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蔚华1969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 1971年赴美留学,1974年获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 1979年在休斯敦创办《美国新闻》周报,1984年改为日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经营,现已发展成为包括《美国新闻》、《华盛顿新闻》、《芝加哥时报》、《亚特兰大新闻》、《达拉斯时报》、《波士顿新闻》及英文《美亚新闻》和美南华语电视公司在内的美南报业传播机构,任董事长。 1984年荣获全美杰出青年奖。曾被休斯敦市长任命为该市公共电视委员会委员,并被推选为休斯敦中华总商会主席。 1992年入选《美国企业家名人录》。




我们不但要求生存,也要成功,we look to succeed,not to survive。
在自由社会的美国,有绝对选择自己行业之自由,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最有兴趣之工作是成功之先决条件。
董事长专题文章

川普金卡热卖:移民梦与收藏潮
川普金卡热卖:移民梦与收藏潮2025年夏天,「川普金卡」在全球掀起两股热潮:一是川普提出的「500万美元移民金卡」,另一是市场上热销的金箔纪念卡片。总统川普提议,外国富豪只要投资五百万美元,就可取得美国永久居留权与快速入籍机会。此构想虽尚未立法,却吸引超过七万人登记申请。但法律专家质疑其合法性,并担忧美国身份商品化将引发腐败与国安风险。与此同时,川普肖像的金箔收藏卡正在线上热卖。一款「第47任总统」签名卡在eBay上已售出逾2200张,价格介於10至50美元之间。收藏者将其视為政治纪念与投资机会,热度不减。无论是移民构想还是纪念收藏,「川普金卡」再次展现了川普将政治与商业融合的能力,也反映出全球对身份、财富与权力的渴望。Trump’s Gold Card Craze: Immigration Dreams & Collectible
2025-06-28
3149

中东新情势:停火脆弱,战云未散
中东新情势:停火脆弱,战云未散2025年6月下旬,全球再次将目光投向中东。从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激烈交锋,到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再到霍尔木兹海峡是否封锁的威胁,整个地区彷彿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表面上的「停火协议」仅止於形式,实际局势依然紧张,甚至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苗头。一、战火重燃:以色列与伊朗的报復连锁6月13日,以色列发起代号為「纳尼亚行动」(Operation Narnia)的空袭,成功摧毁伊朗多处军事与核设施,并重创其防空网与导弹发射系统。此次行动被外界认為是摩萨德与空军联手实施的一次高度复杂、精密的打击行动,显示以方对伊朗核威胁的零容忍态度。伊朗迅速反击,发射导弹攻击以色列境内目标,其中一枚误击索罗卡医院,引发国际谴责,也进一步点燃中东民间仇恨情绪。战火虽有短暂停歇,但双方的敌意已升级為无法调和的对峙。
2025-06-27
2885

这裡,是我们的家
这裡,是我们的家这不只是一句话,是一种回声,一种坚定,一种不容动摇的信念。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扎根,不是过客,也不是旁观者,我们在这裡生活、奋斗、梦想、流泪、筑梦。我们的孩子在这裡学会第一个字,我们的父母在这裡鬢髮斑白;我们的语言在这裡延续,我们的文化在这裡绽放。从第一家报社的油墨香,到一座矗立天际的大楼;从社区的街灯,到烛光守夜的人海,我们用行动写下歷史,用记忆编织未来。
2025-06-26
2869

川普震怒开骂:以伊停火失控、媒体是「渣滓」
川普震怒开骂:以伊停火失控、媒体是「渣滓」在美国总统川普即将啟程前往奈荷(NATO)高峰会之际,白宫门前突然上演一场情绪激烈的记者会。针对当日早上促成的以色列与伊朗停火协议破裂,川普以极為粗鲁的语言公开斥责双方;同时,他也将炮火对準美国主流媒体,称CNN与MSNBC為「scum(渣滓)」,再度引发舆论震撼。停火未果,怒轰「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川普表示,他在当地时间清晨成功与多方斡旋,促成一项即时停火协议,希望终止以色列与伊朗间的军事冲突。然而数小时后,双方又传出爆炸声与交火报告,让川普当场情绪失控。「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麼!(They don’t know what the f*** they’re doing!)」川普怒吼。
2025-06-25
3134

华亚裔要团结
华亚裔要团结在这个充满变局的时代,身為华人与亚裔的一员,我们深刻感受到歷史的重负与现实的挑战。无论是疫情期间被妖魔化的偏见,还是社会结构中长期存在的边缘化现象,都让我们意识到:唯有团结,才能走出阴影、发出声音、争取应有的尊严与权益。「华亚裔要团结」,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世代传承的使命。我们的祖辈远渡重洋、胼手胝足,用血汗筑起唐人街、开办报纸、创业立业。他们的脚步或许沉重,但意志坚定,為我们今天在美国社会中站稳脚跟奠定了基础。而今,我们肩上的责任更為重大。我们需要在教育、媒体、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发声与参与。我们要支持自己的社区,也要与其他亚裔族群和多元族裔携手,凝聚力量,扩大影响力。我们要让世界看到,华亚裔不只是沉默的少数,而是坚韧、智慧、具有贡献与良知的社会中坚。团结,意味着彼此扶持,包容差异;意味着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共同面对风雨。从反仇恨的游行,到选票上的一笔勾画,从社区的一
2025-06-24
2862

走进核阴影之中东未来
走进核阴影之中东未来在火光划破夜空、卫星画面中浮现焦黑坑洞的那一刻,中东不再只是充满歷史与宗教争端的热土,而是一脚踏入了核阴影下的未知未来。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的精準军事打击,不仅终结了外交僵局,也揭开了后协议时代的核地缘新篇章。此刻,我们应当问的不是「战争是否来临」,而是:「未来的中东,是否还能逃离核威胁的诅咒?」中东从未远离冲突,但在过去数十年,世界依赖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如《不扩散核武条约》NPT)与多边协议(如2015年伊朗核协议 JCPOA)来延缓「核武器化」的进程。然而,随着协议的破裂与极限施压政策的加剧,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对峙逐渐演变成「临界点博弈」——谁先失去耐性,谁先动手,谁就试图改写规则。如今,这场博弈的平衡已然破裂。军事手段终於登场,宣示着外交的失效,
2025-06-23
2984

中东大战一触即发
中东大战一触即发中东这片古老又多灾多难的土地,再次陷入了烽火前夜的沉寂。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南部,到幼发拉底河的沙漠深处,一场无法预测、但又似乎无法避免的战争正逐步逼近。哈玛斯与以色列之间的对峙尚未平息,真主党的导弹又划破夜空,射向加利利的边境。而在更远的远方,伊朗的影子从波斯湾延伸至整个地区,与美国舰队的钢铁阵列在海面对峙,仿若冷战时期的幽灵重现。战争的火种,早已不只是两国之间的仇怨,而是一整个地缘政治棋局的激化与撕裂。歷史似乎总在这裡重演。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瓜分疆界,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引发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再到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每一场冲突都留下血与火的印记,也都让世界见识到这片土地上信仰与民族、权力与石油交织的复杂纠葛。如今的中东,不再只是阿拉伯与犹太民族的对抗,而是大国势力的代理竞技场。美国与伊朗的矛盾、俄罗斯在叙利亚
2025-06-21
3055

洛杉磯无证移民之吶喊
洛杉磯无证移民之吶喊在这片阳光炙热、梦想流转的土地上,无证移民的身影,总在光影交错处闪躲。洛杉磯,一座号称包容万象的城市,在高楼与高速公路之间,却藏着千万个没有合法身份的灵魂。他们清晨四点出门,披着冷雾与沉默,為城市铺设砖瓦、收割果园、照顾老幼、端盘送餐。他们的手织起了洛杉磯的经济命脉,他们的脚步支撑着美国的日常运转,却始终被排拒在「合法」的门槛之外。他们不敢病、不敢错、不敢被看见。他们的孩子背着沉重的梦想,行走在不确定与惧怕中。他们的吶喊,不在街头高呼,而是在深夜与自己对话时的一句:「我们也是人。」洛杉磯啊,你听见了吗?这座你以自由与多元自豪的城市,是否能容下这群默默耕耘、却得不到阳光的种子?美国的梦,若无法為他们开一扇窗,是否已经失去了它本该有的灵魂?
2025-06-19
3225

休斯敦国际贸易中心啟动全球商贸考察团前往墨西哥
休斯敦国际贸易中心啟动全球商贸考察团前往墨西哥与墨西哥总领事馆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跨境投资与產业佈局美国德州休斯敦 —— 為加速跨境產业合作与国际贸易发展,休斯敦国际贸易中心(Houston 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 HITC)正式宣佈:啟动全球商贸与投资考察团,前往墨西哥与中南美洲,促进全球製造、物流与科技企业拓展新兴市场。此项目标誌着HITC与墨西哥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係,双方将携手推动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前往墨西哥设厂、投资与发展,并提供全方位落地支援。「这不只是一场考察,更是一场使命,」HITC创办人李蔚华(Wea Lee)表示,「我们正号召全球伙伴把握时机,抢先佈局。墨西哥正成為通向美洲的新门户,而休斯敦将引领这个桥樑角色。」為什麼选择墨西哥?墨西哥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具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广泛的自由贸易协定(包括美墨加协议 USMCA)与开放的投资环境,已成為全球供应链重组与「近岸外包」(nearshoring)的热门首选。其製造业、电子科技、可再生能源、物流与消费產业,正积极寻求海外合作与资源引进。考察团规划内容本次HITC商贸投资考察团将邀请来自美国、
2025-06-18
3337

我们主张国会修法,实施特赦
我们主张国会修法,实施特赦,还给居民一个公正的未来在这个以移民立国的国度裡,无数家庭怀抱着对美国梦的渴望,来到这片土地努力打拚。他们在农田、建筑工地、餐馆与照护机构中默默耕耘,成為支撑经济与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因為法律制度的滞后,许多居民长期处於没有身分保障的灰色地带,生活在恐惧与不安中,无法真正融入社会,无法為子女规划未来,更无法為国家作出更全面的贡献。我们主张,国会应正视这个沉痾已久的社会问题,儘速修订相关移民法规,推动特赦政策,让长期在美生活、工作、纳税的居民能够合法化其身分,走向阳光,实现美国应许之地所承诺的公平与自由。这不仅是人道的选择,更是理性的决策。特赦并非纵容非法,而是对歷史现实的诚实回应,是对於制度漏洞与延误的补救,也是对多年贡献与守法生活者的正当回报。透过立法实施有条件、有审查机制的特赦政策,我们能够让社会更稳定、经济更健康、安全机构的资源也能更有效运用。我们呼
2025-06-17
2876

川普总统要把我们带到哪裡?
川普总统要把我们带到哪裡?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关乎我们子孙未来的生死攸关的提问。我们站在歷史的分岔路口,有人用愤怒挑起对立、用恐惧分裂人民,但我们不能忘记:美国这块土地,是我们的家园。这裡有我们的血汗、我们的梦想,有我们父母艰苦打拼的足跡,也有我们為孩子们编织的希望。这片土地不是任何政客的私有财產,
2025-06-16
3218

我们全力支持黄安祥参选福边郡县长!
我们全力支持黄安祥参选福边郡县长!长期服务於大休斯顿地区、深受社区敬重的华裔领袖黄安祥先生,正式宣佈参选福边郡县长。多年来,他积极投身公共事务,关心族群福祉,致力促进多元共融与社区发展,深获各界好评。我们坚信,黄安祥拥有领导福边郡走向更繁荣、更安全、更有希望未来的能力与愿景。他的参选,不仅是亚裔社群的骄傲,更是全郡居民的一大福音。让我们携手支持黄安祥,為福边郡创造更美好的明天!We Proudly Support Danial Wong's Run For Fort Bend County Judge!Respected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 leader Danial Wong who has served the Greater Houston area for many years, has officially announced his candidacy for Fort B
2025-06-14
3181

美国参议员被上手銬事件:民主与权力的激烈交锋
美国参议员被上手銬事件:民主与权力的激烈交锋2025年6月12日,美国政坛爆出震撼性事件——加州联邦参议员亚歷克斯·帕迪利亚(Alex Padilla)在洛杉磯参加国土安全部的记者会时,因试图中断发言并提出质询,却在未佩戴参议员身份证明的情况下,被联邦执法人员当场制伏、压制在地并戴上手銬。儘管他随后被确认為参议员并予以释放,但这起事件迅速点燃政治风暴,民主与权力的冲突再度浮上檯面。意图质询,却遭强制压制这场记者会由国土安全部长克莉丝蒂·诺姆(Kristi Noem)主持,主题為南加州地区的移民执法行动。帕迪利亚当时并未预定发言,但他站起来试图质询部长,称「人民有权知道」,并希望為当地移民社群发声。然而,由於他未佩戴参议员的安全胸章,也未立即表明身份,现场安保人员依照标準程序予以驱离。过程中,帕迪利亚被数名特勤局及国土安全官员按压在地,强行上銬并带离现场,现场媒体与社群平台迅速流出画面,引起舆论譁然。数分鐘后,他的身份被确认,随即被释放。民主党强烈谴责:践踏
2025-06-13
3506

永不褪色的思念 -写在父亲节前夕
永不褪色的思念-写在父亲节前夕那年,台北的天空灰濛濛的,彷彿早已知晓命运的告别。我从美国匆匆赶回,只為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当我推开病房的门,看见他躺在病榻上,消瘦得几乎不成样子,眼角却依然闪着熟悉的光。我走上前,颤抖地握住他那双早已失去温度的手,那双曾為我撑起整个家的手,如今薄如纸、骨节分明,却依然回握着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他望着我,嘴唇微动,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蔚华 您要争气啊。」那一刻,我整颗心都碎了。那不是一个垂死之人的遗言,那是一位父亲,用尽生命最后一口气,对儿子深沉的託付与期望。不是泪水,而是一股从灵魂深处涌出的力量,从那一刻起,深植我心。数十年过去了,世事沧桑,我走过无数风雨,也跌过无数深谷。有太多时候,我几乎想放弃,几乎觉得撑不下去。但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声沙哑却鏗鏘的「您要争气啊」,我便挺起胸膛,再次站起来。因為我知道,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嘱託,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父爱,是他用整个人生换来的教诲。他虽然已离开人世,
2025-06-12
3019

台湾网红馆长访上海
台湾网红馆长访上海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与话语权之旅近日,来自台湾、素以直率风格与健身猛男形象着称的网红「馆长」陈之汉,罕见现身上海,引发两岸媒体与网民的热烈讨论。有别於过去他在直播中强硬表达对时局的立场,此行他并未高调宣布,反倒在社群上低调贴出在外滩、新天地与健身房的照片,引发大量网友关注与解读。跨界与跨海:网红变身文化代表?馆长早年以健身教练起家,后来转型為网红、企业家、直播主,再逐步发展出一种半娱乐、半政治的网络人格。此次访问上海,不少人解读為他在寻求两岸市场的再定位——既不完全屈从,也不完全对抗。他不是官方的文化大使,却比许多官方文化人更有影响力。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在当代网络语境中,谁才是真正的「文化交流」主角?⸻
2025-06-11
3803

反抓捕非法移民大示威 社会现象的几点省思
反抓捕非法移民大示威 社会现象的几点省思反对抓捕非法移民之后的大示威 特别是在加州(如洛杉磯)等地爆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针对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强硬执法政策,尤其是在川普政府时期针对无证移民(俗称非法移民)的突击拘捕与遣返行动。这些示威反映了移民政策、人道价值与美国社会多元身份之间的深层矛盾。以下是针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几点省思:一、强力执法与人道底线的冲突在移民政策执行过程中,ICE的「突击拘捕」、「家庭分离政策」引发大量争议。尤其是在街头、工厂、学校附近的逮捕行动,造成社区恐惧与家庭破碎。示威者认為这种「无差别执法」违反基本人道原则。法律应该保护社会,而不是撕裂人性。
2025-06-10
3078

华亚裔在美国之未来
一、歷史与成就华亚裔社区在美国发展已有超过百年歷史,从早期铁路建设工人到现今在科技、医疗、教育、媒体、政界等领域的优秀代表,这个族群在美国社会的贡献与日俱增。例如,近年来愈来愈多亚裔参与公共事务与选举,為社区争取权益与资源。二、当前挑战然而,社区也面临许多挑战,包括:• 仇亚情绪与暴力事件增加• 政治代表性不足• 语言障碍与资源分配不均• 新一代身份认同的挣扎与文化断层三、未来前途的关键方向1. 凝聚社区力量,跨代对话与传承
2025-06-09
2822

从合作伙伴转变为公开对抗 世界瞩目
截至2025年6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间的关系已彻底破裂,双方在政策、商业和个人层面展开激烈对抗,成为美国政商界最引人注目的冲突之一。⸻ 导火索:预算法案引发的裂痕两人关系的恶化始于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该法案削减了对电动车和太阳能的税收抵免,却保留了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补贴。马斯克对此强烈反对,称该法案为“令人作呕的恶法”,并在社交平台X上呼吁公众联系国会议员阻止法案通过 。 特朗普则指责马斯克的反对源于个人利益受损,称其患有“特朗普精神错乱症候群”(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并威胁撤销特斯拉和SpaceX的政府合同 。
2025-06-07
3043

中美元首通话
中美元首通话今天,一则国际新闻佔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中美两国元首再度通话。这是一场时隔多月的对话,也是一场世界屏息以待的交锋与协调。言语之间,似见雷霆,也藏着春风。大国博弈的边缘,总是围绕着经贸、科技、台海与安全议题,层层堆叠,无一轻鬆。通话内容虽未完全公开,但可读出双方释放的讯号:竞争仍在,对话不止。对於全球而言,这不仅是两国之间的沟通,更是稳定世界秩序的一线曙光。在充满变数与不确定的年代,这样的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和平姿态。作為侨界的一份子,我对中美关係的每一次波动都感同身受。这不仅关係到高层决策,更牵动着千万家庭的未来、企业的投资方向,甚至文化的交流深度。今日的通话,也许不能立刻化解矛盾,却是一扇尚未关上的门,一条尚未堵死的桥。我想起父辈们从故土远渡重洋时所怀的愿景——那是一种希望在中与美之间,找寻一条可以共荣共存的道路。而今,身处歷史的转角,我们能做的,就是记录、参与、并在两岸与两国之间,成為一盏盏微光。U.S.–China Presidential CallToday, headlines across the world spotlighted a long-anticipated event—the
2025-06-06
2958

美中脱鉤:川普政府对全球秩序的挑战
美中脱鉤:川普政府对全球秩序的挑战综合来看,川普政府在任内推动的一系列对中政策,实质上构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脱鉤」运动,标誌着美中关係进入剧烈变动的阶段。这场脱鉤并非单一政策的结果,而是一连串贸易、科技、投资限制等行动所构成的系统性战略,其核心目标在於削弱美国与中国之间长期以来建立的紧密经贸联繫。这些行动反映了美方对中国崛起的深层次疑虑,尤其是在科技与地缘政治影响力方面。川普政府认為,过去数十年中,美中关係在过度依赖经济合作的前提下,逐渐使美国陷入对中国製造与供应链的战略依赖。因此,透过关税战、限制中国企业投资与技术合作,以及对高科技產业进行「去风险化」措施,美国意图重新掌握全球產业链的主导权。然而,这样的做法也被视為对全球化秩序的重大挑战。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关係一旦全面冷却,势必将对全球供应链、投资流动以及多边贸易体系造成深远影响。尤其是对於仰赖两国市场的第三方国家与企业而言,如何在两强对抗之间维持平衡,成為一项难以迴避的挑战。川普政府的这场「脱鉤」行动,不仅试图改变美中关係的结构性基础,更象徵着一场对冷战后国际秩序的重新调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全球将如何因应中美关係的剧烈转变,将
2025-06-05
3411

戴蒙眼中的中国:竞争对手,还是镜子?
戴蒙眼中的中国:竞争对手,还是镜子?在当前美中竞争日益加剧的全球格局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对中国的观察引发了各界关注。他的发言不仅具有金融领袖的深度洞察,更带有一位美国爱国资本家的战略焦虑。他不讳言中国是「潜在对手」,却更担心「我们自己」。这句话,道出当代美国的一种集体矛盾:既关注外在威胁,也无法忽视内部裂缝。⸻「他们不害怕」:一位从中国归来的真实观察2025年春,戴蒙刚结束对中国的实地访问。他在里根国家经济论坛上直言:「中国不害怕我们。」这一评价极具震撼力,与部分美国政界认為中国会在经济压力下让步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在他看来,中国在战略层面的执行力惊人。无论是人工智能、电动车、机器人还是医药產业,中国皆投入大量资源与政策支持。他指出:「他们政府、企业、民间有着一致的方向感。」这种对国家战略一致性的讚誉,并不代表他对中国抱有幻想,而是试图提醒美国:真正的危机不在外部,而在自身。⸻「我真正担心的,是我们自己」作為华尔街的风云人物,戴蒙对美国内政提出了罕见的严厉批评。他多次强调,美国的制度问题才是长远竞争中最致命的短板。
2025-06-04
3518

我们反对对中国留学生之打压
我们反对对中国留学生之打压今天读到一则新闻,美国某些政客又一次炒作“中国留学生威胁论”,提议限制特定专业的签证,甚至对已有合法身分的学生进行审查。我感到愤怒,也感到无比的遗憾。这样的打压不仅是对个体梦想的践踏,更是对教育自由与人文精神的背离。我们反对对中国留学生的打压,不是因為盲目护短,而是因為他们本该是连接两国人民的桥樑,是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的纽带。他们用自己的努力融入美国社会,贡献科研、参与社区、创造价值。他们不是“间谍”,不是“威胁”,更不是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打压留学生,不会让美国更安全,只会让世界更加分裂。真正强大的国家,应当有信心与包容,鼓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才俊,在公平的平台上自由竞争、自由思辨。写下这段话,是為了提醒自己:我们不仅要声援受影响的留学生,更要坚守一个原则——教育,不应被政治污染;梦想,不该被偏见扼杀。愿每一位远渡重洋的学子,都能在尊重与
2025-06-03
3711

梦还在,我还在
《梦还在,我还在》今晨,天微亮,风微凉。走进美南新闻广场的那一刻,我像走进了一段漫长记忆的回声裡。空气中飘着初夏的安静香气,而眼前,那幢即将完工的「美南环球第一银行金融中心大楼」,在朝阳的映照下,散发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与光芒。我停下脚步,仰望着它。那不是一栋冷峻的建筑,不只是钢筋水泥交织的结构,而是一个移民的梦——在风雨之中诞生,在无数次自我怀疑与坚持之后,被时间一砖一瓦地堆砌出来。五百多个日夜,多少次披星戴月、多少次心力交瘁,那些没人看见的辛劳,那些数不清的夜裡,我一个人坐在图纸前,反覆修改、沉思,只為让这座楼,不只是楼,而是我们的象徵。它承载的不只是未来的金融蓝图,而是我这一生写下的执念。它是一种信仰——在这片土地上,华人也能有自己的空间,也能挺直脊梁,无须委屈自己来换取被接受的资格。我走过多少曲折的路,从异乡的孩子,到今天站在这裡的我。我记得初来美国那年,带着一口家乡的乡音、一颗不安却炽热的心,心裡装着的不是什
2025-06-02
3222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下重手
美国对中国留学生下重手今日,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祭出重拳,宣布撤销部分学生签证,特别针对与中国共產党有关联、或从事高科技与工程等敏感领域研究的学生。国务卿卢比奥强调,这是出於国家安全的考量。然而,此举在学术界与国际关係领域掀起了巨大波澜。
2025-05-31
2465

关税裁决结果引发强烈关注
关税裁决结果引发强烈关注今日一则重磅新闻震撼了政坛与经济界:联邦法院裁定,川普政府先前对外加徵关税的行為违反法律程序,裁决结果引发政界与商界的强烈关注。这项裁定不仅是对贸易政策的法律审视,更可能对美国未来的外交经贸方向產生深远影响。这个消息让人不禁回想起过去几年间全球贸易的动盪,关税成了政治博弈的工具,也让无数企业陷入不确定的经营风险。如今法院终於给出明确判决,似乎為这段歷史拉下了一个暂时的帷幕。歷史终将记住这一天:法律站了出来,对权力划下边界。未来走向何方,仍需拭目以待,但今天,正义的声音清晰而坚定A major development shook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pheres today: a federal court ruled that President Trump’s ind
2025-05-30
2103

俄乌战争仍无止境,和平遥遥无期
俄乌战争仍无止境,和平遥遥无期今早打开新闻,满版的不是谈判破裂,就是炮火再起。人们在断垣残壁间寻找亲人的身影,孩子们在防空洞中学会了什麼是「等待」。我多希望这些只是歷史书上的旧事,而不是每天上演的现实。和平,竟变成如此奢侈的一个愿望。窗外阳光明媚,鸟鸣声清脆,世界的一隅依旧美好而寧静。但心裡总有一块阴影,无法忽视那些远方正在受苦的生命。和平不是一纸协议,而是一份理解、一种同理、一段歷程。為什麼这麼难?今天工作虽然琐碎,但手边的事并未让我分心太久。午休时,我泡了一杯热茶,坐在窗边看书,书中的世界安静、有秩序,而我知道,书页合上后,现实还在不断翻腾。也许这就是生活:在动盪的时代中寻找一点点安定,在混乱的世界裡保有一颗愿意感受与悲悯的心。愿明天,和平能再近一些。愿远方的战火,早日熄灭。Diary EntryThe war between Russia and Ukraine drags on, with peace still nowhere in sight.
2025-05-29
2312

哈佛今后之命运:从菁英学府到自由堡垒的未来抉择
哈佛今后之命运:从菁英学府到自由堡垒的未来抉择2025年5月27日(星期二),随着川普政府对哈佛大学祭出一连串严厉政策,这所歷史悠久、声誉卓着的学府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川普以国家安全、教育公平和反左派思想為名,撤销哈佛的国际学生招收资格、冻结其联邦研究资金,并要求提交国际学生名单,引发学术界与国际舆论譁然。哈佛则选择以法律反击,控告联邦政府违宪,成功争取暂时禁制令。哈佛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场风暴,不仅是一所学校与一位总统的对抗,更是对美国高等教育本质的拷问。哈佛大学今后的命运,将取决於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法律战能否胜出?目前哈佛已进入联邦法院诉讼程序,若最终胜诉,不仅可保住其国际招生资格,也将对全美其他大学提供重要的法律先例。然而,若败诉,可能导致大规模国际学生流失,学术声誉与财务体系均受重创。二、国际信任是否动摇?哈佛向来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留学目标之一。然而此次事件已造成眾多来自亚洲、欧洲等地学生產生不安,一旦失去国
2025-05-28
2036

给弟弟的信 ——致着弟
给弟弟的信——致着弟这个週末,我与大嫂、大姐、二姐、二姐夫、三姐、小妹妹夫,连同李、徐、黄三府的兄妹与侄女们,一同出席了李霜之的出阁喜宴。喜庆之中,满堂欢笑,觥筹交错,我的心却在不经意间泛起一层感怀。在那片刻的静謐裡,往昔的记忆悄然浮现——我们一家人从烽火中走来,歷经波折,那些艰难的岁月,如今仍在心底清晰如昨。我们之所以能够走出战乱,走到今天的安稳与光明,全凭母亲当年那份坚毅不屈的意志与远见卓识。她柔中带刚,坚定果决,在最黑暗的日子裡為我们点亮希望的微光,引领我们一步步穿越风霜、走向未来。她的慈爱与坚强,為我们奠下家族命运的转折,也為我们日后的奋斗铺就了根基。四十餘年过去,我们凭藉你与家人对新闻理想的执着与不懈努力,从无到有,从微光成炬,建立起全美最大的亚裔媒体出版集团。这份成果
2025-05-27
2239

国际贸易中心新董事就职典礼
国际贸易中心新董事就职典礼今天,我们不仅庆祝新一届董事的就职,更是在传承与展望中,致敬一个始终致力于构建社区力量的伟大平台。国际贸易中心(ITC)自创立以来,始终坚信:多元共融、机遇共享、国际合作是城市繁荣的基石。如今,随着新一届董事的加入,我们再次坚定承诺 ——不仅服务于休斯敦,也服务于全球社会。我们的愿景:致力于推动休斯敦迈向成为全球商业、文化与创新之都。我们对城市的承诺:• 以教育与文化回馈社会• A1太空教育计划——为下一代点燃梦想,探索宇宙,勇于引领未来。• 休斯敦国际社区博物馆——见证移民创业史,传承多元文化精神,讲述构建城市的真实故事。• 打造全球经济新引擎• 国际金融中心——赋能跨境投资,引领金融科技创新。• 国际贸易园区——集物流、先进制造、可持续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枢纽。• 亚太机会区商务园——面向亚太经济圈的投资桥梁,推动中美企业联动发展。我们的使命:&b
2025-05-24
2308

共和党再次险胜
共和党再次险胜今日午后,国会山庄云涌风起,眾议院终於以一票之差,惊险通过了由川普提出的预算案。这场表决如刀锋上行走,每一张选票都承载着政党的信念与民意的分歧。最终的结果,不仅是对这份预算案的肯定,更象徵着共和党在这场政治博弈中的一次重大胜利。这一票之差,犹如命运天平上的一根羽毛,压下的是未来数月乃至数年的国策走向。会场中,支持与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气氛紧绷如弦,许多议员神情凝重,有人低语讨论,有人静默如雕像,等待最后的鐘声敲响。此案通过后,川普在记者会上难掩喜悦,称这是「人民对稳健财政与自由市场的信任投票」。反对派则批评此案对社会福利削减过重,将加剧基层民眾的压力。政治的胜负总在一念之间,而真正的评价,或许要交由歷史与人民来书写。夜幕降临,我静坐书桌前,回想今日政坛风云,脑海中浮现的是民主制度中那令人敬畏的平衡机制 —— 即
2025-05-23
6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