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能補腦,它更是腸道界的「超級英雄」,最新研究揭示:可改變發炎與癌症風險

(美南新聞韋霓特稿)大部分人都知道「核桃補腦」,因為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與抗氧化物質。然而,最新研究告訴我們,核桃的價值遠遠超乎一般的認知。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一項臨床試驗近日登上營養醫學的國際舞台,研究團隊發現——每天僅僅吃56克核桃(大約一把半),持續三週後,受試者體內竟然產生了一種名為「尿石素A(Urolithin A)」的物質。
這並非「尿味」,而是經過腸道菌群代謝核桃中的鞣花單寧(ellagitannins)所生成的代謝物,科學家已經確認它具有抗發炎、抗癌、甚至延緩細胞老化的潛在效果。這項發現,讓核桃搖身一變,成為腸道界的「超級英雄」。
研究重點:核桃如何改變發炎指標?
研究人員觀察到,當尿石素A濃度升高時,受試者體內多項發炎相關指標下降:
1. C-肽(C-peptide):與胰島素功能有關,過高往往反映代謝壓力。
2. sICAM-1:一種細胞黏附分子,與慢性發炎、心血管疾病相關。
3. 瘦素(Leptin):肥胖族群常見濃度過高,代表發炎與能量代謝失衡。
特別是在「體重偏重或肥胖」的族群中,效果更加顯著。這代表核桃與腸道菌的聯手,不僅調節免疫反應,也可能幫助高風險族群改善代謝與發炎狀態。
更驚喜的是,在一些有結腸息肉的受試者中,息肉組織內與發炎、腫瘤進展相關的蛋白質(如波形蛋白Vimentin、CD163)表現明顯下降。這或許意味著,核桃能悄悄改變腸道微環境,朝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這一切的幕後功臣:腸道「好菌」
核桃本身並不是「魔法藥丸」,而是與腸道菌共同合作的結果。
鞣花單寧(Ellagitannins):存在於核桃、石榴、莓果中,但人體無法直接利用。
腸道好菌:透過代謝反應,將鞣花單寧轉換為尿石素A。
尿石素A:進入血液循環後,啟動抗發炎與細胞保護機制。
換句話說,沒有腸道菌的幫忙,再多核桃也無法釋放全部潛能。這再次驗證了「腸道健康就是全身健康」的核心理念。
其他研究的佐證
這並非孤立的案例。過去數年,多項研究都呼應了核桃與尿石素A的潛力:
1.《Nature Metabolism》(2019):指出尿石素A能改善粒線體功能,延緩肌肉老化。
2.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經常食用核桃的人群,心血管疾病與二型糖尿病風險明顯較低。
3. 西班牙營養學研究:核桃富含Omega-3與多酚類,可降低LDL膽固醇,並改善腸道菌多樣性。
這些研究相互印證:核桃不只是「補腦食物」,而是全方位護腸、護心、護細胞的營養瑰寶。
還有哪些對腸道友善的天然食物?
1. 石榴:同樣含有鞣花單寧,能促進尿石素A生成。
2. 莓果類(覆盆子、草莓、藍莓):多酚與纖維兼具,增進益生菌活性。
3. 燕麥與全穀:提供益生元(prebiotics),是好菌的食物來源。
4. 發酵食品(優格、泡菜、康普茶):直接補充活性益生菌。
5. 綠茶:含兒茶素,具抗氧化作用,並支持腸道菌相平衡。
生活應用:如何讓腸道更健康?
1. 每日一把核桃: 約3–6顆核桃仁,可分散在早餐燕麥、沙拉或下午茶中。核桃應避免高溫油炸或過度加工。
2. 多元攝取益生菌與益生元: 搭配優格、泡菜、全穀雜糧、燕麥、莓果或泡菜一起食用,增強腸道菌群功能。
3. 避免高糖高脂的飲食: 精緻糖與飽和脂肪會破壞腸道菌平衡,削弱核桃等食材的保護力。
4. 規律作息與運動: 睡眠不足與久坐都會損害腸道菌多樣性。運動與早睡,能增強「好菌」的活力。
5. 減少抗生素濫用: 不必要的抗生素療程會破壞腸道菌群,使核桃代謝鏈中斷。
抗發炎防火牆
最新臨床研究告訴我們:核桃不只是「補腦零食」,更可能是調整免疫與對抗慢性發炎的天然利器。關鍵不在於核桃單打獨鬥,而是它與腸道好菌的「默契合作」。
當我們每天習慣吃一把核桃,搭配多樣化的益生菌飲食,就等於在為腸道與肝臟建造一座「抗發炎防火牆」。這不是短期速效的奇蹟,而是長期積累的科學證據與健康選擇。
推薦閱讀
彥揚保險Vania關懷長者、真誠守護,講座解析2026年最新Medicare變化與選擇
慶祝重陽 ‧ Memorial Oaks舉辦 VIP開放日與晚餐座談
華裔長者在美國養老社區的挑戰與適應之道
史丹佛長壽中心與最新研究揭示的延壽密碼,長壽不是夢:從日常生活開始的實踐之道
告別「久坐危害」,重啟你的健康密碼
擺脫上班族慢性疲勞,讓你恢復專注與活力
#核桃超級食物 #尿石素A #腸道健康 #益生菌 #抗發炎飲食 #康乃狄克大學研究 #天然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