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祥與電影」講座作品欣賞(二) 張永祥、鍾鐵英談電影《 原鄉人 》
(休士頓/ 秦鴻鈞報導)繼上週六播出及探討張永祥首部編劇作品《養鴨人家》之後,上週日再度探討張永祥編劇的電影:《 原鄉人》,由於該片記述的是作家鍾理和的一生。該講座特別請來了鍾理和的女兒鍾鐵英,談她記憶中的父母親。
是鍾理和的第一個長篇,得到台灣文友的支持、鼓勵,主動寫信來支持他寫作。 《笠山農場 》使鍾理和成為台灣文學之父。而《原鄉人》可說是鍾理和個人傳記電影,電影的細節是從他所寫的每一篇小說中串連而成。因為鍾理和的小說是非常記實的。鍾鐵英說她的父親鍾理和是非常安靜、溫和的人。他得了肺結核,而他的兒子鍾鐵民的肺結核是脊椎結核。
因鍾理和居住在山上,離村莊要二,三公里,郵寄不便,於是文友鍾肇政就叫他把稿先寄給他,他看性質再幫他寄那一家報紙。他幫他的文章寄到聯合報副刊,很得主編林海音的欣賞,那時鍾肇政寫的「魯冰花」快連載結束,要鍾理和趕快寫一篇接他的版面,鍾理和日夜趕工,終致一病不起...。
鍾理和過世後,文友們懷念他,大家一起無條件捐款、募捐,要為他蓋一座「鍾理和紀念館」,放作家生前的手稿、珍貴的文物。鍾鐵英表示:他們也無條件捐出家裡的農地,及「原鄉人」十萬元版稅,才蓋了紀念館。
「原鄉人」電影的編劇張永祥表示:寫作是給讀者一些啟發,了解這世界是什麼樣子?鍾先生這麼苦,他的筆都沒放下...。我在城市寫劇本,他們在鄉下寫小說,一個作家應該有的生活,他都沒有...,我在都市內看了,好慚愧!肺病,咳嗽,還要寫作...血汗一滴一滴滴出來的完全不一樣...,都市人,應該慚愧,我們的辛苦是有限的,山地人令我們慚愧...鍾理和最後死在山上,我真應該拜他們為老師...
張永祥說:為什麼要把鍾理和的故事拍成電影?為留給後起的人看一看「紮紮實實的人生」、「有力量的人生」! 張永祥說:鍾理和代表了「良心的文學」!鍾先生!我來向您道歉,希望後代的人好好努力 !
張永祥說;「原鄉人」電影於1979年拍攝至今已四十年了。他在寫劇本時見過鍾鐵民(鍾理和之子)及鍾平妹(鍾理和之妻),他與李行導演一起去他家,作拍片準備的動作。
「原鄉人」於1979年發行,由「大眾電影公司」攝製。張永祥編劇,李行導演,林鳳嬌,秦漢主演。電影從民國29年的奉天,到台灣的桃園、美濃,「笠山農場」山腳下,我們看到作家鍾理和在沒有電,肺結核,生活條件貧瘠的多重壓力下,仍不肯放下手中的這支筆,全片充溢動人的力量,以及文學給予人生無窮的生命力和不一樣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