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國際新聞

特朗普關稅政策新動態:加拿大關稅上調至35%,墨西哥獲90天寬限期,韓國達成妥協協議


特朗普關稅政策新動態:加拿大關稅上調至35%,墨西哥獲90天寬限期,韓國達成妥協協議


【美南新聞記者泉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美國優先”貿易戰略指引下,近日再度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發出強硬信號。隨著其設定的8月1日“全球貿易重新談判最後期限”臨近,多國正加緊與美方磋商以避免高額關稅。本周,特朗普政府針對加拿大、墨西哥和韓國的關稅政策出現重大調整,顯示出其以關稅爲工具重塑全球貿易規則的意圖。

一、加拿大遭重罰:關稅上調至35%,美加關系急轉直下

7月31日,特朗普簽署總統行政令,宣布將對所有不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原産地標准的加拿大進口商品征收的關稅從25%上調至35%,並自8月1日起正式生效。與此同時,針對試圖通過第叁國轉運規避關稅的商品,還將征收額外40%的“轉運關稅”。


白宮稱此舉是對加拿大“持續的貿易不合作與政策挑釁”的回應。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上表示,加拿大政府近期公開支持“巴勒斯坦建國”一事,令雙方談判陷入困難,強調這“嚴重背離了美國的安全與外交利益”。


盡管如此,特朗普也表示,加拿大的立場並非使協議“無法簽署”的唯一障礙。他透露,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曾主動致電白宮,但雙方尚未就關稅議題進行正式對話。

加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卡尼總理稱美方行爲“令人遺憾”,並表示加拿大將在G7、WTO等多邊框架下采取法律與外交反制措施。部分省政府也已宣布中止與美國公司的合作項目作爲反擊。

據加拿大經濟界人士分析,盡管部分關鍵行業(如汽車零部件)可因USMCA合規性獲得關稅豁免,但整體貿易前景仍因政策不確定性而承壓。

二、墨西哥獲90天延期:暫避重稅,承諾開放市場

特朗普原計劃自8月1日起對墨西哥出口至美國的非金屬産品、農産品及汽車零部件等征收30%關稅。然而,在他于7月29日與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娅·舍因鮑姆通話後,決定給予墨方90天寬限期以繼續談判。

根據墨西哥經濟部數據,約85%的出口商品符合USMCA規則,將自動獲得關稅豁免。而針對墨西哥銅、鋁、鋼等商品的現有50%關稅仍暫不調整。汽車及化工品等則列入“待評估觀察名單”,預計將于10月底談判期滿後再行決定。

作爲交換,墨西哥承諾撤銷多項非關稅壁壘,並加強對美出口農産品的質量標准透明度。特朗普在公開聲明中表示:“墨西哥展現出善意,值得我們給他們時間。但這不是無限期的。”

叁、韓國迅速妥協:接受15%統一關稅換取穩定准入

在與美國多輪緊急談判後,韓國政府已于本周與美方達成一項臨時貿易協議:韓國將對其大多數出口至美商品接受15%的統一關稅,涵蓋半導體、汽車零部件、家電與太陽能組件等領域。

韓國貿易部指出,該協議避免了特朗普此前威脅實施的高達30%的懲罰性分層關稅,並換得美國承諾在8月1日前不再追加制裁。作爲回報,韓國將擴大液化天然氣(LNG)采購,並開放金融與保險市場供美資企業准入。

盡管部分韓國輿論批評政府妥協過多,但經濟學者普遍認爲,在避免被“踢出美國主導的貿易圈”與維護戰略同盟之間,此舉爲“現實中的最佳選項”。

四、印度、巴西、歐盟被點名,談判進入倒計時

除上述叁國外,仍有多國未能與美國達成新的貿易安排。特朗普已明言,若在8月1日前無法完成協議,美國將對印度加征25%關稅、對巴西加征高達50%關稅,對歐盟成員國則根據情況分別加征不等稅率。

目前,多個國家已緊急派出高級代表團赴美磋商。歐盟貿易專員批評道:“美國以關稅爲威脅,正破壞全球多邊貿易秩序。”而印度方面則表示,若美方動用單邊征稅手段,將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五、法律與市場反應:總統權限受挑戰,黃金市場攀升

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行使關稅調整權限,已遭部分法律界人士質疑。美國第九巡回上訴法院法官指出,總統在未獲國會授權下幹預貿易和稅務領域,可能存在違憲風險。

與此同時,國際市場迅速反應。黃金因避險需求上漲近3%,創兩個月新高。美股方面,科技板塊因韓國協議提振小幅反彈,但受加墨不確定性影響,農業與制造業板塊出現下跌。

六、“關稅新常態”:美國重構全球貿易秩序?

此輪關稅調整不僅凸顯特朗普政府堅持的“強硬談判”風格,也體現其借關稅工具重塑全球供應鏈與貿易格局的雄心。美國正試圖建立一套“高門檻、雙邊協商主導”的貿易新規則體系。

然而,越來越多國家對這種“交易型外交”表示擔憂。歐盟一位高級外交官指出:“這不是談判,而是敲詐。”全球貿易秩序正面臨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的激烈碰撞。

預計特朗普將在8月1日正式發布新一輪全球關稅政策聲明,並可能將其作爲2026年大選中的重要政績加以宣傳。各國政府和企業則在緊張中迎接這場關稅地震的最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