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新任教宗利奧十四世首度主持彌撒 期許教會成爲照亮世界的燈塔

【美南新聞·泉深報道】2025年5月9日,教宗利奧十四世(Pope Leo XIV)在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Sistine Chapel)舉行當選後首次彌撒。他在布道中指出,信仰的缺失正在導致人生意義的迷失、人性尊嚴的踐踏與家庭結構的瓦解,並呼籲天主教會應成爲在“黑夜中照亮世界”的燈塔。
新教宗原名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是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同時擁有秘魯公民身份。他出生于芝加哥,曾在秘魯北部傳教20余年,並于2015至2023年擔任奇克拉約教區主教(Bishop of Chiclayo)。2023年,他獲教宗方濟各擢升爲樞機,並調任梵蒂岡,主掌全球主教任命事務的聖部。此次他在秘密選舉中迅速獲得超過叁分之二的選票,于昨日傍晚白煙升起時正式成爲第267任羅馬教宗。
在今日彌撒中,69歲的利奧十四世身著簡潔的白金色祭衣,與推選他的樞機們在壁畫輝映的禮拜堂中共同祈禱。他以英語簡短開場,隨後以流利的意大利語發表布道,勾勒他理想中教會的樣貌,並表明將以“忠誠的管理者”姿態,引領全球14億天主教徒。
他在布道中表示:“信仰缺失,往往伴隨意義的迷失、憐憫的淡漠與尊嚴的喪失……我們必須重新點燃信仰之光。”
由于樞機會議全程保密,目前關于利奧十四世如何在短時間內贏得多數支持的過程仍無從得知。然而,這位兼具歐美與拉美文化背景的新教宗,似乎恰好回應了全球教會在多元化與本地化之間尋求平衡的期待。
繼承方濟各教宗留下的遺産,利奧十四世將面臨諸多挑戰,包括教廷財政赤字、關于LGBT群體和離婚者的教義爭議、女性在教會中角色提升的呼聲等。此外,梵蒂岡也將籌備大聖年活動,預計將吸引數百萬朝聖者湧入羅馬。
“利奧”這一教宗名號也頗具象征意義——上一次使用該名號的是在位于1878至1903年的利奧十叁世,以其對社會正義的關注聞名。新教宗的命名選擇,或暗示他將延續類似的社會議題導向。
盡管美國籍教宗一度被視爲不太可能,但利奧十四世同時擁有秘魯國籍,展現其跨文化視野與包容力。他在秘魯任職多年的城市奇克拉約,當地民衆得知消息後敲響教堂鍾聲,走上街頭高呼“我們的教宗”,場面感人。
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時間發來賀詞,盡管這位新教宗在過去曾多次公開批評特朗普與副總統萬斯的移民及社會政策,其言論仍可在他擔任主教時期的社交媒體平台中查見。
彌撒結束後,教宗利奧十四世將與樞機團共進午餐,隨後樞機們將各自返回世界各地。而這位新教宗,也即將展開他帶領天主教會邁入新時代的神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