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不如以前有力? 小心肌少症悄悄找上门,对的饮食加运动,守住肌肉、延缓老化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你有没有发现,随着年纪增加,手脚好像不如以前有力了?提重物容易累,走路速度也慢了下来?这可能不是「只是老了」,而是现代医学非常重视的问题:肌少症。
肌少症就是随着年龄,肌肉慢慢流失,力量下降。最直接的影响是「走不快、提不起」,长远来说,会增加跌倒、骨折,甚至失能的风险。根据《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2021 年的一项全球分析,超过 50 岁的成年人,每十年会流失 3%–8% 的肌肉量,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觉得「怎麼一不小心就提不起东西、走路变慢」。
医学界把这种情况称為肌少症(Sarcopenia)。肌肉减少不只影响体态,更会增加跌倒、骨折,甚至失能的风险。但好消息是:研究已经证实,透过饮食与运动,完全可以预防和延缓!
為什麼会有肌少症?
1. 年纪增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指出,30 岁后若缺乏运动,肌肉会逐年下降。
2. 活动不足: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显示,久坐是肌少症的高风险因子之一。
3. 蛋白质吃不够:《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研究指出,许多亚洲长者每日蛋白质摄取不足,导致肌肉合成下降。
4. 荷尔蒙变化:哈佛医学院(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提醒,随年龄贺尔蒙降低,代谢与肌肉保护力会一起变差。
日常生活这样做,守住肌肉力量
1. 每餐有蛋白质
早餐加颗蛋、豆浆或优格。
午餐、晚餐多安排鱼、鸡胸肉、豆腐、毛豆、坚果类。
《AJCN》研究:每天每公斤体重 1.2–1.5 公克蛋白质,可有效维持肌肉。
2. 补维生素 D、钙、镁
晒太阳 15 分鐘,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
多吃深绿色蔬菜、坚果、乳製品、香菇。
《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研究显示,维生素 D 补充能显着降低跌倒风险。
3. 固定做阻力训练
不用健身房,在家就能练:
椅子坐站(反覆起立坐下 10 次)
弹力带拉伸
提水瓶当哑铃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22 年的统合分析指出:每週 2–3 次阻力运动,能显着改善长者的肌力与行动力。
4. 加上平衡与快走
每天散步或快走 30 分鐘。
练单脚站立、太极,帮助平衡。
新加坡 Yishun Study(2020)发现,步速变慢是肌少症的重要早期警讯,而快走能延缓退化。
5. 睡眠与减压
睡眠不足、压力大会让身体分泌皮质醇,导致肌肉流失。
建议:规律作息、深呼吸、瑜伽。
《Sleep Medicine Reviews》研究指出,睡眠不足会干扰肌肉合成与恢復。
自我检查:3 个简单方法
握力减弱:打不开瓶罐、提菜变吃力。
走路变慢:走 6 公尺超过 6 秒。
坐站困难:从椅子站起来需要扶手。
如果符合其中 1–2 项,建议去医院做检查。
现在开始,就能逆转
不管是 30+ 的上班族,还是 60+ 的长辈,每天多一份蛋白质、多做一组阻力训练,就能有效防止肌少症。医学证据很明确的表示:肌少症不是命运,而是可以预防的生活病。从今天开始保养肌肉,就是最划算的健康投资。把这些方法落实到每天的餐桌与运动裡,就是最实用的「秘方」。
推荐阅读
骨质疏鬆怎麼预防?镁是骨骼的「守门员」,从饮食、运动到检测的全方位行动
放鬆! 休士顿週末两天轻旅行,3小时内的自然疗癒景点,為身心充电
血糖不稳定怎办?九大饮食策略帮助你,控制饭后血糖,提升代谢,重啟好能量
让眼睛喘口气!现代人「视力过劳」的解方
长寿饮食智慧:从餐桌开始的慢老人生
睡眠养生:重啟身体自癒力的关键
#肌少症 #健康老化 #吃对蛋白质 #阻力训练 #健康投资 #肌力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