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衆議院議長佩洛西在中國報複的威脅下登陸台灣
【美南新聞泉深】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周二抵達台北,盡管中國威脅要對此次訪問進行報複,但這種訪問標志著美國對台灣的重要支持。
佩洛西的台北之行是美國衆議院議長25年來首次訪問台灣。盡管拜登政府警告她的訪問正值美中關系的低谷,不要在台灣停留。
佩洛西和陪同她的國會代表團周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訪問“尊重了美國對支持台灣充滿活力的民主的堅定承諾”。
聲明說:“我們與台灣領導人的討論將集中在重申我們對我們的夥伴的支持以及促進我們的共同利益,包括推進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印太地區。” “在世界面臨專制與民主之間的選擇之際,美國與台灣 2300 萬人民的團結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佩洛西將與紐約衆議院外交事務主席格雷戈裏·米克斯、加利福尼亞退伍軍人事務主席馬克·高野和華盛頓州衆議員蘇珊·德爾貝內、伊利諾伊州拉賈·克裏希納莫爾蒂和新澤西州安迪· 金一起旅行。
一位台灣高級官員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預計衆議院議長將于周叁上午(當地時間)訪問台灣總統府和議會。這位官員說,她將首先訪問議會,然後前往總統府與台灣總統蔡英文會面。
根據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佩洛西預計將于周叁晚些時候離開台灣。該官員無權談論佩洛西尚未公布的旅行計劃。
美國在台協會表示,佩洛西代表團將與台灣高級領導人會面,該研究所在一份聲明中說:“討論美台關系、和平與安全、經濟增長和貿易、Covid-19 大流行、氣候危機、人權、民主治理和其它重要問題及共同關心的問題。”
佩洛西周二登陸後寫了一篇專欄文章,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稱她的旅行表明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受到中國的威脅。這位加州民主黨人寫道:“面對中國共産黨日益加速的侵略,我們國會代表團的訪問應該被視爲一個明確的聲明,即美國與我們的民主夥伴台灣站在一起,捍衛自己和自由。”
佩洛西在台灣的停留並未列在她國會亞洲之行的行程中,但在她出訪之前,這一停留已經討論了數周。可能的停留引發了中國和拜登政府的警告,拜登政府已向演講者簡要介紹了訪問這個民主自治島嶼的風險,中國聲稱該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佩洛西登陸後,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稱,她的訪問“對中美政治基礎産生了嚴重影響”。關系,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
外交部表示:“嚴重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和嚴厲譴責,並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
該聲明是在周一中國對佩洛西訪問的“嚴重政治影響”發出警告後發表的,稱如果北京認爲其“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威脅,中國軍方“不會坐視不管”。
白宮周二表示,佩洛西此行符合美國對台政策,佩洛西離開後,美國將密切關注中國的行動。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在 CNN 的周二《與凱特·博爾端在一起》節目中提到:“顯然,我們將密切關注此事。這次訪問沒有理由成爲引發危機或沖突的刺激事件,也沒有理由成爲中國可能試圖發動某種軍事行動的借口。”
柯比補充說:“當然,我們對此感到擔憂,這就是爲什麽她此行的一部分是重申美國根據《台灣關系法》幫助台灣進行自衛的承諾。再說一次,這沒有理由爆發沖突,我們的政策沒有變化,這與它是絕對一致的,我們只會觀察事情的發展。”
白宮官員周一警告北京不要對佩洛西的訪問采取任何升級行動。柯比對記者說:“北京沒有理由將與美國長期政策一致的潛在訪問變成某種危機或沖突,或以此爲借口在台灣海峽或周邊地區增加侵略性的軍事活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一也表示,訪問台灣的決定是議長的決定,並指出過去有國會議員——包括前衆議院議長——來訪的先例。 布林肯在聯合國的講話中說:“國會是一個獨立的、平等的政府部門,決定完全取決于議長。”
包括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在內的二十多名參議院共和黨人發表聲明,支持佩洛西的國會代表團登陸台灣,但該代表團都是民主黨人。
共和黨人說:“我們支持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的台灣之行。幾十年來,包括前任衆議院議長在內的美國國會議員都曾前往台灣,這次旅行符合我們所承諾的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我們現在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致力于《台灣關系法》的所有內容。”
兩位消息人士此前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美國總統喬·拜登曾公開表示,美軍不認爲佩洛西現在是訪問台灣的好時機,但他沒有直接告訴她不要去。
台灣問題仍然是美中關系中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話中詳細討論了這個問題。
政府官員擔心佩洛西之行正值特別緊張的時刻,因爲預計習近平將在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尋求前所未有的第叁個任期。預計中國共産黨官員將在未來幾周開始爲那次會議奠定基礎,向北京的領導層施加壓力以顯示實力。
雖然拜登沒有支持佩洛西的訪問,但美國官員認爲,中國領導層可能將衆議院議長的訪問與正式的政府訪問混爲一談,他們擔心中國不會將佩洛西與拜登分開,即使有,因爲兩者都是民主黨人。
泉深微信號:VictoryVictory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