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新闻 / 侨社新闻

亚裔健康教育协会上周六办网上讲座 林承兴医师主讲「新冠状病毒疫苗2022新资讯」


亚裔健康教育协会上周六办网上讲座 林承兴医师主讲「新冠状病毒疫苗2022新资讯」

(休士顿/ 秦鸿钧报导)您对新型冠状病毒知多少?加强针(Boosters)是否有增加防疫的效用?一项由亚裔健康教育协会、中华老人服务协会、休士顿华裔医师协会、光盐社、休士顿华裔护理协会、慈济德州分会共同主办的「新冠状病毒疫苗2022新资讯」讲座,於上周六(1月15日)上午十时,在线上举行,由林承兴医师主讲。演讲的主题,包括:新冠状病毒疫苗、疫苗加强针Booster、疫苗安全的新资讯、疫苗对Omicron 病株的保护性。

林承兴医师首先介绍:「疫苗」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產生免疫力进而预防某种疾病的製剂。使用疫苗的最常见方法是注射,也有一些口服或鼻雾剂。他并以图表介绍FDA 核准的疫苗一定是安全、有效且利大於弊,从SARS- CoV-2严重急性呼吸道症状候群冠状病毒二型。而棘蛋白与「受体」结合,可防止病毒进入细胞。他说:如Omicron有30多个突破(突变点太多,因此有人得过后还会再得)。他并以图表介绍COVID-19死亡病例数,光是1月12日单日,就有85例。目前美国每天死亡人数达1729例。

至於「加强针」的定义:在去年8月份,如果中度~重度免疫不足者,去打第三剂(或第四剂)。如果原本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低下,显示疫苗能引起的保护力不足时,须施打疫苗补充剂。通常只建议已经接种两剂mRNA疫苗的中到重度免疫缺陷病人施打补充剤。如有时候上满足条件,他们则可能需要第四针Booster。

这种加强针(Booster) : 在如果原本的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随时间递减、消迟,则须施打加强针。林医师建议所有符合规定的人在接种两剂之后一段时间再接种加强针

而所谓「免疫力低下」的人,需要三针mRNA 才算完全接种。

至於疫苗保护,包括:无细胞感染、无症状感染、轻微症状感染、中度症状感染、严重感染、需住院/加护病房 、死亡。其中包括:抗体数量、功能性抗体及丅细胞数量及比例。

林医师也以图表显示:抗体会随时间消灭,感染病例也会日渐增加,而加强针的效果:不管在任何年龄层,打过加强针的群组和未打加强针的族群相比,确诊数下降十倍。

另外,林医师也谈到加强针对死亡人数的影响、加强针的好处有:

  • 有效预防有症状的COVID-19 感染。
  • 有效预防因Covid-19 感染导致的住院。
  • 有效预防因Covid-19感染导致的死亡。
  • 依年龄分析加强针的优缺点:— 年长者有最大的必要性,其他年龄层,取决於个人利益风险评估;於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利大於弊。
  • 加强针可预防感染、减少传播、减少病毒的突变。

林医师也提到COVID-19感染的后遗症(PASC ),会导致:血管炎(肺、心臟,50%),在六个月内有併发症,甚至掉头髮⋯等等。因此,需预防「后遗症」甚至10%~15%的小朋友,得到「脑功能下降」或「学校成绩下降」。导致的血栓

谈到各品牌COVID-19疫苗的加强针,如娇生疫苗导致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TTS)可以导致常见的肺静脉或深层静脉栓塞。但有时血栓会出现不常见部位,例如在脑静脉竇形成脑静脉竇栓塞(CVST ), 目前已知可以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所以在12/16/2021,基於完整的安全性数据分析以及充足的mRNA疫苗供应下,CDC表明在絶大多数情况以mRNA 疫苗為优先考虑。

林医师也以图表介绍TTS病例发生率,以30-39岁及40-49岁的妇女厂為最高。而年轻一点的则以18-29歳及50-64岁的妇女,及40-49岁的男性為最高。

林医师在以色列疫苗引发心肌炎比例得到结论:打疫苗比感染COVID 好!美国疫苗安全处理危机智库CDC, FDA ,作出快速反应,大多数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都不是严重的报告,但建议儘量不打娇生疫苗。且疫苗能保护孕妇及胎儿。

谈到Omicron 非常具有传染性,其中得病者44.3%的人打过疫苗,而50%的人还未得过病。林医师也以数括介绍加强针保护Omicron住院效力。

最后,他為当天的演讲作结论:从2019年末,我们开始了对抗COVID 的艰难旅程。虽然完全消灭COVID-19 目前看起来是不太可能的,但还是要尽一切努力防堵疫情扩散。密切关注病毒和疫苗进展以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减少病毒传播。

林承兴医师是休士顿Methodist医院过敏和免疫学的主治医师。他获得美国过敏和免疫学委员会以及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的认证。毕业后在纽约Nassa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in East Meadow的内科住院医师。目前正在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和转化科学医学硕士学位。他精通英语和国语,他经常研究和发佈有关各种过敏和免疫疾病信息,他是多种过敏和免疫学学会的活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