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介绍

董事长 - 李蔚华先生

李蔚华1969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 1971年赴美留学,1974年获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1979年在休斯敦创办《美国新闻》周报,1984年改为日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经营,现已发展成为包括《美国新闻》、《华盛顿新闻》、《芝加哥时报》、《亚特兰大新闻》、《达拉斯时报》、《波士顿新闻》及英文《美亚新闻》和美南华语电视公司在内的美南报业传播机构,任董事长。 1984年荣获全美杰出青年奖。曾被休斯敦市长任命为该市公共电视委员会委员,并被推选为休斯敦中华总商会主席。 1992年入选《美国企业家名人录》。

我们不但要求生存,也要成功,we look to succeed,not to survive。
在自由社会的美国,有绝对选择自己行业之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最有兴趣之工作是成功之先决条件。
簽名

董事长专题文章

Go Global 携手 Go Texan   推广德州农產品
Go Global 携手 Go Texan 推广德州农產品
Go Global 隆重宣佈与 Go Texan 达成策略合作,共同推广美国德州优质农產品。透过结合 Go Global 的国际市场通路与 Go Texan 在德州农业领域的强大品牌影响力,此次合作将把德州最具代表性的食品、饮品与特色农產推向全球市场。双方将透过联合行销、品牌推广、国际展会及出口拓展计画等方式,实现以下目标:• 提升德州农產品在全球的知名度与曝光度• 协助德州农民及生產者拓展海外销售渠道• 全面展现德州多元的农业特色,包括牛肉、乳製品、棉花、葡萄酒、蜂蜜、坚果、水果及特色美食等• 强化德州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次合作展现
2025-11-17 105
联邦政府重开大门
联邦政府重开大门
在经歷了漫长的沉寂与僵局之后,华府终於再度推开那扇沉重的铁门。象徵着国家运作心臟的联邦政府,在今日重新啟动了脉搏。街道上的行人彷彿也跟着鬆了一口气——不只是因為机构復工,更因為那股笼罩多时的不确定感,终於有了出口。政府重开的大门,不仅是行政程序的恢復,更像是一个国家重整方向的号角。民眾期待着被延宕的服务重新啟动,企业盼望着政策的明朗,移民与弱势群体则祈望着那扇门能真正向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敞开。然而,大门重开并不代表问题消失。财政、政治、社会的裂缝仍然存在;但至少,今天的美国又再次啟动,迈出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The Federal Government Reopens Its DoorsAfter a long period of silence and paralysis, Washington has finally pushed open its heavy iron gate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 the beating heart of national operations — has resumed its pulse today. Ev
2025-11-14 145
川普倡议增加中国留学生至 60 万人
川普倡议增加中国留学生至 60 万人
美国前总统川普近日公开表示,美国应大幅提高中国留学生人数,目标上看 60 万人,几乎是目前在美中国学生(约 27.7 万)的两倍。此举立刻在美国政坛掀起广泛讨论,也在保守派阵营中引起强烈反弹。一、川普為何突然「欢迎」更多中国留学生?维繫美国高等教育的财务结构川普直言,美国许多大学高度依赖国际学生,尤其是付全额学费的中国学生,用以补足
2025-11-13 273
美国联邦政府即将开门
美国联邦政府即将开门
黎明尚未完全甦醒,新闻萤幕上那行滚动的字幕却格外醒目——「美国联邦政府即将开门。」短短几个字,却让整个国家屏息。经过数週的停摆,成千上万的公务员被迫閒置,公共服务陷入停滞。街头的邮差、机场的安检员、国家公园的工作人员——那些支撑社会运作的平凡身影,终於能在明晨回到岗位。对他们而言,这不仅是工作的恢復,更像是一场尊严的归位。华盛顿的清晨一定特别冷。国会大厦的白顶在晨雾中显得模糊,但那座象徵民主的圆顶,今天似乎比往常更沉重。政党之间的角力、预算的拉锯、政治的对峙,让政府成了一场棋局——而在这场漫长的对弈中,最疲惫的从来不是棋手,而是被迫等待的人民。「政府开门」这句话,听似简单,却像一道光,划破了沉闷的政治长夜。银行将恢復放款,联邦医疗补助重新啟动,研究经费再次流动,甚至那张久未发出的薪水支票,也终於可以送到每一个家庭的信箱裡。这是一种生活的延续,也是一个国家重新呼吸的节奏。然而,我心中仍有一丝不安。政府可以重新开门,但信任能否修补?政治的裂缝能否缝合
2025-11-12 280
华裔市长挑战赫里斯郡长 亚裔力量崛起休士顿政坛
华裔市长挑战赫里斯郡长 亚裔力量崛起休士顿政坛
2025 年的德州赫里斯郡(Harris County)政治舞台,出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名字——来自香港的移民市长 杜艾莉莎(Aliza Dutt)。这位从家族餐馆走出的女性,如今宣布角逐全美第三大郡的最高行政职位——赫里斯郡郡长(County Judge)。她的出现,不仅為竞选带来新话题,更象徵亚裔、尤其是华裔移民在德州政治版图中正逐步崛起。✦ 从洗碗少女到市长:移民的逆袭之路杜艾莉莎出生於香港,幼年时期随父母移民美国。那时的她一句英语都不会说,只能靠努力在学校追赶同学。她在家族经营的小餐馆帮忙洗碗、送餐,从基层劳动开始体验美国社会。成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进入新闻界,曾任《道琼斯通讯社》和《Oil Daily》能源日报的华盛顿特派记者,採访白宫与国会新闻。后来,她成為能源市场分析师,并最终回到休士顿西郊的 Piney Point Village,投入地方政治,从市议员一路当选為市长。2025 年 5 月,杜艾莉莎正式宣布代表共和党出马,挑战现任民主党籍郡长 Lina Hidalgo。
2025-11-11 292
美国德州农產品走向全球
美国德州农產品走向全球
当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德州无边的田野,金色的麦浪、甘甜的棉花、芳香的葡萄与肥美的牛群,正诉说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与坚毅。今天,我深感荣幸获得德州农业厅长米勒的任命,担任荣誉厅长一职。这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為德州精神的传承者与推动者,我将致力於让德州的优质农產品走向全球市场,让世界品味德州的味道,感受德州的力量。从香气浓郁的德州牛肉,到晶莹饱满的山核桃,从广袤牧场孕育的乳製品,到阳光葡萄园酿造的佳酿,每一样產品都承载着德州农人汗水与信念。未来,我希望能以更开放的国际视野,推动农业交流与贸易合作,让德州的好產品、好故事、好精神,跨越国界,温暖世界。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但我相信,这也是一条光荣而充满希望的征途。Tex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Go GlobalAs the morning sun lights up the endle
2025-11-10 287
美国政治重整:在撕裂与重构之间的民主试炼
美国政治重整:在撕裂与重构之间的民主试炼
美国正站在歷史的转折点。这个曾以制度稳定与多元包容自豪的国家,正在经歷一场深层的「政治重整」(Political Realignment)——不仅是政党的更替,更是一场意识形态、阶级与价值观的重构。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政治版图,与冷战时代已大不相同。曾经以族裔、宗教与地区為界的选民联盟,如今正被教育程度、阶级分化与文化认同重新划线。民主党失去了一部分蓝领工人与中下阶层的信任,而共和党则在乡村与白人劳工阶层中建立起新的民粹支撑。这种转变,使美国的两大政党都出现了内部裂痕,也使政治版图进入了新的不确定时代。2024年的选举成為催化剂。随着「川普现象」延续、「拜登主义」退潮,新一代选民不再以党派忠诚為指标,而以「谁能代表我的不安」為选择标準。对部分选民而言,国家安全与移民问题象徵秩序;对另一部分人而言,气候与社会公义则代表希望。两种愿景并非完全对立,但在社群媒体与意识形态极化的时代,它们被放大成了互不妥协的战线。政治重整不只是权力的更迭,更是美国灵魂的辩论。它考验着这个国家如何在自由与平等之间取得平衡,如
2025-11-10 356
川普面临挑战
川普面临挑战
川普面临挑战秋风微凉,清晨的阳光从窗缝洒进,映照在新闻萤幕上那张熟悉的脸。川普——这位曾经翻转美国政治风潮的商人、总统、斗士,如今再一次站在命运的风口浪尖。法院的判决、政治的阴影、舆论的交锋,让这个国度再度陷入撕裂与矛盾。他依旧高举旗帜,声音洪亮,眼神中仍燃着不服输的光。然而,在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这样的强硬是否还能改变结局?抑或只是旧时代最后的吶喊?我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并非批判,而是感慨——歷史的车轮总在相似的轨跡上转动,领袖的命运常是国家的镜像。每一次的挑战,不仅考验个人,更考验这个社会的灵魂与信念。夜色渐深,新闻仍在滚动,评论仍在争辩。我关上萤幕,望向窗外那轮皎月,心想:真正的挑战,也许不是权力的得失,而是能否在混乱中保持理性与良知。 Trump Faces ChallengesThe autumn air feels cool, and the morning sunlight filters softly through the window, casting a pale glow across the television scr
2025-11-07 412
新市长真能為穷人翻身?
新市长真能為穷人翻身?
新市长真能為穷人翻身?纽约新市长佐兰·曼达尼(Zohran Mamdani)以「让城市重新属於人民」為口号上任,承诺要让被边缘化的基层重新站起来。他主张冻结租金、兴建二十万栋可负担住宅、让公车免费、提供全民托育,甚至设立公营杂货店。这些政见直指贫困问题的核心——生活成本。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仍有巨大鸿沟。冻租与公屋政策牵动庞大利益;免费交通与托育计画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持续支出。财政来源、法规限制、企业反弹,都可能让改革受阻。即便如此,Mamdani 的出现仍点燃了一线希望。若他能真正压低生活成本、扩大就业与教育机会,纽约的低收入家庭或许能迎来真正的喘息与改变。他或许无法立刻让穷人「翻身」,但至少让人们重新相信——在这座不眠的城市,公平与尊严仍值得追寻。Can the New Mayor Rea
2025-11-06 411
纽约政治变天:从金融之都到进步左翼的新实验场 新的年轻市长
纽约政治变天:从金融之都到进步左翼的新实验场 新的年轻市长
(照片来源: Reuters )纽约政治变天:从金融之都到进步左翼的新实验场 新的年轻市长在这个秋风骤起的十一月,纽约的天气转冷了——但更冷冽的,或许是政治的风向。这座被誉為「世界首都」的城市,正在经歷一场深刻的政治变天。长期由中间偏左、务实的民主党主导的纽约,如今正被一股更年轻、更激进、更理想化的浪潮所取代。一场象徵性的选举:Mamdani 的崛起2025年的纽约市长选举,已被不少观察家形容為一场「世代交替的革命」。来自皇后区的年轻穆斯林议员 Zohran Mamdan
2025-11-05 589
高盛集团走进美南新闻广场
高盛集团走进美南新闻广场
高盛集团走进美南新闻广场今天的阳光特别温柔,洒落在美南新闻广场那一片熟悉的土地上。当晨光映照在国际贸易中心的玻璃外墙时,我的心中泛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这片土地,曾经见证过我们创业的艰辛与奋斗,如今迎来了世界级金融巨擘——高盛集团的身影。在休斯敦市立学院的精心策划下,这家象徵世界财富与智慧的金融机构,首次走进我们的总部,举办一系列财经讲座与课程。当那一行行金色的字母出
2025-11-04 397
世界G2新情势
世界G2新情势
世界G2新情势— 美中共治与竞合的新时代2025年秋,川普与习近平在釜山会晤,「G2」一词再度成為世界焦点。这场被称為「美中峰会」的会谈,象徵两强从对抗走向战略缓和。双方在贸易与稀土等领域达成暂时协议,既是现实考量,也显示全球经济难以割裂。然而,「G2」并非真正的共治,而是一种竞合并存。中国追求多边自主,美国仍试图维持主导,两者之间既合作又防范。这场平衡游戏,决定了未来世界的节奏。科技与经济是新冷战的主战场。晶片、AI、数据、能源——每一项都成為权力槓桿。供应链虽重组,但中国仍居全球价值链核心,美国的「去中国化」战略并未真正脱鉤。在地缘政治上,台海、南海、朝鲜半岛与中东局势仍是潜在火药库。G2若无制度化合作,世界将滑入两个平行体系——科技分裂、金融对峙、话语割裂。对全球华人与亚裔社群而言,这不仅是外交新闻,更是时代座标:在两极之间,如何保持文化根与公民身分的平衡,将成為新世纪的挑战。真正的「G2」不应是权力之争,而应是文明的对话。唯有理解与信任,方能在变局中开创新秩序。
2025-10-31 627
中美关係缓和,力求世界和平
中美关係缓和,力求世界和平
中美关係缓和,力求世界和平当今世界的格局,仍以中美两国為轴心而转动。这两个国家,一个是最具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一个是仍居主导地位的发达强国。中美之间的关係,从来不只是双边问题,而是全球稳定与发展的晴雨表。每当中美对立升温,世界的经济信心便随之动盪;每当双方展现善意,全球市场与地缘政治紧张也随之舒缓。这不仅是国力的较量,更是智慧的比拼——如何在竞争中寻求合作,在分歧中寻找共识。和平,从来不是天上掉下的礼物,而是相互理解与理性对话的成果。中美两国若能从对抗走向互信,从封锁转向共赢,不仅可减轻彼此的战略焦虑,更能為动盪不安的世界带来稳定力量。事实证明,中美合作时,世界经济蓬勃发展;中美对抗时,全球陷入不确定。这是一条再清楚不过的歷史轨跡。今日的挑战,无论是气候变迁、能源安全、科技治理,还是地区冲突,都无法由任何一国独力解决。因此,「中美关係缓和,剩世界和平」并非一句理想化的口号,而是这个时代最现实的真理。唯有放下偏见、超越意识形态,以平等与互利為基础,两国才能共同引领人类走出分裂的阴霾,迈向长治久安的新纪元。 When U.S.&
2025-10-31 498
政府补助粮食券近日取消
政府补助粮食券近日取消
政府补助粮食券近日取消新闻报导说,政府补助的粮食券制度近日正式取消。消息一出,许多人只是淡淡一笑,觉得那只是歷史的自然演变;但对一些人而言,这却是一段生命经歷的落幕。那一张张不起眼的粮食券,曾是无数家庭的支撑。它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援助,更是一种社会的温度。对那些刚移民、失业、或陷入困境的人来说,粮食券是一线希望——一个能让人挺过难关、重新开始的契机。我仍记得,早年的自己也曾排在领取补助的队伍裡。那是一种复杂的心情:既有感激,也有自尊的挣扎。拿着那几张券走进超市时,心裡想的不是便宜的食物,而是有朝一日能不用再依靠它,能用自己的双手换取明日的饭糰与尊严。如今,随着政策的转变,粮食券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现代化的电子补助与福利体系。社会的进步固然值得欣慰,但我仍怀念那段岁月裡的人情味。那是一个会彼此理解、彼此帮助的年代。制度可以更新,科技可以替代,但那份被帮助时的感恩、以及帮助他人时的温暖,却是任何数位系统都无法取代的。粮食券的消失,不只是政策的终止,更是时代情感的一次告别。
2025-10-31 611
休士顿国际区战略发展计划
休士顿国际区战略发展计划
《休士顿国际区战略发展计划》一、基础建设与城市设计目标: 提升区域环境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化都市形象。具体行动:• 街景提升: 改善人行道、照明与景观设计,尤其在 Bellaire Blvd.、Beechnut 及主要干道,建设更安全、整洁、适合步行的街区环境。• 门户美化: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具有特色的“欢迎来到休士顿国际区”拱门、旗帜或多语言电子显示屏,强化区域认同与视觉识别。• 公共交通优化: 与 METRO 公交系统合作,改善候车亭设施、增设多语路线指引与地图,提升通达性。• 智慧城市升级: 建设公共 Wi-Fi 热区、监控系统及节能照明,打造智慧、安全的现代城区。二、经济与商业发展目标: 推动多元化商业繁荣,吸引全球投资与创新创业。具体行动:• 中小企业孵化器: 建立多元文化创业中心或共享办公空间,为移民与少数族裔企业家提供创业支持与资源。• 国际投资合作: 与各国领事馆、贸易办事处及商会合作,引进来自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企业与资金。
2025-10-29 710
中美和解有利世界
中美和解有利世界
图片来源:路透社                                                    中美和解有利世界当今世界,风云诡譎,战火与对立的阴影依旧笼罩在地球的角落。中美两国,作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与政治力量,其关係的冷暖不仅牵动着双边命运,更影响着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中美若对立,世界便难以安寧。贸易链断裂、科技壁垒、地缘冲突……这些都将使人类共同的进步被分裂的墙壁所阻隔。唯有理解与合作,才能开啟共赢之路。中美若和解,不仅意味着两个大国的妥协,更象徵着一种文明的成熟与世界的理性。能源、气候、医疗、科技、文化……每
2025-10-28 956
我们的后院失火了
我们的后院失火了
我们的后院失火了——粮食补助中止為社会带来灾难我们的后院再度失火了。这一次,火不是从远方烧来,而是从政府的一纸公告点燃——「粮食补助将於下週停止。」这句话冷冷的、简短的,却足以让千万个家庭陷入惊惶。美国农业部(USDA)在联邦政府停摆的阴影下宣布:若资金无法及时恢復,十一月起,全国的 SNAP 粮食援助将暂停。对於那些依赖补助维持三餐的家庭而言,这不只是政策的改变,而是一场生活的崩塌。在德州休士顿的超市裡,一位母亲蹲下身,数着掌心的硬币;在食物银行门外,一位老人裹着风衣静静排队;在学校餐桌上,一个孩子打开午餐盒,只剩下一片麵包。这些画面,正逐渐从个别的故事变成集体的现实。粮食补助的中止,不仅让最弱势的一环断裂,更撕开了整个社会的裂缝。飢饿不只是生理的空洞,它会变成心理的焦躁、家庭的撕裂、甚至社会的动盪。当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谈什麼繁荣?谈什麼自由?更令人忧虑的是,新的法案正在扩大「工作要求」条件——据估计,将有超过两百万人失去补助资格。这意味着,更多低薪劳工与老年人会
2025-10-27 902
德州小镇之乡村音乐
德州小镇之乡村音乐
德州小镇之乡村音乐瓦沙哈琪,德州午后今午随同德州州农业厅长米勒,一同前往位於达拉斯以南的小镇——Waxahachie。这裡正举办一年一度的乡村嘉华年会。车子
2025-10-25 887
我们寄望中美元首会晤
我们寄望中美元首会晤
我们寄望中美元首会晤中美关係正处於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关键时刻,全球瞩目的元首会晤,成為世界期待稳定与对话的象徵。近年来,从贸易摩擦到科技竞争,两国之间的紧张不断升高,而这次会晤,或将為动盪的国际局势注入一丝和缓的契机。人们寄望这场会晤,首先是希望双方能释放稳定信号。即使无法立刻签署重大协议,只要两位领导人能在镜头前展现理性对话的姿态,市场信心与国际秩序的稳定都将受益。其次,若能在部分议题上取得进展——例如贸易合作、技术交流、军事沟通机制的恢復——也足以為两国关係注入新的可能。然而,我们也清楚,这场会晤并非万灵丹。台湾、南海、科技封锁等核心问题仍是难以跨越的鸿沟。中美双方的国内政治压力与选举考量,也让这场会谈更像一场外交试探,而非全面突破。儘管如此,对全球而言,能对话总比对抗好;能握手总比对峙强。倘若这场会晤能开啟一条稳定、理性的沟通之路,无论对台海安全、国际贸易,还是全球治理,皆是一道珍贵的曙光。在不确定的时代,我们寄望这场会晤,不仅是两国领导人
2025-10-24 1049
德州农產品与世界餐桌连结起来
德州农產品与世界餐桌连结起来
德州农產品与世界餐桌连结起来自从德州农业厅长米勒授予我「名誉厅长」的荣誉称号后,我们正以更坚定的步伐,投身於推广德州农业產品的行列。这不仅是一项荣誉,更是一份责任——要把德州丰饶的大地与世界的餐桌连结起来。美南新闻集团肩负着传播与推广的使命,我们希望透过媒体的力量,让更多人认识德州的农业之美,了解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优质產品。从绵延的牧场到金黄的麦田,从乳香四溢的牛奶到鲜嫩多汁的牛肉,德州的风土与勤劳的农人共同构筑出一幅壮丽的画卷。而如今,这幅画正要被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Southern News Group Joins The Promotion Of Texas Agricultu
2025-10-23 1091
川普明年初将访问中国
川普明年初将访问中国
川普明年初将访问中国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近日在与澳洲总理阿尔巴内塞会晤时表示,他已接受中国方面的邀请,计画於明年初访问中国大陆。这将是他重返白宫后最受关注的外交行程之一。川普指出,此次访问旨在「推动中美之间更具建设性的对话」,并强调两国有许多共同利益需要合作。他的表态标誌着在经歷多年的紧张与对立后,中美关係可能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与互动。分析人士认為,川普此行不仅具备外交象徵意义,也可能与贸易、科技及全球安全议题相关。中方目前尚未公布具体接待安排与会谈议程。President Trump To Visit China Early Next Year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announced that he has accepted an invitation from China and plans to visit the Chinese mainland early next year. The trip is expect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closely watched diplomati
2025-10-22 1007
美南新闻集团与休斯敦城市大学携手
美南新闻集团与休斯敦城市大学携手
美南新闻集团与休斯敦城市大学携手共同开啟AI时代的教育新篇章在这个人工智慧重塑世界的崭新时代,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心灵与未来的啟程。今日,美南新闻集团与休斯敦城市大学在美南媒体中心携手举办合作啟动仪式,正式开啟AI电脑课程的教学。这不仅是一场技术的交流,更是一场跨越世代与文化的心灵对话。在明亮的媒体中心大厅裡,满怀理想的学生与嘉宾齐聚一堂,见证这一歷史性时
2025-10-21 1103
新主席郑丽文之挑战
新主席郑丽文之挑战
新主席郑丽文之挑战郑丽文接掌国民党主席,象徵蓝营新世代的崛起。然而,她上任之初所面对的,不是掌声,而是一连串严峻考验。首先,是整合派系、重建信任。国民党多年内耗、世代矛盾与地方分裂,已削弱整体战力。她必须以诚信与智慧化解对立,使党重新凝聚共识。其次,是重塑形象、革新体质。蓝营被视為保守僵化,如何吸引青年、拥抱新科技与新世代议题,成為她能否带领政党转型的关键。再者,是两岸路线与国际定位。在局势紧绷的台海之间,她需坚守和平与主权的平衡,既不让台湾成為麻烦製造者,也不成為被牺牲者。最终,是选战布局与政权重建。2026 与 2028 的大选将是她领导成败的试金石。唯有重建策略与民意连结,国民党方能重返舞台。郑丽文的挑战,不只是领导一个百年政党,更是带领蓝营走出迷雾、再度赢得人民信任的歷史考验。The Challenges Facing Chairwoman Cheng Li-wenCheng Li-wen’s ris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Kuomintang (KMT) marks the emergence of a new
2025-10-20 1014
秋至感言
秋至感言
秋至感言秋意渐浓,风裡的凉意带着岁月的味道。树影在午后的阳光下微微泛 黄,像时光在轻轻诉说——又一个季节,正缓缓翻页。这样的时候, 心也会静下来,看着天边的云在变,听着风穿过树梢,彷彿每一阵风 都藏着一段回忆。一年又将近尾声,许多故事已经写下,许多愿望还在路上。回望来时 路,或许不尽完美,但每一步都真实地印在生命的土壤裡。秋天让人 懂得收敛与思考,也提醒自己:有些东西该放下,有些情感该珍惜, 有些梦该继续追。秋光不语,但万物皆懂。那是一种成熟的静謐,一种歷经风雨后的柔 软。於是我明白——岁月不只是流逝,更是一场静静的成长。 Reflections on Autumn’s ArrivalThe air has turned cooler, carrying with it the fragrance of time. In the soft afternoon light, the trees glow with a hint of gold—like pages of a long story turning once again. At moments like this, the heart grows still
2025-10-18 994
中美贸易额在锐减中
中美贸易额在锐减中
    中美贸易额在锐减中在全球经济风云再起的2025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今年前九个月中美双边贸易总额约為四千二百五十八亿美元,同比下降超过十五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美出口下降近十七个百分点,进口则下降十一个百分点。这一降幅,既是数据的波动,更是全球格局重组的映照。五十五年前,当中美打开接触之门,贸易往来被视為桥樑;而今,这座桥正被关税、政治与供应链转移的浪潮所侵蚀。从美国方面看,拜登政府延续对华关税政策,甚至在关键產业上加码制限;从中国角度,出口管制与内需压力并存,企业正被迫在成本与市场之间重新寻找平衡。这不只是统计数字的冷漠起伏,而是全球供应链的重新编码。越南、墨西哥、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成為替代產能的承接者,“中国+1”策略正在成為跨国企业的常态选项。从洛杉磯的港口到深圳的码头,货柜船上的货物正在改变方向,新的商业地图正被重绘。然而,中美贸易额的锐减,也暴露出双方经济体内部的隐忧。对中国而言,出口仍是经济成长的重要支撑,一旦外需萎缩,转型压力倍增
2025-10-17 968
中美经济大战有解吗?
中美经济大战有解吗?
中美经济大战有解吗?  在全球经济格局动盪的今日,「中美经济大战」几乎成為时代的主旋律。从贸易战、科技封锁,到供应链重组与金融制裁,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牵动着世界的神经。那麼,这场持续多年的经济角力,究竟有没有「解」?一、结构性的矛盾:力量转移与制度冲突  要理解中美经济对抗的根源,必须回到权力格局的变化。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间,以惊人的速度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製造、科技、基础设施与金融领域逐步接近甚至挑战美国的领先地位。对美国而言,这不仅是贸易顺差的问题,更是一场权力的转移与秩序的动摇。  美国的焦虑不仅来自经济数字,也源於制度与价值观的差异。中国的国家主导经济与西方自由市场体制迥异,对「公平竞争」与「规则」的理解也完全不同。这种深层结构的矛盾,使中美之间的摩擦不再仅仅是关税或技术问题,而成為体制竞争的缩影。二、技术与供应链:竞争的主战场  在今日的国际政治中,科技即权力。美国以「国家安全」為名,对中国实施晶片禁运与高科技出口限制;中国则以「自主可控」
2025-10-16 959
美国政府还在局部关闭中
美国政府还在局部关闭中
美国政府还在局部关闭中当前,美国联邦政府正陷入全面停摆的僵局。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凌晨起,由於国会未能在预算案上达成共识,联邦资金正式到期,政府运作陷入中断。这场停摆,既是一场政治角力的延续,也再次凸显了美国政治分歧的深层裂痕。一、停摆的导火线导致此次政府关闭的核心原因,源自於国会两党在联邦预算与支出优先顺序上的分歧。共和党与民主党就医疗补贴、边境安全经费、教育资助与国防预算等议题僵持不下。由於眾议院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过临时拨款法案(Continuing Resolution),联邦政府失去了资金来源,进而导致停摆。政治观察人士指出,这并非单纯的预算争执,而是一场关乎政策方向与政治权力的博弈。双方都试图藉由「关门施压」来争取民意支持,却让全国陷入行政停摆的困境。二、停摆的影响范围此次停摆波及面广,影响深远。根据联邦人事管理局(OPM)资料,约有九十万名联邦僱员被迫休假(furloughed),另有数十万人虽继续工作,却暂时无薪。多数非「核
2025-10-15 1228
中美必须合作,拯救世界
中美必须合作,拯救世界
中美必须合作,拯救世界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世纪,人类文明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战争的阴影尚未散去,疫情的创伤仍在癒合,气候的异变与科技的失控更如警鐘长鸣。地球的每一次脉动,都在提醒我们——这个星球再也承受不起分裂与仇恨。歷史的啟示:从对抗到共生过去一百年,中美两国走过了不同的道路。中国从贫困到崛起,美国从强盛到反思。两国的故事,既是竞争的篇章,也是相互成就的歷史。当中国的製造力遇上美国的创造力,当东方的智慧与西方的制度对话,世界因此受益——科技进步、贸易繁荣、文化交融。歷史早已证明:中美不是对手的命运共同体,而是地球未来的双重脊樑。现实的挑战:人类共同的危机今天的危机,不再分国界。气候变迁正在改写地图;人工智慧可能颠覆伦理;战争的火焰仍在欧亚大陆闪烁;移民与贫困的浪潮正动摇社会的根基。这些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独自解决。中美若陷入对抗,将拖累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唯有合作,才能為地球赢得喘息的机会。合作的愿景:理性与信任的重建中美的合作,应超越利益的交换,而成為文明的契约。两国应在气候
2025-10-14 916
荣获「美国环球奖」感言
荣获「美国环球奖」感言
荣获「美国环球奖」感言— 拉丁社区晚会见证族裔团结与共同荣耀 —今晚由拉丁社区盛大举办的颁奖晚会上有幸荣获「美国环球奖」(America Global Award),以表彰我们多年来在促进亚裔与拉丁裔社区合作、推动多元文化交流及社会融合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颁奖典礼现场气氛热烈,来自政商界与多个族裔社团的领袖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份跨越文化与族裔的荣耀时刻。「我非常荣幸能接受来自拉丁社区的这份肯定。这不只是属於我个人的奖项,更是属於所有為多元文化、社区共荣而努力的朋友们。我们都是美国梦的一部分,因為我们共同相信希望、奋斗与包容。」多年来我们以媒体為桥樑,推动亚裔与拉丁裔之间的
2025-10-13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