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南新聞與國際貿易中心攜手麥當勞舉辦盛大“大學申請與助學金准備博覽會”
——數十家高校與機構聯手,爲亞裔與多族裔學生鋪路未來
【美南新聞泉深】2025年11月15日,秋意微涼的休斯敦在教育的熱度中升溫。在 Alief ISD Talent Development Center,一場專爲青年學子打造的教育盛會——“麥當勞大學申請與助學金准備博覽會(McDonald’s College Readiness & Admissions Fair)” 隆重登場。活動由美南新聞集團(Southern News Group)、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ITC)攜手麥當勞(McDonald’s)APA Next 項目聯合主辦,吸引近叁百名學生與家長到場參加。
來自多所大學、十數家教育機構與社區組織的專家悉數出席,爲亞裔、拉美裔、非裔以及各族裔學生提供大學申請策略、獎學金信息、心理健康資源與職業發展指導,成爲休斯敦多元社區推動教育公平的一次生動實踐。
一、現場直擊:迎賓區與展台人潮——“升學探索日”從這裏啓程
從清晨開始,Alief ISD Talent Development Center 的大廳便熱鬧非凡。來自休斯敦各地的高中生、家長與教育機構代表陸續抵達,在麥當勞 APA Next、美南新聞集團及國際貿易中心聯合搭建的舞台上,開啓了屬于他們的“升學探索日”。

這裏,不僅是信息交流的場所,更是一條跨越種族、跨越家庭背景、跨越經濟差距的“機會橋梁”。
1. 亮麗醒目的迎賓區——學生踏上“大學之門”的第一步
一走進會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道巨型的 “WELCOME” 與 “GET READY FOR COLLEGE” 看板。看板上身著學士服、笑容燦爛的畢業生,仿佛在向新一代學子招手,提醒他們:大學並不遙遠,未來就在腳下。

注冊台前,學生們排隊簽到,領取裝有資料與禮品的黃色挂繩與手提袋。麥當勞 APA Next 的志願者們忙得不亦樂乎,一邊維持秩序,一邊熱情詢問學生的年級與報考意向,親切指引他們進入展區。

一位志願者笑著說:“我們希望每個孩子來這裏,都能滿載而歸。”
2. 大學、學院與機構攤位同台亮相——每一桌都是通往未來的入口
展區從大廳一路延伸至長廊,二十多個攤位整齊排列。每一個攤位前,都聚集著認真聆聽、不斷提問的學生與家長。
(1)大學咨詢攤位前大排長龍
包括:
Houston Christian University(HCU)
Houston City College(HCC)
Ric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Houston Main & Downtown
Prairie View A&M University


招生代表爲學生提供詳細的招生手冊、專業說明、獎學金結構與申請問答。
其中,HCU 的桌前尤爲搶眼——就在活動現場,多名學生直接收到預錄取通知與獎學金獲獎信。當他們從招生官手中接過那封寫著獎金額度的信件時,周圍爆發出陣陣掌聲。這不僅是一張紙,更是一個家庭命運可能改變的開始。

(2)精英教育機構提供全方位升學支持
攤位中的 Elite Educational Institute(精英教育) 同樣門庭若市。叁位顧問細致地爲家長與學生講解:
• SAT / ACT 考試策略
• AP 課程規劃與輔導
• 社區服務與課外活動布局
名校申請“路線圖”
許多學生站在桌前邊聽邊做筆記,頻頻點頭;也有人一連詢問多個問題,認真得不願離開座位一步。精英教育老師彎腰傾聽學生的每一個疑惑,那一個個眼神,是鼓勵,也是尊重。

(3)技職教育同樣發光——Arclabs 焊接學校成亮點
在一片大學攤位間,Arclabs Welding School(焊接技術學校) 的藍色桌布格外醒目。學校代表向學生介紹工業技能的高薪就業路線:
• 焊接與制造技術
• 工業安全與設備操作
• 工程助理崗位
• 各類職業資格認證
不少學生聽完後驚訝地說:“原來除了傳統大學,還有這麽多值得發展的高技能職業道路!”


這正是此次教育展的價值之一——讓“成功”不再只有單一路徑。
3. 家長與學生深入交流——問題、期待與夢想在此交彙
上午十點後,展區人流達到高峰。長桌前的咨詢一場接一場,家長們有的拿著筆記本,有的拎著滿滿一袋資料,表情比孩子還認真。
一位母親一邊向大學代表詢問 FAFSA 細節,一邊示意女兒要把獎學金資料收好:“我們第一次知道,原來獎學金有這麽多種。”
另一位父親拿著資料袋,對身旁的孩子說:“你看,只要努力,路是有的。”
學生們則展現出多樣的青春模樣:
• 有人從攤位到攤位來回穿梭,生怕錯過任何機會;
• 有人用手機拍下每一張宣傳單與二維碼;
• 有人在休息區席地而坐,認真翻閱剛領到的資料;
• 有人和同伴一邊排隊一邊討論專業選擇與理想學校。
大廳裏,知識交流的熱度與未來被點亮的火苗交織在一起。

4. 多元文化並肩的教育場景——休斯敦最真實的樣貌
放眼整個展區,可以看到各種膚色、語言背景的學生與家庭:
• 亞裔
• 非裔
• 拉美裔
• 白人
• 中東裔
• 新移民家庭
• 第一代大學生家庭
這正是休斯敦,也是美國當代多元社會的縮影。
麥當勞、美南新聞與 ITC 希望打造的,正是這樣一個平台——讓所有孩子,無論來自何方,都能獲得同樣的機會。
5. 攤位互動中的溫暖瞬間
現場還有許多溫馨畫面:
• McDonald’s 志願者微笑著把印有 APA Next 標志的挂繩遞給學生,那是一種“歡迎來到你人生下一站”的溫柔;
• Arclabs 的代表耐心展示焊接課程作品,讓學生明白“讀大學”並不是實現夢想的唯一方式;
• 學生們圍坐在休息區,低頭研究申請表與課程列表,那份專注,是青春最美的模樣。

6. 教育展的意義:信息帶來機會,機會帶來希望
這場教育展,不只是幾個學校攤位,不只是幾場講座,它是:
• 讓學生親手摸到機會;
• 讓家長真正了解升學方向;
• 讓學校、企業與社區形成合力;
• 讓多元族裔一起前進,而不是有人被落下。
當孩子們帶著厚厚的資料袋、獎學金信息與大學認可信走出展區時,他們的背脊比早上更挺、更有光。
二、隆重開幕:紅色绶帶象征希望——教育資源真正走進多元族裔家庭
在展區另一側的禮堂裏,莊重的開幕儀式同步進行。
開幕式由 Bayou Beat News 主編 Nakia Cooper 與 Kinder HSPVA 優秀學生 Nicole Lee 聯袂主持。
Nakia 代表媒體與社區發聲,她說:“今天,我們不僅是在辦一場教育展,而是在爲下一代鋪路。我們希望每一位走進會場的學生,都能帶著比來時更多的選擇與更大的勇氣離開。”

身爲在校優秀學生代表,Nicole 用親切的語氣鼓勵同齡人:“我和大家一樣,都在申請學校、准備未來。請大膽向台前的嘉賓發問,他們都是願意伸出手拉你一把的人。”

出席開幕式的主要領導與嘉賓包括:
• 美南新聞集團董事長、國際貿易中心主席李蔚華(Wea H. Lee)
• 休斯敦市國際事務部負責人Adekunle Kay Elegbede
• 麥當勞 APA Next 項目負責人 Sanjay Bhatia
• Alief ISD 指導與輔導處主任 Dr. Alva Baldwin

隨著主持人口令倒數,來自大學、企業、教育中心與社區機構的來賓齊聚台前,高舉剪刀,共同裁下象征未來的紅色绶帶。鮮亮的紅色映照在學生臉上,也映照在家長滿懷期待的目光中,宣告這場以“機會”與“希望”爲名的教育博覽會正式啓幕。

叁、李蔚華董事長致開幕辭——四十六年媒體精神,與社區共同成長
在熱烈掌聲中,美南新聞集團董事長、國際貿易中心主席李蔚華登台致辭。他以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回顧,將大家帶回到 1979 年的休斯敦。
他回憶,當年自己只有一台打字機、一間小小辦公室,卻有一個樸素而堅定的信念——讓華人和少數族裔在美國擁有自己的聲音。從創立《美南新聞》,到建立電視台、印刷廠,再到創辦國際貿易中心和金融平台,美南新聞從社區一角成長爲美國南部極具影響力的華文媒體集團。

李蔚華說:“四十六年來,我們報道了無數新聞,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一條新聞,是看到一批又一批孩子走進大學校園,走向更大的世界。媒體不僅是記錄者,更應該是推動者。”
談到與麥當勞的合作,他特別提到,早在疫情之前,美南新聞與麥當勞便共同舉辦教育展,從休斯敦出發,足迹遍布多個城市,甚至把教育展辦到了 哈佛大學。他說:“當我看到來自不同族裔的孩子,在哈佛校園裏聆聽獎學金說明、與名校代表面對面交流,我心裏特別感動。那一刻我更堅信——只要給他們機會,我們的孩子一點也不比任何人差。”
他鄭重表示:“教育,是我們送給下一代最重要的禮物。孩子的未來不能等,而我們會一直與社區站在一起。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都是我們共同的驕傲,也都是這座城市的未來。”
四、Adekunle Kay Elegbede 致辭——代表市長肯定活動,對青年寄予厚望
休斯敦市國際事務部負責人 Adekunle Kay Elegbede 應邀出席活動,並代表休斯敦市長 John Whitmire 致辭。他首先向主辦方美南新聞集團、國際貿易中心及麥當勞 APA Next 項目表示祝賀,並向所有到場的學生和家長致以問候。
他表示,休斯敦是一座以多元著稱的國際化都市,而教育正是這座城市得以持續繁榮的核心動力之一。

他說:“從世界各地來到休斯敦的家庭,都懷著同一個夢想——讓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更光明的未來。今天在這裏,我看見這個夢想正在被一步一步實現。”
Elegbede 代表市長強調,市政府高度重視與企業、媒體和社區組織的合作,特別是那些聚焦教育公平、青年發展與族裔融合的項目。
他說:“像今天這樣的教育博覽會,讓城市的公共資源、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社區的凝聚力結合在一起,爲每一位學生搭建更寬廣的舞台。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休斯敦模式’。”
最後,Elegbede 代表市長向活動送上祝福:“願你們在這裏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無論是四年制大學、社區學院還是技職教育,只要勇于追夢、勤于努力,休斯敦永遠是你們可以起飛、也可以歸來的城市。”
五、Dr. Alva Baldwin:爲每一位學生打開未來之門
Alief ISD 指導與輔導處主任 Dr. Alva Baldwin 隨後發表講話。她首先介紹 Alief ISD 的現況:“Alief 是全美族裔結構最豐富的學區之一,我們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個角落,說著不同語言,有著不同故事。這也是我們的驕傲。”

她強調,學校的責任遠不止開設課程:
學校需要提供的是一個完整的 “支持系統”,包括學業輔導、心理健康服務、大學與職業規劃;
老師、輔導員與行政團隊都在努力,確保沒有學生因爲不了解信息或經濟壓力而被擋在大學門外。
她對學生溫柔卻堅定地說:“你不是一個人在面對申請表、標准化考試和各種選擇。只要你願意開口,我們的團隊會和你站在一起,一步一步陪你向前走。”
對于家長,Dr. Baldwin 也發出邀請:“今天不少家長牽著孩子的手來到這裏,這本身就是一種最有力的支持。請繼續參與、繼續陪伴,你們的鼓勵會讓孩子在遇到困難時不那麽害怕。”
她特別感謝麥當勞、美南新聞與 ITC。她說:“你們不僅提供食物,更提供機會;不僅提供資源,更提供希望。正是因爲有這樣願意承擔社會責任的夥伴,我們才有能力爲學生搭起一座更寬廣的橋梁。”
最後,她以一句話結束致辭:“你今天走進這扇門,就是給自己打開未來的大門。剩下的路,我們會與你們一起走。”
六、Sanjay Bhatia:麥當勞教育使命跨越四十年
接著,麥當勞 APA Next 項目負責人 Sanjay Bhatia 代表企業致辭。他從麥當勞的創業故事談起。他說:“1954 年,Ray Kroc 走進加州一家小小的漢堡店時,絕不會想到它有一天會成爲服務全球百余國家、深深紮根社區的品牌。同樣,今天你們拿在手裏的一張宣傳冊、一份申請表,可能就是未來改變世界的一顆種子。”

他詳細介紹了麥當勞在教育領域的長期投入——近四十年來,麥當勞與特許經營者已投入 超過 3800 萬美元 獎學金;
幫助 17,000 多名 來自亞裔及太平洋島裔、拉美裔、非裔等多元背景的學生完成大學學業;
其中許多人是家族中第一代大學生,改變的不只是一代人的軌迹。
他特別提到即將啓動的 2026–2027 APIA Scholarship,鼓勵學生在 2025 年 11 月 15 日至 2026 年 1 月 15 日期間積極上網申請。他說:“不要因爲經濟壓力放棄夢想。獎學金的存在,就是爲了讓努力與才華不會被學費攔在門外。”
談到青年成長時,Sanjay 也分享了自己當年申請大學時的緊張心情。他說:“我當年也做過很多錯誤的選擇,也寫過很生硬的申請文書。但我學到的一點是:招生官要看到真實的你,而不是一個被包裝得完美卻看不見靈魂的人。”
他給學生幾句中肯的建議:“打好學業基礎、選擇真正感興趣的活動、認真對待每一次寫作、敢于向老師和輔導員求助。你不需要一開始就知道終點在哪裏,只要確保自己一直在往前走。”
最後,他鼓勵在場所有青年:“今天,你邁出的這一小步,就足以改變你的一生。請好好利用在場的每一位資源,讓我們幫你把夢想變成計劃,把計劃變成現實。”
七、叁場重磅專題論壇:錄取趨勢、成功技能與心理健康,一次學全
今年活動特別打造叁大主題 Panel,從錄取策略到成長心態全面覆蓋。
1. Panel 1:Ready, Set, College Admission! —— 大學錄取趨勢與申請策略
主持人:Nakia Cooper
嘉賓:
Jay Ku(Elite Prep Houston 分校負責人)
Dr. Colleen Reilly(Houston City College Southwest 副校長)
Charles Murphy(Rice University 招生執行主任)

叁位嘉賓結合自身求學與工作經曆,深入分析:
• 德州及全美錄取的最新變化;
• 招生官最看重的品質——堅持、責任感與真實的個人故事;
• 如何在 GPA、課外活動與個人經曆之間取得平衡;
• 9–11 年級應如何提前規劃選課、活動與考試時間表;
• 學業起步較晚的學生如何通過策略與努力“逆風翻盤”。
Jay Ku 以自己從國際學生一路走到教育輔導專家的經曆鼓勵大家:“找對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Dr. Reilly 分享從文科生成長爲大學副校長的軌迹:“興趣與堅持,會帶你走到你想不到的位置。”

Charles Murphy 則從招生官角度提醒學生:“我們看重的不只是你做過什麽,更看重你從這些經曆中學到了什麽。招生官最想看到的,是你的故事與潛力。”

2. Panel 2:Skills for Success —— 如何爲大學生活做好准備
嘉賓:
Abraham Espinosa(FIEL Houston)
Marianna Lassen-Bradford(UH Downtown 招生顧問)
他們點出大學新生最常見的幾大挑戰:時間管理不足、自我要求與壓力失衡、人際適應與文化差異等。
兩位嘉賓從學生組織與招生服務的角度,傳授實用技巧:
• 制定可行的周計劃,學會對任務進行“優先級排序”;
• 充分利用導師、輔導中心、學習小組等資源;
• 主動建立人際網絡,讓自己不再是孤單一人。
他們反複強調:“大學不是比誰聰明,而是誰更會管理自己。”
3. Panel 3:Mind Matters ——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實與對策
嘉賓來自 Mack Counseling:
Kim Lee Vela
Haley Langford
兩位心理專家用親切的語言說明,當代大學生普遍面臨學業壓力、身份認同、家庭期待與經濟負擔等多重壓力。他們教導學生:
• 識別焦慮、抑郁、失眠等警訊;
• 如何關心身邊朋友、鼓勵他們及時求助;
• 如何評估一所大學在心理健康資源上的投入與質量;
• 用運動、社團、藝術與傾訴來纾壓;
• 把“尋求心理谘商”視爲勇敢和負責,而不是羞恥。
這一場 Panel 的真誠與溫度,讓許多學生在會後主動上前與專家溝通,氣氛感人。
八、助學金頒獎與 FAFSA 解析:獎學金拿得到,大學更讀得起
“Scholarship Presentation” 是整場活動最具情感張力的一環。Alief ISD 多名代表先後上台,爲表現優異的學生頒發獎學金。獲獎學生的家長在台下頻頻拭淚,現場掌聲一波接一波。
隨後,Mastermind FinAid & Tax Planning Group CEO Michael Chen 帶來極具實用性的 FAFSA 專題講座,詳細說明:
• FAFSA 最新規則與常見誤解;
• 不同收入家庭在助學金申請中的策略;
• 如何合理規劃大學四年的學費與生活費;
• 家長在填寫表格時最容易犯的錯誤。

緊接著,麥當勞代表 Zena Gittens 與麥當勞 APA Scholar Emily Truong 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從普通學生到獎學金得主,再到回饋社區的榜樣,她們的親身經曆讓台下學子深受鼓舞。


獲獎學生真情發言:從懷疑到肯定,從努力到被看見
在獎學金頒獎環節中,最打動全場的一幕,來自兩位剛剛收到 Houston Christian University 錄取與高額獎學金的學生代表。她們手中拿著象征未來的錄取通知書,臉上寫滿緊張、激動與一點點不敢置信。
當主持人邀請她們上台分享心得時,禮堂內響起熱烈掌聲。
1. Jasmon Sampy:“我第一次感覺,原來大學真的在等我。”
站在講台前,Jasmon 仍緊緊握著那封寫著“Legacy Scholarship | $21,000 per academic year(共 $84,000)” 的錄取信。

一開始她有些羞澀,但話一出口,聲音卻越來越堅定:“我從來沒有想過,我也能夠得到獎學金。我一直以爲大學離我很遠,但今天,我第一次感覺——原來大學真的在等我。”
她坦言,這一路走來並不輕松,要兼顧功課、家庭責任,還要克服自我懷疑:“我曾經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也不夠特別。但我努力了,我堅持了。今天拿到這封信,我想告訴所有像我一樣懷疑自己的學生:不要放棄,你永遠不知道誰正在看到你的努力。”
說到這裏,她的聲音微微哽咽。台下同學與家長們不停鼓掌,有人高舉手機記錄這一刻。
她特別感謝母親及在場的教師、輔導員和社區組織:“如果沒有你們,我不會站在這裏。謝謝你們讓我相信自己。”
2. Vanessa Sierra:“我是家裏第一個上大學的人,我要爲弟弟妹妹做榜樣。”
緊接著上台的 Vanessa Sierra,手中拿著更高金額的Founders Scholarship|$25,000 per year(共 $100,000) 獎學金錄取信。

她的眼眶泛紅,卻笑得格外堅定:“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覺得,我真的改變了家裏的未來。”
她哽咽著說,自己來自普通家庭,父母工作辛苦,她一直擔心大學的費用會成爲沉重負擔,如今獎學金的到來,讓她看到完全不同的道路:“我是家裏第一個要上大學的人。我希望弟弟妹妹看到我,會知道我們也可以走到這裏。”
Vanessa 強調,這份獎學金不僅屬于她個人,也屬于所有在背後支持她的人:
• 她辛勤付出的母親;
• 學校輔導團隊;
• 在座所有教育展的工作人員;
•!每一個在她困難時期給過鼓勵的人。
她說:“今天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我想告訴所有同齡人:你的背景不會限制你,你的努力才會定義你。”
現場不少家長被深深觸動,有人悄悄拭淚,有人激動地點頭。

3. 學生們共同的聲音:“我們今天得到的,不只是獎學金,而是未來。”
兩位學生的發言高度代表性,也深深呼應了本次教育展的精神——教育是力量,支持是橋梁,而機會可以改變命運。
她們說:“我們並不是幸運,我們是被看見了。”
台下衆多學生連連鼓掌,有人錄影,有人拿起手機記錄每一句話。
她們的故事成爲這場盛會最真實、最動人的注解。
九、免費午餐與抽獎:學習之余的輕松與歡樂
午餐時間,由麥當勞貼心提供免費餐點。香氣四溢的漢堡與薯條,讓緊張的信息吸收過程稍稍降溫,也讓學生與家長在輕松的氛圍中繼續與大學代表、機構嘉賓交流。
下午的 Raffles & Giveaways 抽獎活動 更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從學習用品到科技小禮品,幸運的學生接連上台領獎,歡呼與笑聲在會場回蕩,爲整天緊湊的行程增添幾分青春活力。
十、跨族裔、跨機構、跨世代的教育力量——點亮休斯敦每一個年輕人的未來
從清晨迎賓到下午謝幕,“麥當勞大學申請與助學金准備博覽會” 用一天的時間,搭建起一座連接學生、家庭、學校、企業與社區的橋梁。
主辦單位通過 大學招生、成功能力、心理健康 叁大主題,全面提升學生競爭力;通過 獎學金、輔導、職業規劃 幫助家庭跨越經濟與信息障礙;更通過文化與社區的聯結,讓休斯敦的亞裔及多族裔青年真實感受到:他們並不孤單,這座城市在爲他們加油。
美南新聞集團與國際貿易中心表示,將繼續與麥當勞及各界合作,推動更多類似活動,把教育的種子播撒到更多社區——爲下一代鋪路,爲這座城市點亮更多未來的燈火。


請點擊鏈接聆聽歌曲《沃頓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