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便利飲食背後的健康陷阱,一日三餐都吃「超加工食品」?
便利飲食背後的健康陷阱,一日三餐都吃「超加工食品」?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常吃香肠蛋吐司、珍珠奶茶、微波便当、冷冻披萨、与泡麵?它们让生活方便又美味,却也在悄悄侵蚀你的健康。医学研究揭示:如果吃过多的超加工食品,会与肥胖、糖尿病、失智等风险息息相关。超加工食品是什麼?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让「方便、快速、好吃」成為选择餐食的首要条件。早餐一份香肠蛋吐司配奶茶,中午一个商店买的微波便当或速食,下午饿了吃洋芋片加珍珠奶茶,晚上回家太晚再泡碗方便麵──这样的一天,乍看普通,实际上却是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 UPFs)的连续轰炸。根据巴西圣保罗大学(University of São Paulo)营养学家Carlos Monteiro所提出的「NOVA食物分类系统」,超加工食品是指经过多重工业程序製成、含有人工添加
2025-11-15 263
30分鐘搞定一桌健康晚餐,快節奏生活中的飲食智慧
30分鐘搞定一桌健康晚餐,快節奏生活中的飲食智慧
营养、效率与家庭温度一次到位(美南新闻记者韦霓特稿)在这个步调快速的时代,许多上班族与家庭常常為「晚餐」这件小事大伤脑筋。不是因為不想吃得健康,而是时间有限,往往选择速食或外食解决。然而,长期草率应付三餐,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甚至增加肥胖、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研究指出:在家规划与烹调的餐食,能显着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率,并提升饮食品质。那麼,在有限的时间内,是否能端出兼具营养、美味与家庭温度的餐桌?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将提供一套「30分鐘健康晚餐计画」,让你在繁忙生活中,也能為自己与家人準备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餐点。
2025-11-13 611
改善體寒體質,養出紅潤好氣色
改善體寒體質,養出紅潤好氣色
从饮食、运动到情绪调养,重啟体内温暖引擎(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你是否常常感到手脚冰冷,特别是秋冬时节,即使多穿几层衣物仍无法暖和?甚至在温暖季节,双脚依然冰凉如雪?这可能不只是单纯怕冷,而是身体「气血不足、循环不良」的信号。长期忽视,不仅会影响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慢性疲劳、免疫力低下、月经失调,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手脚冰冷不是小事中医认為,手脚冰冷多与「阳气虚」与「气血虚」有关。《黄帝内经》曾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气血推动全身运行,若气虚无力、血虚不足,末梢自然得不到温暖的滋养,导致冰冷、麻木感。西医则指出,末梢循环不佳可能与血液循环障碍、血管收缩、甲状腺功能低
2025-11-12 650
別錯過營養寶庫,它可能是降壓護血管的隱形英雄
別錯過營養寶庫,它可能是降壓護血管的隱形英雄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你是否曾在剥橘子时,下意识地将那层白白的筋膜「刮得乾乾净净」?认為味道苦、纤维多、吃起来麻烦?或将果皮丢入厨餘桶?其实,近年研究显示:这些被我们忽略或拋弃的水果部位,正可能是降压护血管的隐藏营养宝库。老一辈常说吃橘子别剥的太乾净,橘子白筋、柳丁的那层白色内膜隐藏着神奇力量,用现代科学角度来看,其实非常有道理。错失植物為我们提供的「保护膜」?高血压与血管硬化,常被认為是饮食过盐、缺乏运动、压力大所导致,没错,这些确实是关键因素。但饮食中的「某些被忽略部份」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血管健康。例如:当我们一次次选择去除果实中的纤维部位、捨弃果皮,而只吃看似「乾净纯净」的果肉,就可能失去植物為我们提供的「保护膜」,这是一层对抗氧化、抗发炎、稳定血压的重要屏障。
2025-11-11 751
血管要有彈性,身體才輕鬆
血管要有彈性,身體才輕鬆
预防中风先懂血管,趁早掌握心血管风险(美南新闻韦霓报导)心血管疾病长期位居美国死亡原因前几名。即便没有明显症状,若血管弹性降低或局部阻塞,仍可能在无声中累积,最终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重大事件。如何在「危险尚未爆发」之前,即时看见血管状况,已成為近年医界最受关注的课题。休士顿健康科学硕士(MSHS)/持照营养师(LD)Paulina Lee 在临床经验中发现,血管堵塞与血管弹性不足的情况相当普遍,但一般人往往无法及早察觉,错失修復的关键时机。
2025-11-09 1355
忙碌生活中,怎麼把睡眠「養回來」?
忙碌生活中,怎麼把睡眠「養回來」?
最新研究:睡不好,大脑会「提早变老」(美南新闻韦霓特稿)朋友问:「睡少一点没关係吧?」由最新神经影像与生理研究给出明确的答案:睡眠不足不只是精神差,而且会让大脑在结构与生化层面「提前老化」。以 MRI「脑龄」模型估算,人们在整晚不睡后,群体平均增加约 1–2 岁的脑龄;若长期睡眠品质差,脑龄还会持续偏老,与日后认知功能下滑相关。為何睡眠不足会让脑变老?1.清除垃圾的「夜间大扫除」受阻:睡眠会让脑部间质空间扩大,啟动所谓的
2025-11-06 1035
放鬆是健康的關鍵:身體裡的「油門與煞車」
放鬆是健康的關鍵:身體裡的「油門與煞車」
从压力模式转為修復模式,找回自在的力量(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在现代生活中,不少人的压力已成為无形的常客:资讯过载、工作紧张、情绪焦虑,让许多人长期处於「油门全开」的状态。医学研究显示,这种持续兴奋的状态会耗损免疫力、加速老化,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与焦虑症的风险。要真正养好身体,并非多吃补品或运动更多,而是学会「放鬆的智慧」,就是让副交感神经适时啟动,帮助我们回到身心修復的节奏。身体裡的油门与煞车: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人体的自律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就像一套自动驾驶系统,不需我们主动指挥,却时刻掌控着呼吸、心跳、血压与消化等生理功能。这套系统有两
2025-11-05 1097
讓大腦遠離退化,喚醒思考力 如何讓腦愈用愈靈活,可這樣鍛鍊
讓大腦遠離退化,喚醒思考力 如何讓腦愈用愈靈活,可這樣鍛鍊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研究显示,现代人的压力与生活习惯正在悄悄「偷走」脑力,失智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你以為只是健忘,其实可能是大脑退化的早期警讯。那麼,该如何掌握早期警讯,让大脑愈用愈灵活?「昨天吃了什麼?」、「刚刚打开手机是要做什麼?」想不起来,若这些情况越来越频繁,可能不只是太忙,而是大脑在发出警讯。根据哈佛医学院(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研究,现代人因压力、睡眠不足、久坐与过度使用萤幕,导致脑部灰质体积逐年下降,尤其是掌管记忆与决策的海马迴(hippocampus)。早期大脑功能退化的常见跡象包括:
2025-11-04 1244
赤腳接地,與樹共振,靜心感受大地能量,當科學遇見自然的智慧,找回身心平衡
赤腳接地,與樹共振,靜心感受大地能量,當科學遇見自然的智慧,找回身心平衡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从「接地气」到「接能量」,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了,大地与树木的能量交流不只是诗意的比喻,而是一种可测量、可感知、能改变身心的自然疗法。什麼是「接地气」?从古老智慧到现代科学古人说「接地气」,以為只是形容人平易近人、生活踏实,但在现代医学与物理学的语境中,「接地」(Grounding 或 Earthing)指的是身体直接接触大地,让人体的电位与地球电位平衡。在城市化的生活中,我们脚踩的多是水泥、橡胶鞋底、地毯或地板,这些材质阻隔了身体与地球之间的电子交换,使我们失去了与大自然能量的连结。根据《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
2025-11-02 1386
不生病的六大秘密:身心合一的健康智慧
不生病的六大秘密:身心合一的健康智慧
从中医「六不」到现代医学的科学印证,如何活出长寿与安然(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中医名师倪海夏曾提出「不生病」的六大秘密,短短十八个字,却蕴含了东方医学「天人合一」的养生之道,就是: 不贪吃、不性急、不焦虑、不閒着、不生气、不熬夜。他指出,疾病并非突如其来的敌人,而是提醒身心失衡的讯号,当人能够调整自己的习性与生活模式,身体自然回到健康的状态。现代医学的许多研究,也逐步印证这种「以养代治」的观点,真正的健康,不只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与情绪的稳定和谐。以下从中医与西方研究的不同角度,来看看这六大秘密為何能让人不生病。不贪吃:节制是最好的药方
2025-10-26 2712
調養失眠、心火旺、眼睛乾的養生瑰寶
調養失眠、心火旺、眼睛乾的養生瑰寶
从中医到西医,讚它具有润泽的生津益处(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中医的药橱柜裡,它总是静静待着,表面黝黑如炭,却蕴含着独特的生津养阴力量,它就是乌梅,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也是医家口中的“收而不涩”之品。对於那些心火旺盛、夜裡辗转难眠、牙齦肿痛、眼睛乾涩、口腔溃疡的人来说,一杯乌梅茶,不仅是润喉解渴的清凉水,更可能是一种调养身心的疗方。一、中医眼中的乌梅中医认為乌梅性温偏凉,味酸涩,归肝、脾、肺、大肠经。《神农本草经》将乌梅列為上品,称其“安蛔、止痛、敛肺、止咳、下气”。它的几个核心特点是:
2025-10-25 3215
全面延緩老化的科學方法,真正決定青春的,是習慣與心態的長期協奏
全面延緩老化的科學方法,真正決定青春的,是習慣與心態的長期協奏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一、青春的密码:从「粒线体」开始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裡,都有数百个微小的能量工厂——粒线体(Mitochondria)。它们负责產生身体运作所需的能量(ATP),也是衰老研究中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哈佛医学院抗老化研究权威 David Sinclair 博士 在《Lifespan》一书中指出:「老化不是命运,而是能量系统逐步失衡的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粒线体功能下降,导致能量减少、细胞修復力下降、氧化压力上升,最终出现皱纹、记忆力退化与代谢变慢。研究发现,透过一些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显着提升粒线体活性,包括:
2025-10-23 3446
EZTrek油開啟健康新紀元,世界級的重大突破,科學實證的「細胞營養油」助心血管與代謝健康
EZTrek油開啟健康新紀元,世界級的重大突破,科學實證的「細胞營養油」助心血管與代謝健康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 长久以来,我们被告诫要「少吃油」,彷彿所有脂肪都是健康的敌人。但一项来自德州的研究发现正在改变这个观念。麻省理工出身、被誉為「细胞氧气理论接班人」的 Brian Peskin 教授,耗时多年研究人体细胞膜结构,终於找出关键:不是所有油都有害,吃正确的油,反而是细胞呼吸与能量的生命泉源。这项研究成果被命名為 EZTrek油,并获得休斯顿健康科学硕士、註册营养师 Paulina Lee 的高度推荐,成為新一代营养界的焦点。EZTrek油是世界级健康科学家 Brian Scott Peskin 教授研究的重大突破。这款油被誉為「细胞的氧气传导桥樑」,能协助人体细胞获得更有效的能量转化,提升代谢、抗氧化与修復能力。Peskin 教授以电机工程背景进入生命科
2025-10-19 2939
【腸道說話中?】腹脹、放屁、腸胃怪聲響: 正常還是警訊?
【腸道說話中?】腹脹、放屁、腸胃怪聲響: 正常還是警訊?
作者: 谢廷徽 医学博士你是否曾在安静的会议室裡,肚子突然「咕嚕咕嚕」演奏起一段交响乐?或是吃完火锅后肚皮胀得像气球,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多吃了一隻章鱼?甚至坐在沙发上,没出力却传来一声「噗」,尷尬地望向小孩或宠物,内心吶喊:「不是我放的!」别担心,你不是孤单一人。这些「声音」与「气体」,其实是我们肠胃的日常语言。但什麼时候是正常生理现象?什麼时候可能暗藏健康危机?今天就来用轻鬆的方式,好好聊聊这些「肠道的低语」。肚子在唱歌?肠鸣音的真相
2025-10-18 2920
休斯頓週末兩天微旅行:五個療癒秘境,在自然懷抱中,讓身心尋回平衡
休斯頓週末兩天微旅行:五個療癒秘境,在自然懷抱中,讓身心尋回平衡
(美南新闻记者韦霓报导)当压力、焦虑与疲惫在日常生活中不时出现,「自然」就是最好的疗癒处方。医学研究显示,接触绿地与水域能显着降低皮质醇水平、增强免疫力,甚至改善心血管健康。这次,我们精选五个距离休士顿3小时左右的自然秘境,让你在週末两天,获得深度放鬆。1. 湖泊森林的疗癒 —— Martin Dies Jr. State Park位於东德州,距离
2025-10-16 3331
科學開啟的健康革命:EZTrek油的誕生,Peskin 教授研究成果受全球營養界推崇
科學開啟的健康革命:EZTrek油的誕生,Peskin 教授研究成果受全球營養界推崇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 在健康讲座、诊所与营养论坛中,一个名字正悄悄被频繁提起——EZTrek油。它不是流行补充品,而是一场源自科学的营养革命。创始人 Brian Scott Peskin 教授以工程师的逻辑与科学家的洞察,将诺贝尔级的研究转化為日常健康方案。他证明:真正滋养身体的油,能恢復细胞的「呼吸力」。如今,这项突破已获休斯顿健康科学硕士、註册与持照营养师 Paulina Lee(MSHS, RD, LD) 推荐,成為眾多临床专家与健康实践者信赖的新选择。从麻省理工到生命系统工程:Peskin
2025-10-15 2727
記憶力狂掉?已有「手機失智門診」,生活中建立這些健康習慣,別讓大腦過載
記憶力狂掉?已有「手機失智門診」,生活中建立這些健康習慣,別讓大腦過載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东京的「金町站前脑神经内科」,每天都有大约十位病患前来求诊,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掛号的患者多半不是银髮族,而是30、40岁的年轻人。他们焦虑地告诉医师:「最近记忆力狂掉」、「交代的工作转眼就忘」、「甚至连汉字都写不出来,好像退回小学生程度」。这股「失智化年轻潮」正在引起日本医界的关注。院长内野胜行医师直言:这不是单纯的过劳或压力,而是「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副作用。大脑变「垃圾房间」:演算法掩埋了你的记忆内野医师用了一个生动比喻:过度滑手机,大脑就像一间堆满垃圾的房间。当讯息、影像、短影音如潮水般涌入,脑中的神经网路便被碎片化、佔据记忆空间。「想找的东西明明还在,但全被演算法推送的资讯掩埋。你以為自己
2025-10-14 2445
飲食對了能防曬:彩虹餐抗光老化
飲食對了能防曬:彩虹餐抗光老化
科学证实天然的防护力,让皮肤更亮丽(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阳光的洗礼,很多时候也忽略了紫外线带来的长期影响。短暂的晒黑或晒红,也许很快就消退,但在皮肤深层,紫外线早已悄悄累积伤害。这在医学上称之為「光老化」(photoaging),是由紫外线引发的慢性皮肤损伤,会导致胶原蛋白断裂、皮肤失去弹性、细纹与皱纹提早出现,甚至增加色斑、晒斑与皮肤癌风险。传统观念裡,防晒重点在於外用防晒霜与遮蔽物,但近年的科学研究指出,从「吃」开始也能增强皮肤的天然防护力。尤其是多彩繽纷
2025-10-12 1855
不只能補腦,它更是腸道界的「超級英雄」,最新研究揭示:可改變發炎與癌症風險
不只能補腦,它更是腸道界的「超級英雄」,最新研究揭示:可改變發炎與癌症風險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大部分人都知道「核桃补脑」,因為它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与抗氧化物质。然而,最新研究告诉我们,核桃的价值远远超乎一般的认知。美国康乃狄克大学一项临床试验近日登上营养医学的国际舞台,研究团队发现——每天仅仅吃56克核桃(大约一把半),持续三週后,受试者体内竟然產生了一种名為「尿石素A(Urolithin A)」的物质。这并非「尿味」,而是经过肠道菌群代谢核桃中的鞣花单寧(ellagitannins)所生成的代谢物,科学家已经确认它具有抗发炎、抗癌、甚至延缓细胞老化的潜在效果。这项发现,让核桃摇身一变,成為肠道界的「超级英雄」。研究重点:核桃如何改变发炎指标?
2025-10-09 2220
女性階段式養生,活出每個階段的光彩
女性階段式養生,活出每個階段的光彩
科学与中医双观点带妳看见老得慢的秘密(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女性的一生,是一场与身体深度共鸣的旅程。从青春萌芽、荷尔蒙高峰,到更年转折与熟年安然,身体不断传递讯息,提醒我们要更懂得倾听、调养与接纳自己。中医《黄帝内经》早有记载:「女子以七為节」,指出女性每七年会有明显的生理变化,从月经初现到更年停经,皆与「阴血」与「气」的盛衰有关。西方医学则从荷尔蒙角度阐释这些阶段的身心变化:雌激素、黄体素与褪黑激素的起伏,不仅影响情绪与睡眠,也左右骨骼、皮肤与代谢健康。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指出,女性若能依据生理阶段调整饮食、睡眠与运动习惯,可延缓细胞老化速
2025-10-08 1837
秋日黃金花海:休斯頓周邊野菊秘境
秋日黃金花海:休斯頓周邊野菊秘境
让身心在花丛与自然裡重啟能量(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当秋风吹起,休斯顿的郊区路边、草地与保护区开始染上点点黄金。这不是人工打造的园艺景观,而是德州秋天最独特的礼物——野菊花与秋季野花盛开。它们在城市周边的自然角落恣意绽放,提醒我们,即使在钢筋水泥的生活裡,大自然依然有它的节奏与疗癒力量。科学研究显示,亲近自然能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改善睡眠,并让免疫力增强。而德州秋季的野花之旅,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让心灵休养生息的「自然处方」。
2025-10-04 2596
黑豆的養生智慧,中醫強調「滋陰補腎」,科學驗證黑豆營養價值,5道食譜教你吃出健康
黑豆的養生智慧,中醫強調「滋陰補腎」,科學驗證黑豆營養價值,5道食譜教你吃出健康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秋天来到,暑气渐退,天气由热转凉,人体阳气逐渐收敛,阴气渐长。中医认為,这正是调养身体、為秋冬储备能量的关键时节。此时最适合的食材之一,就是有「肾之谷」美称的黑豆。為何秋天要吃黑豆?在中医理论中,黑色入肾,五色对应五臟,黑豆最能补肾益精、健脾养血。秋天开始,人体阴阳交替,「肾」的功能需得到滋养,以稳固根本,抵御即将到来的寒气。黑豆味甘性平,归脾、肾经,有「补肾强身、利水消肿、明目乌髮」等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黑豆,性味甘平,入肾经,主
2025-10-02 3123
壓力為什麼讓血糖失控?重要研究 揭開肥胖與糖尿病的隱藏連結
壓力為什麼讓血糖失控?重要研究 揭開肥胖與糖尿病的隱藏連結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2025年着名的《Nature》一篇研究发现:压力不只是情绪问题,它直接左右血糖与代谢
2025-10-01 2667
史丹佛長壽中心與最新研究揭示的延壽密碼,長壽不是夢:從日常生活開始的實踐之道
史丹佛長壽中心與最新研究揭示的延壽密碼,長壽不是夢:從日常生活開始的實踐之道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长寿,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随着医疗科技进步,全球平均寿命显着提升,但「长寿」并不仅仅是年龄的延长,更重要的是「健康长寿」──如何活得久,也活得好。近年来,史丹佛长寿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及多个国际研究机构提出一系列关於长寿的科学建议,强调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和社会连结的整合,才是决定寿命与生活品质的核心因素。那麼,想要长寿,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付诸实行?一、史丹佛长寿中心的三大建议史丹佛长寿中心於《The New Map of L
2025-09-30 3052
排濁養生:讓身體輕盈,氣血暢通的智慧,中醫觀點下的排濁之道:全面調和身心
排濁養生:讓身體輕盈,氣血暢通的智慧,中醫觀點下的排濁之道:全面調和身心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觉得自己「总是累」、「身体沉重」、「脸色暗沉」、「气不顺」,甚至容易便秘、痰多或胸闷。这些表现,在中医来看,多半与体内积聚的「浊」有关。所谓「浊」,是指身体无法顺利代谢、排出的多餘之气、水分、痰液、瘀血与毒素。中医的「排浊养生」,就是透过饮食调理、运动舒展、情志安和等方法,帮助身体去除不必要的负担,让气血运行通畅、正气充盈。那麼,排浊到底应该注意什麼?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落实呢?什麼是「浊」?中医对浊的分类在中医理论中,「浊」并非单一概念,而是身体失衡后不同形态的累积:痰浊
2025-09-28 3211
睡不好、肚子脹、情緒不穩?壓力正偷走你的健康,身心同步的調理術助你「壓力退場」
睡不好、肚子脹、情緒不穩?壓力正偷走你的健康,身心同步的調理術助你「壓力退場」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现代人哪个没压力?上班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还有那种说不出口的「内在压力」,让你白天累、晚上睡不好、情绪一点就爆,肠胃也天天在抗议。你以為「撑过去就好了」?其实,身体早就在用一连串症状提醒你:「快撑不住了。」本文结合中西医观点、研究支持、与简单可行的调理方式,帮助你在高压生活中找回身心平衡。压力可能带来哪些「隐形伤害」?你可能
2025-09-27 3088
周启诚牙医专栏60-什么是牙贴面?哪些人需要?
周启诚牙医专栏60-什么是牙贴面?哪些人需要?
对于那些希望改善笑容外观的人来说,牙贴面(也称为美容贴面)是最受欢迎的选择之一。令我惊讶的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牙贴面,经常将其与牙冠,甚至有时与复合填充物混淆。由于这种混淆比我预想的更常见(尤其是在我的诊所),我特意抽出时间撰写了今天的文章,探讨牙贴面。因此,我的目标是阐明这个主题,并希望能够解答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存在的一些困惑。 简而言之,牙贴面适用于那些希望改善天然牙齿美观的患者。当然,牙冠或复合填充物(与牙色填充物相同的材料)也可以实现这一点,但与其他选择相比,牙贴面只需极少的牙齿准备即可达到最佳的美观效果。使用牙贴面时,只需从牙齿正面去除非常薄的牙组织部分,然后用永久粘合(或胶合)在牙齿上的牙贴面替换这部分牙组织。
2025-09-26 2039
手腳不如以前有力? 小心肌少症悄悄找上門,對的飲食加運動,守住肌肉、延緩老化
手腳不如以前有力? 小心肌少症悄悄找上門,對的飲食加運動,守住肌肉、延緩老化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纪增加,手脚好像不如以前有力了?提重物容易累,走路速度也慢了下来?这可能不是「只是老了」,而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视的问题:肌少症。肌少症就是随着年龄,肌肉慢慢流失,力量下降。最直接的影响是「走不快、提不起」,长远来说,会增加跌倒、骨折,甚至失能的风险。根据《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2021 年的一项全球分析,超过 50 岁的成年人,每十年会流失 3%–8% 的肌肉量,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觉得「怎麼一不小心就提不起东西、走路变慢」。医学界把这种情况称為肌少症(Sarcopenia)。肌肉减少不只影响体态,更会增加跌倒、骨折,甚至失能的风险。但好消息是:研究已经证实,透过饮食与运动,完全可以预防和延缓!
2025-09-25 3715
血糖不穩定怎辦?九大飲食策略幫助你,控制飯後血糖,提升代謝,重啟好能量
血糖不穩定怎辦?九大飲食策略幫助你,控制飯後血糖,提升代謝,重啟好能量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明明三餐正常,却总是感觉疲倦、脑袋昏沉、甚至伴随体重增加与慢性发炎。医学研究指出,这些状况往往与「血糖不稳定」有关。血糖曲线一旦长期忽高忽低,不仅会消耗能量,更会让细胞陷入压力状态,增加胰岛素阻抗的风险,长期下来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与各式慢性病。史丹佛大学医师 Casey Means 在《Good Energy 代谢力打造最强好能量》一书中,提出「九大饮食策略」,帮助我们稳定饭后血糖、减轻代谢负担,重新啟动身体的好能量。了解為什麼血糖会不稳定?
2025-09-24 4478
【腸道風雲】嘴巴臭不是嘴的錯?從腸胃看「口臭」真相!
【腸道風雲】嘴巴臭不是嘴的錯?從腸胃看「口臭」真相!
(美南健康专栏)   作者: 谢廷徽 医学博士你是否曾在与朋友聊天时,对方突然默默后退半步?或是家人总是「善意提醒」你该多喝水、吃口香糖?如果你常常有这些状况,很可能就是「口臭」找上门了。但别以為口臭只是吃了大蒜或没刷牙这麼简单,它其实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健康警讯,尤其是与肠胃系统息息相关!你闻不到,但别人很有感!口臭在医学上叫做口气异味(halitosis),依来
2025-09-23 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