種稱爲低溫電子顯微鏡的先進技術來創建該病毒的原子級3D模型。


Daniel Wrapp和Nianshuang Wang收集低溫電磁數據


麥克萊倫說:“由于薩澳實驗室的基礎設施,我們最終成爲第一批進入這一市場的人。” “它突出了爲基礎研究設施提供資金的重要性。”

研究小組計劃使用他們的分子作爲探針,從感染新冠狀病毒並成功康複的患者中分離出天然産生的抗體。 德州大學說,這些抗體在暴露後不久就可以幫助治療新冠狀病毒感染。

德州大學團隊還與位于貝塞斯達(Bethesda)的國立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該中心副主任Barney Graham博士幫助監督了實驗並撰寫了手稿。該研究的其他合著者包括疫苗研究中心的Kizzmekia Corbett和Olubukola Abiona以及德州大學的Jory Goldsmith和Ching-Lin Hsieh。

德州大學指出Wrapp,Wang,Corbett,Abiona,Graham和McLellan是新冠狀病毒候選疫苗的美國專利申請的發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