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新聞 / 今日要聞

拜登“搶功”特朗普加沙停火協議?引發輿論強烈反彈


拜登“搶功”特朗普加沙停火協議?引發輿論強烈反彈


——從“抄作業”到“搶功勞”,華盛頓政治演出再起波瀾


【美南新聞泉深】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成功促成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曆史性停火協議後,華盛頓政壇卻並未迎來團結的掌聲,反而掀起了一場“功勞歸屬”的口水戰。前總統喬·拜登及其前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相繼發聲,聲稱這項停火突破“建立在拜登政府奠定的外交基礎上”。然而,多方證據顯示,早在拜登上任前,特朗普便已制定並公布了完整的中東和平計劃,拜登政府不僅未能推進,反而在上任後“照抄”並延用這份藍圖,如今卻試圖將功勞據爲己有,引發輿論強烈反彈。

一、特朗普早有中東和平藍圖 拜登“繼承不力、搶功在後”

早在2020年,特朗普政府便推出了“中東和平新願景”(Middle East Peace Plan),內容包括以色列與阿拉伯世界關系正常化、分階段停火、經濟援助重建加沙,以及促進人質交換等關鍵條款。這一計劃被譽爲“亞伯拉罕協議”的延伸,爲區域穩定奠定了基礎。

但在拜登上任後,該計劃被長期擱置。拜登外交團隊一度淡化特朗普留下的框架,試圖重新塑造中東政策。然而事實證明,他們並未提出任何更具建設性的替代方案。直到2025年,特朗普重返國際舞台,以更直接、強硬的外交風格,重啓並完善了自己四年前制定的和平藍圖,才最終實現加沙停火。

一位華盛頓智庫學者直言不諱地指出:“拜登並沒有創造新方案,他只是照抄了特朗普的原始設計圖,並試圖在成功後署上自己的名字。”

二、拜登“隔空搶功”,布林肯“政治表演”

在停火協議生效的消息傳出後,拜登隨即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通往這項協議的道路並不容易,我們的政府在背後做了艱苦工作。”

而布林肯更進一步聲稱:“特朗普的20點停火計劃實際上是建立在拜登政府框架上的延伸。”

然而,多家主流媒體和國際外交觀察人士對此提出質疑。福克斯新聞評論指出:“拜登政府不僅沒有促成協議,還在任內屢次錯失機會。現在卻在成果面前急于搶功,顯得缺乏政治誠實。”

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也諷刺地評論:“拜登在外交舞台上的存在感,似乎只能靠‘把別人的成功當作自己的曆史’來維持。”

叁、拜登外交“軟肋”暴露,搶功凸顯焦慮

拜登政府在過去四年中外交成績平平——從阿富汗撤軍的混亂、俄烏戰爭的僵局、到中東局勢的惡化——公衆早已質疑其外交能力。此次特朗普在極短時間內促成以色列與哈馬斯停火,更讓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輿論普遍認爲,拜登的“搶功”並非出于事實,而是政治焦慮的表現。面對2026年選舉壓力,民主黨急需外交成就來挽回頹勢。通過宣稱“功勞共享”,拜登團隊試圖削弱特朗普的領導形象,轉移選民焦點。

共和黨發言人嘲諷道:“拜登任內談不成停火,現在反倒來搶簽名。外交不是作文比賽,不是誰抄得更像就能得高分。”

四、真相與謊言:誰爲加沙和平“真正買單”?

無論拜登如何包裝,事實清晰可見——

和平框架:源自特朗普2020年的“中東和平計劃”;

外交執行:由特朗普團隊重啓與推進;

最終協議:在特朗普親自參與談判後達成。

拜登政府在任期間不僅未能推動和平,反而在多次聯合國安理會表決中猶豫不決。直到特朗普出面協調埃及、卡塔爾、以色列叁方,才打破僵局。

因此,國際輿論普遍認同:加沙停火協議的突破,是特朗普實幹外交的成果,而拜登試圖“強行分一杯羹”,只會讓美國民衆對其領導力更加質疑。

五、結語:曆史自有公論

外交不是一場政治秀,更不是一份可以“照抄再簽名”的作業。

特朗普以強硬手腕與現實策略換來和平,這是事實;拜登在失敗後仍試圖從他人的成功中取暖,這是政治。

正如美國評論員彼得·舒爾茨所說:“拜登沒有點燃和平的火焰,他只是趁火堆還在時,伸手去烤了一下手。”

曆史不會被推文改寫。功勞屬于事實,而非話術。

請點擊鏈接聆聽歌曲《和平的使者》——獻給唐納德·特朗普:

https://modernpopsongs.com/2025/10/09/%e3%80%8a%e5%92%8c%e5%b9%b3%e7%9a%84%e4%bd%bf%e8%80%85%e3%80%8b-%e7%8c%ae%e7%bb%99%e5%94%90%e7%ba%b3%e5%be%b7%c2%b7%e7%89%b9%e6%9c%97%e6%99%ae/

https://youtu.be/-GZs3kmIdO4?feature=sha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