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瀏覽 休斯頓黃頁 電子書
生活資訊 / 健康養生

找回生活的力量,重啟再次出發的內在動力


找回生活的力量,重啟再次出發的內在動力


(美南新聞韋霓特稿) 若有這樣的時刻,當你覺得自己一直「沒勁」、「不想努力」時,請先別責怪自己。這有可能不是你太懶或太脆弱,而是體內那條啟動生活、點燃行動的「動機引擎」多巴胺釋放系統正在悄悄卡住了。根據 2025 年發表在 Trends in Neurosciences(及相關神經科學綜論)的研究指出:多巴胺並不是簡單的「快樂開關」,它真正的任務是產生「期待感」,讓自己看到前方有意義、有方向、有未來。

以下,我們一起從「為什麼沒動力」談起,再進入「多巴胺系統卡住的原因」、「慢樂趣 vs 速刺激」、以及「如何重啟多巴胺系統」這幾大重點。

為什麼覺得生活沒動力?

我們常聽到自己或他人說:「最近什麼都不想做,只想躺著」、「努力也沒差,反正結果都一樣」、「越來越空虛」,這些感覺背後,其實可能源自大腦的動機引擎失靈。根據神經科學,當多巴胺系統運作失衡或「釋放機制受阻」時,我們就不能正常產生「我想嘗試」、「看得到希望」、「要往前走」的那股內在動力。

研究指出,當多巴胺訊號的「期待-行動」迴路被打斷,便容易出現情緒平板、動機喪失,甚至是較高的神經系統退化風險。這不是「你放棄了自己」那麼簡單,而是整個系統被按下「暫停鍵」。好好理解這點,比自責更有幫助。



多巴胺:不是只為快樂,更為 「期待」

很多人以為多巴胺就是那條「開心」的線索,看到好吃的、收到讚美、幸福的瞬間,腦中多巴胺就上升。但其實真正重要的,恰恰是「開始做事之前」的那一刻:我們為什麼要起身?為什麼要前進?為什麼覺得「可能會有好事發生」?

研究顯示:多巴胺的主要功能不是讓你「完成後開心」,而是讓你產生「前方有意義、有價值、有期待」的感受,再啟動行為。這包括看到一個目標、想到「我想試試看」、並且願意付出努力。換句話說,它是啟動生活的燃料,而不僅僅是享受生活的開關。

想像一下:你要踏出第一步,那股「我往前走」的力量,源自這條「期待–行動–回報」的迴路。而當這迴路堵塞時,你可能覺得「前方沒方向」、「看不到回報」、「動不起來」。

為什麼速刺激讓你瞬時爽,但過沒多久又空虛?

在當下數位時代,各種「即時獎勵」如短影片、社群按讚、遊戲成就,確實會讓大腦瞬間多巴胺釋放。但這種釋放不等於真正啟動動機:換句話說,它像是「糖果」而不是「燃料」。

你可能體驗過:看完一段精彩短片、打完一場遊戲,感覺爽了一下;但下一刻,又覺得空虛、疲憊、回到原點。原因就在於:這種刺激屬於「按一下、得到回報」的模式,並沒有真正啟動「期望–行動–回報」的完整系統。

長期大量依賴此類刺激,會削弱多巴胺系統對「持續小進步」、「內在成長」的敏感度。

相反,那些「慢樂趣」,像是培養興趣、維持運動習慣、陪伴孩子成長、深度投入一件事等,雖然回報慢,沒有立即飆升,但恰恰更能喚醒多巴胺迴路中的期待與行動,並帶來更持久的內在力量。

這也是為什麼你可能「追刺激」追得累,卻越來越覺得「什麼也推不動」,因為多巴胺系統不是故障了,而是被過度快速、淺層的獎勵模式所疲乏。

多巴胺系統卡住了?以下是可能的原因

根據 2025 年最新神經科學綜論與實驗發現,有多條誘因可能造成多巴胺系統運作失調:

1.長期的刺激超載:研究指出,當中腦多巴胺神經元處於「持續過度刺激」狀態時,不僅功能受損、甚至神經元退化風險提高。

2.缺乏意義行動/目標缺失:當生活中缺乏真正值得「我想試試看」的目標,多巴胺系統就無法啟動「期待–行動」迴路。

3.獎勵結構偏向瞬時過度(例如社群按讚、短視頻成癮)反而弱化長期進步型的回饋機制。

4.生理/神經系統老化與退化:例如帕金森氏症就與多巴胺神經元退化高度相關。

這意味著:當你感覺「什麼都不想做」時,可能是多巴胺系統的「輸入–處理–輸出」流程被卡住了,並非個人意志薄弱,而是大腦內部引擎需要「重新啟動」。

如何讓多巴胺系統重新上工?從「追刺激」到「穩節奏」

好消息是:你不需要仰賴藥物、不需要咖啡因或刺激來重啟系統。以下幾個方向,能幫你讓大腦的釋放系統重新動起來:

1.設定可達成的「小目標」

舉例:每天早上起床後用 10 分鐘做一件小事(如整理桌面,寫下今日一件重要但輕量的任務),完成後產生「我做到了」的回饋。這種微小成功會刺激多巴胺的期待–行動–回報迴路。

2.養成「慢樂趣」習慣

選一件你有興趣但回報不是立即的事:例如學一項樂器、種植幾盆花草、做喜歡的運動、陪孩子畫畫或自己學畫。重點是「投入」與「持續」,不是追求爆炸快感。這樣的模式讓你建立真正的動機感,而非瞬時的刺激快感。

3.限制即時過度刺激的時間

減少看短視頻、社群成癮、遊戲高頻獎勵的使用時間。這類使用雖然暫時讓人「High一下」,但長期會削弱你真正想做大事、走長路的內在動力。逐步建立「深度時間塊」給你的興趣/目標。

4.維持生理基礎:睡眠、運動、飲食

神經釋放系統不是獨立的運轉,充足睡眠、恆定運動、正確營養,都有助於支持多巴胺神經元與中腦–紋狀體通路的健康。例如最近的研究指出:過度刺激、多任務、睡眠不足,都可能損害多巴胺神經元功能。

5.找回「意義/價值」感

最關鍵的是:讓你的行動和目標不是「為了做而做」,而是「為了看得到的意義」。這樣大腦才會釋放那條“前方有希望、有方向”的動機信號。

試想:你投入一個有正向影響的項目或關係(例如陪伴孩子、貢獻社區、學習可成長技能),當你看見「我做的事有意義」時,那條多巴胺線就會被啟動。



不是不夠堅強,是大腦需要被「溫柔補給」

當你感覺自己沒動力、提不起勁,不是你懶、也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的大腦動機系統正等待被重新「啟動」。多巴胺不只是讓你「爽一下」的分子,而是一套協作系統,讓你看到方向、啟動行動、並持續往前。

從今天起,給自己一條新的節奏:少一點追求「瞬時刺激」,多一點投入「慢樂趣」與有意義的行動。小目標加上小勝利,讓「期待–行動–回報」的迴路漸漸重新運轉。你將會發現:動機像是內建導航系統,再次亮起來了。當那盞燈穩穩照亮你的前方,生活就變成你真正想走的路。






推薦閱讀

2026歐巴馬健保漲價, 不同收入漲幅不一,新年度健保如何選計畫?來看看你的健保價格 

改善體寒體質,養出紅潤好氣色,從飲食、運動到情緒調養,重啟體內溫暖引擎 

築夢安居:「永春莊」為長者們建立養老家園,打造能說中文、過中國節日、安心養老的幸福社區 

EZTrek油開啟健康新紀元,世界級的重大突破,科學實證的「細胞營養油」助心血管與代謝健康

赤腳接地,與樹共振,靜心感受大地能量,當科學遇見自然的智慧,找回身心平衡

全面延緩老化的科學方法,真正決定青春的,是習慣與心態的長期協奏

壓力為什麼讓血糖失控?重要研究 揭開肥胖與糖尿病的隱藏連結













#動機重啟 #多巴胺系統 #期待感 #慢樂趣 #心理健康 #生活力量 #內在動力 #神經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