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僑社新聞

新冠病毒教育講座系列(一 ) 施惠德醫師主講:談『確診』色變


新冠病毒教育講座系列(一 ) 施惠德醫師主講:談『確診』色變

    (休士頓/ 秦鴻鈞報導)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成為去年和今年我們生活的最大挑戰,為了詮釋我們對新冠病毒的迷思,了解確診從何而來以及COVID-19醫學資料和統計數字背後的意義,萬一確診了,輕/重症各應如治療?我們應該注射新冠病毒疫苗來預防被感染嗎? 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之異? 疫苗的選擇,何種人不應該注射,以及政府疫苗接種計劃和疫苗的釋疑...。一項由「休士頓華商經貿聯誼會」和「休士頓亞裔健康教育協會」合辦的一系列新冠病毒教育講座系列,從周日(1月10日 )正式開講。首場由施惠德醫師(M.D., M.P.H )(台北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休士頓亞裔健康教育協會-理事& 前會長 )主講:談「確診」色變。

    施惠德醫師從2019年冬中國武漢冠狀病毒RNA 開始講起,至2020年12月26月,全世界已有7860 萬,4532人罹病,並已有174萬4235人死亡,至今大家仍困惑於:「確診」如何確定? 要普篩嗎? 病毒多可怕 ? 現在是第幾波? 冬天到病毒嚇嚇叫 ? 封城秀吉? 突變真要命? 施醫師特別介紹了檢測陽性案例,包括死亡案例、住院案例、康復案例及後遺症。它們的正確度? 嚴重性? 如何比較。通常治病的目的:有症狀者:為延壽、緩解;而無症者:是為了延壽、預防。通常這疾病的診斷,有症狀者是通過:症狀、體徵、檢測;而無症狀者是通過:體徵及檢測。所謂,“正確”的診斷,是根據金律標準:如何為正常? 正常值? 正常範圍 ?機率:沒有絕對,且每增加一個好證據,診斷就更正確。

    施醫師也以圖片介紹篩檢的高效益、高特異性、高靈敏度的細胞情況,而COVID-19 的診斷就是根據核糖核酸的PCR ,蛋白質的抗原、抗體及脂肪而定的。其中CoViD-19的診斷-VCR 為陰性的多屬以下情況:標本沒有足夠的RNA能被複製到可被「看到」的結果。如:取樣位置不對、試劑無效、尚未感、體內病毒數不夠被檢測、已經痊癒但並不改變過去和未來得病的可能性。

    而陽性(確診)則表示:檢體有足夠COVID-19 核酸而被複製而「看到 」。當「確診」的有不少人沒有症狀。雖然PCR持續陽性,症狀開始十天後大部份病人就不具傳染力。

    施醫師說:所謂「週期閾值(Cycle threshold ;C.T. )是指PCR 呈陽性所需的週期。幾個週期才合理 ? 他說:在Massachusetts、New York、和Navada三州,90%的陽性結果事實上只有依稀可以測出的微量核酸,有些需要40個週期才能實現。美國的CDC發現C.T.在33以上的鮮有活病毒,而若把C.T. 降到30, 7月間在Massachusetts 以C.T.40「確診」的將有85-90%改成陰性。因此,學者們覺得C.T.設在30-35才合理,因為太多不具傳染性的「確診」者不切實際。此外,應把PCR用於有必要檢測的人,頻頻地每6-15小時測一次,才有最大經濟效益。

    另外COVID-19普篩也涉及以下情況:普篩地點vs hotspot, 普篩時間vs 疫情階段,普篩範圍vs 疫區大小,普篩資源vs 疫情輕重。他說:普篩結果只代表一短期內的疫情,陰性反應不意味檢測前後不會是陽性,罹病人數可能是「確診」人數的4-5 倍? 但全民普篩耗資甚距,德國在實施全民普篩兩星期後,檢測單位就已無法負荷。

    施醫師以COVID-19, 2020年12月26日的世界染疫及死亡的報表,及2021年1月9日在中國的染疫及死亡報表顯示Ro(Reproduction Number )值,指每個宿主可將病毒傳播而感染的人數。中國初期COVID-19 的Ro值估算是2到3,後來上修為5.7,因為染病人數倍增的時間從5~6 天縮短為2~3 天,意指每個宿主可將病毒傳給5.7人。若果,一場瘟疫應在82%的人口罹病產生免疫力後才能結束。群體免疫在50–60%人口染疫才能產生。

    施醫生以三艘船: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台灣的「磐石艦」以及美國的航母爆發疫情為例:日本的「鑽石公主號」船上共有3711人,在一月內,有741人染疫,佔總人數的20%,死亡13人(1.8% );台灣的「磐石艦」船上共有337人,在一個月內,有36人染疫,佔總人數的13%,無人死亡。美國的航母,船上共4800人,在二個月內,共1156人染疫,佔總人數的24%,其中有一人死亡(0.09%)。

    施醫師也提到疫情以來死亡率逐漸降低之因:新「確診」者年齡層下降,資源較充裕,知識更進步,有效新療法增多,醫療系統應變加強減少崩盤,及突變降低致死力? 而一般人仍不免「困惑」: 「確診」如何確定? 要普篩嗎? 病毒多可怕? 現在是第幾波? 冬天到病毒嚇嚇叫? 封城秀吉 ? 突變真要命 ?

    施醫師最後提到了COVID-19的因應之道為:有高危險因素的人們需要保護;以現有的標準,無症狀的「確診」造成無謂的心理壓力和資源的浪費,公衛機構和檢測單位可考慮就PCR、抗原、和抗體靈敏度及特異性間的平衡調整閾值。一般健康的人,就算真的患病,重症或死亡的機率低,在症狀發生10天後,大致可以正常生活。醫療系統應維持物資設備人員無缺,以降低後遺症及死亡率。群眾和政府則需在疫情長短及經濟情況之間尋找平衡:行動沒有自我設限,同時罹病人數過多,醫療系統就可能崩潰;行動過度限制,疫情持續過久,就可能拖垮經濟。

    在因應之道方面,施醫師提出了幾項建議:在「藥物」方面:remdesivir、抗體、血漿、抗生素、類固醇、鋅? hydroxychloroquine ? 清潔劑。在「設備」方面:病床、檢測器材、防護用具、負壓病房、氧、呼吸器、ECMO、UV 。以及Barrier 屏障:如口(鼻)罩、面罩、護鏡、防護衣、檢疫室/ 旅館/ 醫院、檢疫車。以及最重要的:公德心 !疫苗 !

    在觀眾提問部分,有人提到「發燒 」代表什麼?施醫師說:發燒是一個指標。自己已發燒,就不要出去,防止病情的擴散。如果自己已發燒,還跑出去,擴散疫情,沒有公德心,此作法非常沒有意義,尤其拒絕戴口罩。

    觀眾問:在發燒之前也會傳播給別人嗎?

    施醫師:在還沒有發生症狀之前的傳染力最高。就算還沒有發燒。「溫度」只是指標之一。

    Paul問:到ICU 治療?

    施醫師:進到ICU的都是比較嚴重的病人。現在美國ICU 已呈崩盤現象,因為醫護人員不夠,病床數開始不夠。現在要進ICU至少要等四週,因此要很早去作檢測。每個人對新冠病毒確診的情況不一樣。可先留在家裡「居家隔離」。一般無症狀患者傳染要3-7 天,因此自我隔離很重要。進來ICU 都是等很久。在家裡隔離,症狀加重,馬上就醫。

    施醫師也提到:無症狀感染者接觸史,要從有接觸的那一天開始算起。PCR陰性,並不代表沒有病。今天主要「數據」在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病情,是什麼狀況。應以「常識」來判斷,讓它不致傳染得這麼厲害。同時,也不能忽略其他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