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驚豔休斯頓:千年宋韻舞動美國,東方美學引發熱潮

(記者 王潔)8月9日至10日,美國休斯頓迎來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中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在瓊斯表演藝術中心連演兩場,座無虛席。這部以北宋傳世名畫《千裏江山圖》爲靈感的舞台巨制,用舞蹈“複活”青綠山水,以現代藝術語言诠釋東方美學精髓,成爲今夏休斯頓最炙手可熱的文化事件。
千年畫卷“活”了:舞者化身爲筆,舞台流淌成詩
“太不可思議了!我仿佛看見顔料在舞台上流動,山巒在呼吸。 ”當地藝術評論家瑪麗亞·科爾特斯在社交媒體發文贊歎。演出中,18歲的北宋天才畫家王希孟創作《千裏江山圖》的故事被解構爲“展卷、問篆、唱絲、尋石、習筆、淬墨、入畫”七個篇章。舞者們以翩跹身姿模擬筆墨皴染,裙袂翻飛間,石青石綠的礦物顔料在紗幕投影下暈染開來,層疊的山水意境與當代舞台科技完美交融。
尤其令人驚歎的是“青綠腰”舞段——12名女舞者以90度後仰姿態模擬險峰聳立,通過緩慢而精准的集體動作構建出“山巒的動態雕塑”。這一標志性畫面引發觀衆席陣陣驚呼,謝幕時更收獲長達8分鍾的起立鼓掌。
文化破壁:美國觀衆讀懂“東方密碼”
盡管《只此青綠》全劇無一句台詞,但休斯頓觀衆卻展現出驚人的共情力。“當舞者用衣袖拂過空氣時,我分明看到畫家在絹本上落筆的軌迹。”從事數字藝術的觀衆詹姆斯·威爾遜表示。演出方特別設計的英文導覽手冊與現場字幕,將“篆刻、織絹、制墨”等中國傳統工藝術語轉化爲直觀的視覺敘事,消弭了文化隔閡。
觀衆告訴記者:“這部劇用肢體語言完成了文化轉譯。青綠不僅是顔色,更代表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這種普世情感無需翻譯。”據悉,兩場演出門票早在開演前兩周售罄,購票者中非華裔觀衆占比超六成。
從故宮到休斯頓:一場文化對話的延續
《只此青綠》自2021年首演以來,已在中國50余城巡演超300場,並成爲首部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蹈詩劇。此次北美首演選擇休斯頓,別具深意。“這裏是美國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擁有全美第叁大亞裔社區。”制作人王歆瑜透露,“我們想證明,真正優秀的文化作品能超越地域。”
演出結束後,休斯頓市民自發制作稱贊橫幅,並稱贊該劇“爲城市文化多樣性增添了璀璨一筆”。
青綠之後:中國IP的全球表達新範式
《只此青綠》的出海成功,被視爲中國文化IP創新表達的典型案例。總編導周莉亞表示:“我們不做‘博物館式’的複刻,而是用當代視角激活傳統。”劇中融入的3D掃描技術、數字渲染等科技手段,讓千年古畫與現代觀衆産生連接。“當青綠山水遇上現代舞,我們突然理解了何爲‘文明的永恒’——它不在玻璃展櫃裏,而在每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