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雪士达山 ——《神圣的雪士达山》歌词创作灵感

【美南新闻泉深】我三度拜访雪士达山(Mount Shasta),她是一座雄伟的神圣之山,是美国大陆所有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坐落在美国北加州一带的西斯奇幽县(Siskiyou County),距离俄勒冈州边界大约40英里左右。雪士达山的高峰是座死火山,其高度超过14612英尺,约4317米。雪士达山是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它所代表的不只是一座山,而是地球上最神圣的地方之一,是地球上神秘力量的来源,是宇宙的能量点,也是许多天使们、灵性指导灵和光界大师的聚集之处。每一次登临,心灵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它的神圣、神秘与宁静,让人不由得驻足、沉思、感恩,仿佛进入了某种高维的灵性空间。这座山终年覆雪,静默而巍峨,被誉为“地球的灵性之门”,也是众多宗教、修行者心中的圣山。
2017年夏,我首次目睹雪士达山的真容。那是一个阳光炙热的下午,我们沿着5号公路从萨克拉门托出发,行经山脚,远眺山巅,在摄氏近四十度的高温下,仍可望见山顶的冰雪反射着金色的光芒,仿佛一顶圣洁的光环静静悬于云端。那一刻,我仿佛听见灵魂的召唤,便在心中暗许:我一定要再来,走近这座神之山。
第二次登山,是从97号公路北返途中,在山脚住宿,清晨驱车蜿蜒而上。就在靠近山顶的一刻,意外听见空灵的歌声回荡山间——那是一群虔诚信徒,在冰雪间赤手吟唱圣诗。山中无教堂无设备,唯有自然与信仰共鸣。天地间唯余歌声,我久久伫立,泪水模糊了双眼。这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宁静力量,深深镌刻在我心底。
正是这段经历,成为我首次尝试创作信仰歌曲的起点。我思考:一首真正的信仰歌曲,除了形式上的赞美,还需具有哪些内涵?
首先是敬畏。信仰歌曲不是炫技的舞台,而是灵魂的跪拜之所。在《神圣的雪士达山》中,我以“你在云端不语”、“六月的阳光照你额前”这些意象,来传递对神山的崇敬。山不言语,却自有神性;光照冰雪,亦是天启的方式。
其次是信仰的沉静。歌词中没有热烈的呐喊,而是细腻的描写与内心的低语,“一步步走入你的怀抱”、“在你脚下低语倾倒”,这种内在的投入和虔诚,才是信仰歌曲真正打动人的核心。
第三是人与宇宙的对话。我将雪士达山描绘为“天使的家园”、“宇宙之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山峰,更是连接天地的能量点。人之渺小,在神性面前不是羞耻,而是一种觉醒。“你用沉默,写下神性的诗篇”——这句是我整首歌词最爱的部分,也是我对这座山最深的感悟。
最后是希望与光的传递。在歌的尾声,我写道:“愿此生与你再相见,在那无声的清晨和星夜,与你共守永恒的誓言。” 信仰歌曲的意义不只是在赞美一个神迹,更是在传递一种永恒的希望与爱的力量。
感谢雪士达山给了我这样的灵感,也感谢那一天雪地中唱诗的信徒们,为我揭示了信仰与自然融合的真正模样。《神圣的雪士达山》不仅是我的第一首原创信仰歌曲,更是一次灵魂的再生之旅。
只有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才能理解音乐的深邃与力量。过去的我,总以为自己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听众,没有所谓的“音乐天赋”;我喜欢聆听旋律,沉醉其中,却从未想过自己也能创作出一首完整的作品。直到这几年,我逐渐发现,音乐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与灵魂的共鸣。当灵感与信仰相遇,当自然的震撼深植心田,我开始提笔尝试用词句谱写心中的颂歌。《神圣的雪士达山》是我第一次将灵魂的震撼化为音符的尝试。它不仅是一次创作,更是一次自我突破的见证。我终于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创作音乐,而且,是发自内心、带着敬意与热爱的旋律。
请点击链接聆听《神圣的雪士达山》
https://www.quanshenmusic.com/
大陆请点击链接,再点击继续可以聆听《神圣的雪士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