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养肝、夏养心,秋润肺、冬补肾! 四季调五臟,健康节奏跟着养就对了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你知道吗?春天容易肝火旺、夏天容易心烦气躁、秋天咳嗽不止、冬天手脚冰冷、精神不济……这些不是巧合,而是五臟与季节的对应反应。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為人体与自然节气同步运转,四季对应五臟: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若能在对的季节调养对应的臟腑,身体会更顺、气血更旺、免疫更强!
让我们跟着四季节奏,一起学会最简单、最自然的五臟养生术。
春天养肝:让情绪流动,身体才不鬱
春天万物生长、阳气升发,对应人体的「肝」。肝主疏泄,与情绪、眼睛、筋膜密切相关。
一旦肝气鬱结,人容易有以下状况:
情绪起伏、胸闷气短
睡不好、偏头痛
眼乾眼涩、筋骨痠痛
春季养肝建议:
多吃绿色蔬菜:菠菜、韭菜、芹菜
解鬱食物:玫瑰花茶、陈皮、柠檬水
避免熬夜、常做伸展运动(打太极、拉筋)
小叮嚀:「肝喜条达,不喜压抑。」 保持心情舒畅,才能肝气顺、春天不易累。
夏天养心:安神清火,护住阳气最重要
夏季气温升高,阳气最旺,对应「心」。心主血脉,藏神志。 夏天容易失眠、多梦、心烦、口破、心悸。
夏季养心建议:
补心食物:莲子、龙眼乾、百合、红豆
饮品:酸梅汤、麦门冬茶、荷叶茶清心火
多午休、少熬夜,养神守心
小叮嚀:心主神明,保持「静中有动」,早晨快走、午间小憩,有助於「养心而不火」。
长夏健脾:化湿排水,养出肠胃好元气
中医认為夏秋之交有「长夏」一季,对应「脾」。脾主运化、主肌肉,為后天之本。 若脾虚,容易腹胀、消化差、疲倦、脸色黄、口气重、舌苔厚、有水肿
长夏健脾建议:
健脾食材:薏仁、山药、冬瓜、南瓜
少吃生冷、避免甜食与冷饮
可饮荷叶薏仁水,祛湿排水气
小叮嚀:「脾喜燥恶湿。」 再热,也别喝冰水、吃冰淇淋伤了脾胃。
秋天润肺:防燥养气,养出呼吸之美
秋天乾燥,最易伤肺。肺主呼吸、皮毛、开窍於鼻。 秋天常见咳嗽、鼻炎、乾痒等问题。
秋季润肺建议:
润肺食材:梨、白木耳、百合、杏仁
饮品推荐:银耳莲子汤、蜂蜜水
少食辛辣、避免菸酒
小叮嚀:「肺為娇臟,喜润恶燥。」每天一碗润肺汤,是秋日最好的温柔对待。
冬天补肾:藏精养元,体虚怕冷者最该做
冬天对应「肾」,是最适合「藏」与「补」的时节。
肾主藏精,主管生长发育、骨骼、记忆力与性荷尔蒙。
肾虚者常见症状:
手脚冰冷、容易腰痠、频尿
记忆力下降、月经不顺
冬季补肾建议:
补肾食材:黑芝麻、黑豆、核桃、羊肉、山药
可饮黑豆核桃糊、当归生薑羊肉汤
避寒保暖,适量运动
小叮嚀:「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调好肾气,一年少生病!
与其追求速成健康,不如走进节奏裡养生
身体最懂得自然的节奏,而我们要做的,不是违抗它,而是回应它。
把握每个季节、每次转变,顺着节气去吃、去睡、去动,你会发现:健康不是拼出来的,是养出来的。
推荐阅读
你看不见发炎,但它正在「烧」你的健康,啟动抗发炎生活,从今天起吃对、睡好、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