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生活資訊 / 健康養生

讓大腦遠離退化,喚醒思考力 如何讓腦愈用愈靈活,可這樣鍛鍊


讓大腦遠離退化,喚醒思考力 如何讓腦愈用愈靈活,可這樣鍛鍊


(美南新聞韋霓特稿) 研究顯示,現代人的壓力與生活習慣正在悄悄「偷走」腦力,失智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你以為只是健忘,其實可能是大腦退化的早期警訊。那麼,該如何掌握早期警訊,讓大腦愈用愈靈活?

「昨天吃了什麼?」、「剛剛打開手機是要做什麼?」想不起來,若這些情況越來越頻繁,可能不只是太忙,而是大腦在發出警訊。

根據哈佛醫學院(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的研究,現代人因壓力、睡眠不足、久坐與過度使用螢幕,導致腦部灰質體積逐年下降,尤其是掌管記憶與決策的海馬迴(hippocampus)。

早期大腦功能退化的常見跡象包括

常忘記事情或名字,但又突然想起;

對新事物提不起興趣、學習力下降;

做決定變慢,思緒混亂;

情緒容易低落或焦慮;

對話時詞不達意,語言流暢度下降。

這些看似「小問題」,其實是神經連結變弱、腦細胞能量供應不足的結果。

生活中讓大腦「偷懶」的習慣,您有嗎?

1. 長期久坐、少運動

《Neurology》期刊指出,久坐超過6小時的人,海馬迴體積顯著縮小。運動能促進BDNF(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的分泌,幫助神經新生與突觸修復。

2. 過度依賴科技

導航取代方向感、AI取代思考、滑手機取代社交,這些「方便」讓腦的空間記憶、專注與語言區都不再活躍。

3. 睡眠不足或品質差

睡眠是大腦「清理垃圾」的時間。根據《Science》期刊報導,睡眠期間腦脊髓液會清除β-類澱粉蛋白,若睡眠不足,大腦廢物堆積,增加失智風險。

4. 飲食重油重糖

高糖高脂飲食會使血糖劇烈波動,造成腦部氧化壓力上升。反之,攝取Omega-3脂肪酸、藍莓與綠葉蔬菜,能改善腦血流與神經傳導。

5. 缺乏挑戰與社交

心理學家發現,缺乏人際互動與新挑戰,會讓前額葉功能退化,影響判斷與創造力。

如何打破慣性,重新喚醒大腦?

1. 讓大腦「動」起來

運動不只是為了身體,更是給腦的養分。

哈佛醫學院建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瑜伽)可提升腦部血流與神經可塑性。



2. 改變單調的生活模式

嘗試用非慣用手刷牙、換不同路線上下班、每天學一個新單字,都能刺激神經突觸活化。

3. 讓「感官」重新啟動

用手寫筆記而非打字、親手烹飪、觀察自然景色——這些行為能同時調動多個腦區,增強記憶與感受力。

4. 培養正念與冥想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研究指出,冥想能厚化前額葉皮質,改善專注、情緒與決策力。每天靜坐10分鐘,專注呼吸,就能降低皮質醇、提升思緒清晰度。

實用腦力鍛鍊法:讓腦愈用愈靈活

1. 記憶力遊戲與數獨

科學顯示,短時記憶與邏輯遊戲能強化前額葉與頂葉連結。

2. 學習新技能

學語言、樂器、攝影或烹飪,都能刺激新神經連結生成。研究顯示,60歲後開始學樂器的人,仍能顯著提升腦部灰質密度。

3. 多元社交與討論

與不同年齡層、背景的人互動,有助於激活語言與情緒區,維持腦彈性。

4. 補充營養支持

DHA與EPA(如鮭魚、鯖魚、沙丁魚、海藻等)促進神經傳導;

藍莓、多酚、維他命B群可抗氧化;

適量咖啡因能提高警覺與記憶,但不宜過量。



不只是延緩老化,而是活化生命

大腦就像一座城市,需要持續的能量、刺激與清理。如果讓它長期「閒置」,神經連結就會一條條荒廢。

保持學習、維持好奇、用身體動起來,才是對抗退化最根本的策略。

正如哈佛心理學家Ellen Langer所言:「不是因為老了才停止學習,而是因為停止學習才會變老。」






推薦閱讀

聯合健康保險 2026 年紅藍卡優惠計劃為您提供價值、便捷和多元選擇

科學開啟的健康革命:EZTrek油的誕生,Peskin 教授研究成果受全球營養界推崇

睡不好、肚子脹、情緒不穩?壓力正偷走你的健康,身心同步的調理術助你「壓力退場」

築夢安居:「永春莊」為長者們建立養老家園

血糖不穩定怎辦?九大飲食策略幫助你,控制飯後血糖,提升代謝,重啟好能量

讓孩子自己發現價值,真實故事點燃孩子的內驅力












#大腦保健 #預防失智 #哈佛健康 #腦神經可塑性 #正念冥想 #腦力訓練 #健康老化 #認知功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