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工商資訊 / 商家信息

中國團隊首創: 納米機器人清除血栓,無痛安全


中國團隊首創: 納米機器人清除血栓,無痛安全


未來,中風心梗等奪命疾病的結局將被改寫

(美南新聞韋霓特稿)血栓(血液在血管內形成的固體塊)是導致中風、心肌梗塞、肺栓塞等疾病的元兇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死亡與心腦血管疾病相關,而血栓正是其中關鍵的病理環節。一旦血管被堵塞,器官將在短時間內缺血壞死,因此臨床上常以「分秒必爭」形容救治的緊迫性。

傳統的溶栓治療雖然有效,但往往需要大劑量藥物,並伴隨出血等副作用;介入手術雖可直接取出血栓,但屬於有創操作,對患者的身體負擔不小。因此,一種既能快速清除血栓、又無需開刀、且副作用低的新技術,成為全球醫學界追求的目標。

中國團隊首創:可注射磁控納米機器人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官建國教授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磁驅溶栓納米機器人,並將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 Advances》。這是全球首次在動物體內安全、靶向地實現無創清除血栓,為臨床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

這種納米機器人核心由超順磁性納米粒子構成,表面覆蓋類肝素-PSS刷,不僅能防止粒子間黏附,還具備自抗凝能力與極低的溶血率(低於5%)。它們的直徑僅幾十至幾百奈米,相當於人類頭髮直徑的千分之一,可輕鬆在血液中穿梭,幾乎不會引起人體不適。

運作原理:磁場引導、協同溶栓

靜脈注射進入體內

納米機器人以單顆粒形式在血液中循環,不影響正常血流。

磁場定位與聚集

醫生在血栓上游放置梯度磁場,將粒子吸引並集中在目標區域。

交變磁場啟動「集群模式」

在外部交變磁場作用下,粒子迅速組裝成棒狀的「機器人集群」,具備更強的機械攪動能力。

多重機制溶栓

集群不僅能物理性地破壞血栓結構,還可載送溶栓藥物(如t-PA),大幅提升藥效。

自動解散與代謝

當磁場移除,集群會自行解體成單顆粒,最終被免疫系統清除,不會在體內殘留或引發炎症。



動物實驗結果:快速、安全、無創

在大鼠股靜脈血栓模型中,研究團隊僅用4小時便完全疏通堵塞血管,且在整個過程中,動物沒有出現器官損傷或免疫異常。另一項由哈爾濱醫科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作的研究,更在6分鐘內清除約4毫米的血栓,顯示出極高效率。

與傳統方法相比,這項技術有三大優勢

精準靶向:將藥物集中作用於血栓處,減少全身暴露。

低副作用:顯著降低出血風險與藥物副作用。

微創舒適:無需開刀或插管,僅需注射即可完成。

對普通人的健康意義

如果技術成功進入臨床,對多種血栓相關疾病的治療將產生深遠影響:

中風救治:大幅縮短黃金搶救時間,提高患者存活率與康復機會。

心肌梗塞:快速打通冠狀動脈,減少心肌壞死。

深靜脈血栓與肺栓塞:在早期介入時,可能避免致命併發症。

術後與長期臥床患者:作為預防性治療,降低血栓形成風險。

挑戰與未來展望

目前,磁驅納米機器人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距離人體臨床應用尚需5至10年。未來挑戰包括:

確保長期安全性與人體代謝路徑的明確性。

設計可在更複雜血流環境中穩定運行的集群。

研發便攜、低成本的臨床磁場設備。

官建國教授表示,這項技術不僅可用於溶栓,未來還可結合腫瘤靶向治療、局部藥物釋放等多種醫療應用,開啟「體內納米機器人醫療時代」。



或將改寫中風與心梗治療格局

從顯微鏡下的材料科學,到血管內精準作戰的納米機器人,中國科研團隊正把科幻變成現實。當這項技術走進醫院急診室時,也許中風、心梗等奪命疾病的結局將被徹底改寫——不再是與死神賽跑,而是交由體內的微型「救援隊」完成快速、安全、無痛的任務。





推薦閱讀

有需求就有計劃!聯合健保提供實用醫療保障,牙科、住院、短期健康保險全面承保,多族群皆適用

華裔長者在美國養老社區的挑戰與適應之道

Reliant Energy & Vivint—電力與智能家居安保,專業能源顧問助您節省電費,省時又安心!

長壽飲食智慧:從餐桌開始的慢老人生

吃出年輕光采:9種抗皺食物,讓肌膚Q彈不鬆垮!

家長學生都點讚 Cixi音樂教室功力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