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今日要聞

黑豆的養生智慧,中醫強調「滋陰補腎」,科學驗證黑豆營養價值,5道食譜教你吃出健康


黑豆的養生智慧,中醫強調「滋陰補腎」,科學驗證黑豆營養價值,5道食譜教你吃出健康


(美南新聞韋霓特稿 )秋天來到,暑氣漸退,天氣由熱轉涼,人體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漸長。中醫認為,這正是調養身體、為秋冬儲備能量的關鍵時節。此時最適合的食材之一,就是有「腎之谷」美稱的黑豆。

為何秋要吃黑豆?

在中醫理論中,黑色入腎,五色對應五臟,黑豆最能補腎益精、健脾養血。秋天開始,人體陰陽交替,「腎」的功能需得到滋養,以穩固根本,抵禦即將到來的寒氣。

黑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有「補腎強身、利水消腫、明目烏髮」等作用。《本草綱目》記載:「黑豆,性味甘平,入腎經,主治水腫、補虛益血、養顏烏髮。」中醫更常以黑豆搭配藥材或食材,增強藥效,達到食療雙重效果。



現代營養學怎麼看黑豆?

不只中醫推崇,現代研究也發現黑豆富含高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大量膳食纖維,以及花青素、異黃酮(Isoflavones)等天然抗氧化成分。這些營養素有助於:

1.保護心血管:黑豆蛋白能降低膽固醇,花青素具抗發炎作用。

2.延緩衰老:花青素、維生素E 等抗氧化物質能對抗自由基,延緩細胞老化。

3.調節血糖:黑豆低升糖指數(GI),膳食纖維可穩定血糖。

4.補腎健骨:豐富的鈣、磷、鐵、鎂,有助於骨骼健康與造血功能。

5.養顏烏髮:傳統養生觀點認為,黑豆可養血益腎,改善早白髮、掉髮。



黑豆該如何處理?

黑豆營養豐富,但若處理不當可能難以消化。建議以下方法:

1.浸泡:黑豆較硬,烹煮前最好浸泡 8 小時以上,可縮短煮熟時間,減少脹氣。建議前一晚先洗好再浸泡,第二天要用就很方便。

2.炒熟:乾炒黑豆至表皮微裂,可去腥味並提升香氣,常用於泡茶或入藥。

3.慢煮:黑豆也適合用小火慢煮,能釋放更多營養。

搭配藥材:常與枸杞、紅棗、黃耆、何首烏搭配,增強補益功效。

黑豆養生 5 大食譜

1. 黑豆紅棗補血湯

材料:黑豆 50g、紅棗 8 顆、枸杞 10g、冰糖適量。

作法:黑豆泡水一晚,與紅棗、枸杞同煮 40 分鐘,加冰糖調味。

功效:補血養顏、提升免疫力。

2. 黑豆薏仁健脾粥

材料:黑豆 50g、薏仁 30g、大米 100g。

作法:將黑豆、薏仁浸泡,與大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祛濕、改善水腫。

3. 黑豆花生燉豬腳

材料:黑豆 80g、花生 50g、豬腳 500g、薑片。

作法: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燉煮 1.5 小時。

功效:補腎強骨、潤澤肌膚。

4. 黑豆茶(炒黑豆茶)

材料:黑豆 100g。

作法:將黑豆小火乾炒至微裂,沖泡熱水即可飲用。

功效:消腫利尿、改善疲勞、促進循環。

5. 黑豆芝麻糊

材料:黑豆 50g、黑芝麻 30g、冰糖適量。

作法:黑豆與黑芝麻炒熟,打成粉末,加熱水或牛奶沖泡,加冰糖調味。

功效:滋陰補腎、烏髮養顏。

小提醒

雖然黑豆益處多,但腸胃虛弱、易脹氣者不宜過量;若有慢性病(如腎功能不佳、痛風),應先諮詢醫師。

秋天順應時節「滋陰補腎」,選擇黑豆入膳,不僅承襲中醫食養智慧,也與現代營養研究相契合。只要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與食用頻率,就能把這粒小小黑豆,變成秋日裡最好的養生良方。




推薦閱讀

睡不好、肚子脹、情緒不穩?壓力正偷走你的健康,身心同步的調理術助你「壓力退場」

糖尿病不是只有血糖出問題,「大腦訊號亂掉」才是幕後黑手

骨質疏鬆怎麼預防?鎂是骨骼的「守門員」,從飲食、運動到檢測的全方位行動

讓眼睛喘口氣!現代人「視力過勞」的解方

春養肝、夏養心,秋潤肺、冬補腎!  四季調五臟,健康節奏跟著養就對了

新移民必讀:安心開啟新生活!如何在美國快速處理醫療保險

成人學琴不是夢,想學就不晚 ,他得償宿願











#秋天養生 #黑豆補腎 #滋陰養生 #秋季進補 #中醫食養 #健康生活 #黑豆食譜 #養腎護骨 #花青素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