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新闻 / 今日要闻

高温提前到来,13个省电秘笈分享 建立好习惯 為自己及地球节约能源


高温提前到来,13个省电秘笈分享  建立好习惯  為自己及地球节约能源


(本报休斯顿报导)  今年的高温提前来临,才五月天就如同夏日一般炎热,午后的高温都达九十多度,只要气温一高,家裡的电费就暴增,冷气空调可耗用高达70%的家用电量,用电需求大增,德州电力供应也吃紧,日前还发布一级警示,提醒民眾要省着点用。然而,您知道吗?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节约能源,不仅省自己的荷包,也為地球节省资源。只要稍微调整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习惯,每个人都能做到节约能源。

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可以节约能源,不仅省家裡的支出,也為地球节约资源

据悉,德州每年耗电约300亿美元,是美国用电最高的州。在全美50州裡,德州的住宅电价排名第31,不算贵。但德州的每月平均住宅电费在全美排名第5,显示德州人用电还是挺凶的。

家电协助我们的日常生活,让人过的更舒适方便,最常用的家电包括冷气、烤箱、冰箱、电磁炉、电脑、电热水瓶/饮水机、烘衣机、洗衣机、吹风机、电视、吸尘器、微波炉、电锅等等,有些家电的耗电量其实比想像中更大,但适当的运用可以帮助节省能源,您是否有这些好习惯呢?

家电的耗电量其实比想像中更大,适当运用则可帮助节省能源

省电秘诀
1. 随手关电器。电器在不使用的情况下,只要插头接着电源,仍是处於待机状态,依然会耗电。这些电器,要在不用时顺手拔插头关掉,截断电源才可省电。

电器不用时顺手拔掉插头,切断电源才可省电 2.调整冷气温度,冷气不需要太冷。将冷气温度设定在华氏 79、80 度左右即是舒适范围,太冷其实容易让身体遭寒气。此外,定期清洁冷气滤网,也能提高效率,减少耗电。还有,外出时把冷气温度调高,週末假日多到郊外踏青、健行,健身又省电;或是到图书馆博物馆看书、看杂誌、欣赏画作,不仅省电,也增加知识。

週末假日多到郊外健行踏青,健身又省电

3. 冰箱: 减少冰箱开关的次数,每次开冰箱,冷空气外流,都要耗电再冷却。食物温热时不放入冰箱,要冷却后才放入冰箱。同时,不要把冰箱塞满,最好八分满以下,才不会阻碍对流。另外,冰箱应该避免放在阳光直射处,温度高会增加耗电;冰箱的四周要保留散热空间,至少 10 公分以上,散热不良会影响冰箱运转的效率。

减少冰箱开关的次数可以省电。同时,勿把冰箱塞满,最好八分满以下,才不会阻碍对流 4. 饮水: 把家裡的电热水瓶或饮水机,换成快煮壶加保温瓶。快煮壶(或是咖啡壶)是很好的省电工具,很快就能把水煮沸,需要喝热水时煮个几分鐘就好,不需要24小时一直耗电保温,煮好的热水如果喝不完,可装进随身携带的保温瓶内。

快煮壶加保温瓶,省电又方便 5. 电视机、电脑: 避免长时间使用,同时降低画面亮度与音量,也能省电。如果有床前电视机,务必设定睡眠关机,不要睡着了还让电视一直开着。

6. 做饭: 使用更灵活的烹调方式,减少长时间烹调、或是需要多个步骤却只做了一道菜,都尽量少做。蒸与中火炒是较為省能源的方式。烤箱很耗电,尽量减少用烤箱。如果用到烤箱,尽量一次烤多种食物,充分利用烤箱的空间。煮饭前,先将米泡30分鐘以上,不仅可以缩短烹煮时间,并让饭更香Q
7. 洗衣: 累积衣服到一定量才用洗衣机洗。烘衣服时,烘前要充分脱乾,并使用自动烘衣模式,也可省电。
8. 随手关灯: 虽然每盏灯耗费的电不多,但是一个家庭裡往往有十多盏、甚至二、三十盏以上的电灯,累积起来的耗电量就很可观了,不用时顺手关掉。此外,好好善用日光也是可行之道。

随手关灯,累积起来的耗电量就很可观 9. 电梯: 电梯颇為耗电。三楼以下,少搭电梯,走楼梯,不仅可以运动,也可省电。
10. 电器的汰旧换新: 换掉家裡超过10年以上、太老旧的电器,或是会发出特殊噪音的电器,购买新电器时,选择节能家电。
11. 洗澡: 降低洗澡水温度,夏天不需要太热的洗澡水。洗过澡后,水还可以用来拖地或是浇花,一举多得。

12.建筑降温: 如果有楼梯上屋顶方便,不妨设置个小花园,不仅隔热,能欣赏美美的花草,又能降低建筑温度。家裡的外墙边上可种植树木或爬藤植物,可阻挡阳光照射,树荫下也更凉爽。家中的窗户可用隔热玻璃、或是贴上隔热纸;另外,选用较浅色的窗帘,也能减少吸热。

13.早睡: 有研究表示,早睡一小时可以為每个家庭节约10%-20%的用电。早睡了,家中所有的灯泡与电器都关掉,不仅省电,也对健康有很大益处。

每个人都可以节约能源爱地球!既為家裡节省支出,也為地球节约珍贵的能源,就从每个小小的生活习惯调整起,您也能做到的!

 

~The End~


推荐阅读

免受蚊子的侵扰: 11种驱蚊妙方 进行防蚊计画,避免化学伤害

除了能缓解身体疼痛、驱除蚊虫,它居然有这麼多妙用

健行慢跑皆宜,大休斯顿有哪些步道佳选让您健身又舒心?

知性的薰染 休斯顿九大博物馆 您去过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