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新闻 / 今日要闻

首届迎春书画艺术联展盛大成功举办——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翰墨丹青耀中华


首届迎春书画艺术联展盛大成功举办——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翰墨丹青耀中华


【美南新闻泉深】 2025年2月7日至9日,北美中华书法美术家协会在中华文化服务中心隆重举办首届《迎春书画艺术联展》,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艺术收藏家、文化界人士及侨界代表共襄盛举。展览由中国人活动中心、美南福建同乡会、亚裔选举联盟等机构联合主办,以“传承与创新,多元与和谐”为主题,旨在展现中华书画艺术的深厚底蕴,推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融互鉴。

名家力作荟萃,翰墨丹青共辉

本次书画展可谓一场难得的文化艺术盛宴,汇聚了一代宗师吴昌硕、徐悲鸿等艺术大师的珍贵作品,展品涵盖国画、油画、书法、版画、素描等多个艺术门类,呈现出中华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展览亮点包括:

•吴昌硕《秋山图》——笔墨苍劲,气韵生动,展现其独特的篆隶风格。

•徐悲鸿《公鸡图》——以精湛的写实技法表现昂首挺立、气宇轩昂的公鸡,寓意大展宏图。

•张大千《万里江山图》(早年限量复制品)。

•杨先让木刻版画《徐悲鸿》——展现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饱含时代印记。

•王维力素描《藏族老人》——细腻刻画人物神韵,饱含民族风情。

•蒋经国秘书杨绍光书法——风格典雅,刚柔相济,尽显书法魅力。

•江震远(蒋经国私人官邸卫官、中华书法美术家协会会长)巨幅独字书法——遒劲有力,气势恢宏。

•江宜桥(国际著名牡丹书画家)《牡丹书法谱》——将书法与牡丹相结合,尽显“国色天香”之韵。

•林容生(著名山水画家、博士生导师)山水画作——笔触灵动,意境深远。

•陈朝晖(林容生弟子)书法长卷《大草千字文》——狂草奔放,气势磅礴,尽显书法艺术的洒脱与豪迈。

此外,展览还汇集了艺术家张帆、张艾霖父女的最新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当代艺术家的才情与创新,也体现了中国书画艺术在海外的蓬勃发展。

高规格贺函祝贺,文化交流深入人心

展览开幕式上,美南新闻集团董事长、国际区区长李蔚华亲临现场,提笔题字,为书画展增添文化气韵。他在贺辞中表示:“书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文脉与民族精神。本次迎春书画艺术联展汇聚了众多书画名家佳作,为海外华人提供了一个欣赏、交流、传承中华艺术的平台。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自信的展现。我衷心希望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持续举办,吸引更多人了解并热爱中华艺术,为中美文化交流搭建更广阔的桥梁。”

展览开幕式上,休斯敦市审计长办公室社区主任芮久玟代表市审计长颁发贺函,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肯定了书画展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方面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服务中心首席执行官潘承斌(Gary Poon)也特致贺辞,他说:“文化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历史与未来,沟通着不同的民族与心灵。首届迎春书画艺术联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华书画艺术的博大精深,更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传承。我深信,文化艺术的交融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理解与和谐,也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文化盛事,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互鉴共荣。”

在展览开幕式上,休斯顿其他侨领也纷纷致贺辞。


“大师艺术”研讨会——探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展览期间,还举办了“大师艺术”研讨会,多位收藏家携带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周慧君、刘旦宅、程十发、吴作人、杨先让、王维力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珍贵原作,展开深入探讨。

研讨会围绕“传统中国书画技法与现代审美结合”以及“东西方艺术的特色与共性”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中华书画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展览还特别设置了数字互动区,利用高清影像解析大师笔法及创作背景,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经典之作的艺术魅力。

名家现场联袂创作《牡丹迎春》

展览期间,江震远、江宜桥、陈朝晖三位书画家现场联袂创作四尺整幅《牡丹迎春》,掀起活动高潮。


•江震远以遒劲笔法书写“国色天香”,寓意富贵吉祥;

•江宜桥以细腻笔触勾勒牡丹,花开富丽,尽显国色之美;

•陈朝晖则以诗文题款,使画面更富诗意。

三人联袂合作,一气呵成,展现了书画艺术的融合之美,也寓意着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与发展。

书画展激发文化认同,推动艺术交流

本次书画展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场文化的盛会,它不仅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到中华书画艺术的魅力,还促使海外华人重拾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正如清代画家方士庶所言:“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别构一种灵奇。”书画艺术不仅是笔墨的呈现,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映照。每位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在与艺术对话,感受自己的心境与世界。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意境,如大诗人泰戈尔所言:“人们从诗人的字句里,选取自己心爱的意义,但诗句的最终意义是指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