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甯在北京逝世 享年103歲

【美南新闻泉深】2025年10月18日,北京——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YANG Chen Ning,Frank)于今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消息传出后,海内外学术界与社会各界深感惋惜与悲痛。
一、生平概况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字伯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物理学家之一。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4年获清华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推翻了被奉为物理基本原则的“宇称守恒”。1957年,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批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这一发现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科学贡献与荣誉
杨振宁先生的学术成就跨越多个领域:
•与R.L.米尔斯合作提出“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成为现代规范场论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核心理论支柱;
•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
•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与数学物理等领域亦作出深远影响。
他曾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
获得荣誉包括费米奖、鲍尔奖、爱因斯坦奖章、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求是终身成就奖及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等。
1999年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退休后,杨振宁于2015年正式放弃美国国籍,重新成为中国公民,并于2017年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后,他在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及香港中文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继续指导学术研究,培养后辈。
三、与夫人翁帆的情缘
杨振宁与夫人翁帆的结合,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广为人知的篇章。
2004年12月,82岁的杨振宁与当时28岁的翁帆女士在北京结婚。翁帆毕业于汕头大学外语系,后在深圳大学任教,温婉聪慧、勤于学业。婚后,她长期陪伴杨先生生活与学术活动,悉心照料,常在公众场合扶助丈夫出席会议、演讲与颁奖典礼。
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曾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外界从最初的质疑,到后来逐渐理解与敬重,视他们为“精神伴侣与学术同行”的典范。翁帆以她的坚守、温情与智慧,为杨振宁晚年的生活带来了平静与温暖。
据知情人士透露,翁帆女士在杨振宁先生最后的日子里始终陪伴在侧,履行着她作为伴侣与亲人的全部深情。她表示:“他是我的导师、朋友、依靠,也是我永远敬仰的人。”
四、社会悼念
杨振宁先生的逝世在学界引发强烈反响。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湖大学等单位先后发表声明,称他是“连接20世纪与21世纪的科学巨人,是中国物理学走向世界的奠基者”。
世界各地科学家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悼念,称他“以理性照亮宇宙的奥秘”,是“科学精神与人类智慧的象征”。
五、结语
杨振宁先生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科学从动荡到崛起的百年历程。他以一位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的身份,为人类文明留下永恒的印记。
他走了,但他所揭示的对称与美,将长久照亮科学的星空。
杨振宁(1922–2025)
科学永恒,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