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新闻 / 侨社新闻

李鸿源教授4月25日参加南加州成大校友会线上演讲会 台湾必须面对的真相— 水、能源、公共工程、国土规划


李鸿源教授4月25日参加南加州成大校友会线上演讲会 台湾必须面对的真相— 水、能源、公共工程、国土规划

    (休士顿/ 秦鸿钧报导 )一项由南加州成功大学校友会主办的2021年春季讲座,於上周日(4月25日)晚间九时半举行。邀请前内政部部长、前行政院政务委员兼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鸿源教授主讲:「台湾必须面对的真相 — 水、能源、公共工程、国土规划」。李鸿源教授為美国爱荷华大学土木暨环境工程系硕、博士,现為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他一开场即将全埸导入问题的核心:台湾怎麼了?為什麼我们变弱了?2000年后,国家议程一无所成;国家能力与社会共识巨幅衰退;政府能力原本就受限,2000年后更差,看看周围的韩国、中国大陆、新加坡,我们该继续前进或原地踏步?在全球化失去方向的台湾,原本是全球化的得利者,现在是落后者,即将是受害者。而解决问题的开始:必须有个聪明政府!他说:台湾曾有有能政府,现在没有,但必须有!政府不是解方提供者,常常自己就是问题。仅管政治混乱,而日本政府仍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李鸿源说:台湾不用伟大,政府再次聪明就好!

    李鸿源教授也感嘆:因為局势越来越难,课题越来越险:包括: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全球化挑战、亚洲佈局、两岸竞合?大国竞争?城际竞争?区域竞争?从国家到区域到地方各级自我定位?台湾的迷思,包括:台湾影响力的迷思:冷战对抗、1980巨大的成功、台湾中心。而今过於臃肿的编制、不切实际的设计,无法反映现实与事实的制度,造成无效治理的空转。是「迷思」让社会鬆懈,让政府失能。

    李鸿源教授以分佈图介绍台湾的地震带、1985-2005年的颱风路径图,以及台湾年平均降雨量有旱涝加剧之趋势。以及近期发现的屏东县- 佳冬乡渔塭...地层下陷;以及云林地区81-98年累积的下陷量;八八风灾后太麻里溪出海口;以及南投县隆华国小终於要搬离危险地了- 这是教育部决定迁校重建的九所学校之一。以及台北防洪系统的风险:这流域整体治理关乎800万人口生计!他从出示的淡水河洪水预报系统未来展望示意图谈到该区未来可能遭遇的风险,包括:堤防损坏、气候变迁。他以2001年纳莉颱风对台湾北部的洪水灾害,谈到气候变迁的冲击、社会变迁的风险、空间规划及机会。谈到国土空间新机会,他说:根据民国99年普查常住人口,其中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五都人口佔了全台人口的60.8%,而艺文展演场馆及活动超过五成分佈於五都。而通过「台湾国土容受力分析与调适」而提出非都市及都市土地使用管制策略。根据整合易淹水、坡地灾害及土石流风险地区,作出预防及监控、整备应变、及土地开发调适等进行管控。其作法如:

    恢復水文状态:维持都市水平衡,减缓都市化冲击,维持低冲击开发。如LIF设施定位,达到减洪、水质改善、降低都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栖地、调节微气候及提升都市景观美质等。并以台湾降雨特性、都市型态和目标分析,LID设施可以负担部分减洪效果,对於高频率、较短延时降雨量,提供保水之功能性,但无法削减 高重现期距暴雨事件洪峰量。

    他也从「都市中降雨入渗地下的效益」谈及国外都市防洪空间规划与管理概况:如新加坡的整体政策规划為:亲水、美化及净化水质。发布ABC认证计划及修订法规,要求开发基地逕流抑制量(25~35%)与建物开发高程。他又举例国外都市防洪空间规划与管理概况:如德国Kronsberg生态社区,以水资源策略方式进行开发,减少Kronsberg社区开发对原本自然环境的冲击。建立城市绿色廊道,社区排水系统设计导入雨水最大迟滞、最小逕流及最大下渗等策略,落实於绿屋顶、雨水贮留、透水舖面及蓄水池等。以及2010年欧洲绿色首都瑞典斯德哥尔摩如何作暴雨管理,再经由水资源经理,将水质净化与再利用,造成水域活化与环境营造。以及公共污水处理厂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推动计划。

    他也以图表介绍台湾地区年降雨量為世界平均值的2·6倍。惟由於人口密度高,每人每年可分配降雨量仅约為世界平均值的1/5。

    他也以图表介绍台湾地区水资源现况。供水量与需水量相较,至2030年水库有效容量降至50%,至2030年缺水危机,每日将缺水143万吨。

    他也提到台湾目前的公共污水处理厂放流水回收再利用推动计划、污水厂再生水计划。再生水与海淡水供应比较:;推动再生水量,每天可得135万吨,而推动海淡水量,每天可得68万吨。

    他也提到「亮点计划」是都市翻转的新契机。包括:1. 截流防污2. 抽水防洪3. 清水供给 4.环境营造。

    截流防污:包括:整治完成的中港大排;更是啟动社区与市民投入的城市总体改造。建立阳光运动园区,以及台中市筏子溪水环境改善计划— 东大溪水环境及邻近区域环境改善。筏子溪支流- 东海大学旁排水命脉,置入公私协力,,发展环境教育水岸空间。以及嘉义沿海地区国土復育及永续发展,以及嘉义地层下陷议题涉及单位包括:行政院五个以上部会署、十个以上二级署局、地方政府、民间业者,因此,他认為:政府运作方式必须改变! 才能有效面对治水议题。

    他表示:台湾无从迴避全球变迁,但一切似像老生常谈...能源依赖?国家危机?气候变迁?全球暖化?绿色生活?低碳社会?就拿碳排放量来说:全球人均碳排放量/每年/每人:4.22,而台湾地区為:11.41。如今,新能源:是新国力的象徵。如:西班牙建立欧洲最大太阳能电厂、冰岛地热发电、丹麦北海风力发电、巴西:生质能最大国。而台湾能源价格政策思维:补贴、低税、低价。而国际现实处境:台湾难以会员国地位签署国际公约,却必须遵守国际规范。

    他对台湾绿能发展的看法:看天吃饭不足恃,善用优势才是台湾机会。以政府创新角色创造社会合理性,让绿能减碳成為两岸协作新题目,由IT转向ET(Energetic Technology ),让能源议题,可以变成台湾机会。

    因此,政府角色对了,才能提出有效治理:引导公民新认同与价值、提供继续发展成长的环境、提供创新且有效的公共服务。有效治理,才能累积社会合理性。

    如果我们可以扮演聪明政府,台电应成立「北县电碳基金」,前往五年投入六百亿(一年120亿),由中央政府、北县府、台电共同管理,协力推动节能减碳之公共创新政策。形成多赢机制...我们从社会合理性之中,找到台湾的机会。

他特别提到:五年六百亿:北县新治理,台湾新投资。包括:

· 1座能源创新產业园区

· 2年完成北县產业能源效率总体检

· 3方协作的公共机制

· 4个全面动员方案

· 5年减碳至少900万吨

· 1兆元產值的新兴產业

而哪些是產业主题?包括:能源服务(ESCO )、替代性燃料、再生能源、水资源与水治理、新能源引擎、资源回收。

    要做什麼?怎麼做?包括:產业指认与扶植,政策、法规研拟与创新,融资协,基本研究与资料库调查,技术与专利研发,人才培养与教育宣导:设立专门学院与学程,潜力產业投资,两岸城市治理经验分享。

    国家环境(企业面临的国际压力).评估气候变迁对企业造成的风险与机会,发布要求上市公司揭露气候风险与机遇的指南。建立跨领域的伙伴关係啟发性的个案。公共工程标案管理系统延伸至公共工程智库。归纳重复致灾的地理位置,从工程手段延伸為非工程手段的思维。主办单位的执行能量探讨,如何避免重复致灾。公共工程智库解决气候变迁的处...站在十字路口,台湾準备好了吗?

    最后,李鸿源教授為当天的演讲下结语:政府不赶快变聪明,台湾将更艰困莫名: 超高龄社会人口危机、人才危机、人力危机、区域崩溃、国土脆弱...台湾问题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今天不解决,子孙更吃力! 让政府聪明,让台湾再度有活力,匹夫有责!

    李鸿源教授最后下结论表示:气候变迁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等一个简单的答案。一个永续发展的气候变迁策略,不仅需要好的科学研究与良好的沟通,还需要...

·值得信任的科学

· 明确的政策

· 有创意的商机

· 公眾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