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新闻 / 国际新闻

感恩节前香港大埔宏福苑惊现最高级别五级大火 猛烈火焰吞噬数栋高楼


感恩节前香港大埔宏福苑惊现最高级别五级大火  猛烈火焰吞噬数栋高楼


至少13死数十伤 竹棚架燃烧成“火梯” 居民哭喊“逃不掉”震撼全港

【美南新闻泉深】2025年11月26日香港消息:香港新界大埔区宏福苑(Wang Fuk Court)今日爆发近二十年来最严重的城市火灾之一。一场从维修竹棚架迅速蔓延至多栋住宅楼的猛烈大火,在短短数分钟内吞噬大楼外墙,并由于防护网、脚手架与强风共同作用,引发“高空火墙”,大量居民被困家中,浓烟灌满走廊与梯间,悲鸣声不断传来。

截至目前(美国中部时间 11 月 26 日早上),官方确认至少13 人死亡、15 人受伤(部分重伤),死者中包括一名英勇殉职的消防员。这场火警被港府列为 罕见的“五级火警”,是自 2008 年九龙油麻地嘉禾大厦火灾后,香港十七年来首次触发最高警戒。

一、火光冲天:维修竹棚架瞬间被点燃 火势直卷数十层楼外墙

火灾发生于当地时间26日下午约 2 时 51 分。宏福苑其中三栋住宅楼正在进行外墙维修,大楼表面包裹着大量竹棚架与绿色尼龙防护网。根据消防与路透社的描述,初起火源疑从低层棚架燃起,其后火势顺着竹架迅速往上攀升,形成类似“烟囱效应”的火柱。

附近居民形容:“像是整栋楼外墙在烧,火一路往上冲,好几分钟就烧到天台。”

卫报(The Guardian)与 BBC 均报道,现场竹架被大火瞬间点燃,化为一条“直冲天际的火梯”,火星与燃烧的竹条纷飞坠落,造成地面车辆与附近建筑二次着火。

二、五级火警紧急升级:十七年来首次最高警戒 数百消防与救护出动

香港消防处在接报后迅速大量调动资源。火警最初列为一级,但火势难以控制:

• 3 时 34 分:升为三级火警

• 4 时 45 分:升为四级火警

• 6 时 22 分:升为最高级五级火警

五级是香港火灾分级制度中的最高级别,意味着火势极度猛烈且需要动员全港资源。

现场共有:

• 超过 100 辆消防与救护车辆

• 超过 300 名消防员参与灭火与搜救

• 多部云梯车从外部喷水压制外墙火势

• 多队进入内部高温浓烟区域进行搜救

由于大量居民被困家中,消防员必须“不间断轮班进入”火场内寻找幸存者。

一名在现场担任前线工作的消防员告诉媒体:“楼道几乎被完全烧黑,看不见路,也无法呼吸,我们靠爬行进去找人。”

三、最绝望的瞬间:居民被困高层 不断发短信求救

宏福苑共有八座住宅楼,超过 2,000 户居民。火灾发生时,许多住户正在午休或准备接孩子放学,火势来得极为突然。

多名居民透过手机社交媒体或 WhatsApp 发出惊恐讯息:

• “我们走不出去,楼梯是黑的。”

• “烟越来越大,我的孩子快受不了。”

• “请救我们,我们在 23 楼。”

邻近楼宇住户看见有人在窗口挥毛巾求救,也有人因烟雾太浓无法靠近窗户,只能在浴室淋湿毛巾躲避。

香港媒体《明报》报道,有一家三口在 17 楼因无法逃离,被发现时已无生命迹象。

四、消防员殉职:试图救出被困家庭时不幸罹难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一名 39 岁、已有 14 年资历的消防队长,在突入 10 多楼的一户单位尝试救出被困住户时,与队员失散。

其队友回忆:“他听到里面有人求救,坚持要进去。”

最终该消防员被救出时已昏迷,经抢救不治。

他的牺牲让全港哀悼,也凸显火势的凶猛程度。

五、为何火势可瞬间吞噬整栋大楼?竹棚架与防护网成隐形杀手

初步调查显示,火势之所以蔓延得如此迅速,关键原因包括:

1. 竹棚架极易燃烧

香港传统建筑维修仍大量使用竹制脚手架。竹材本身为可燃物,加之干燥天气与强风,让火势迅速沿着建筑外墙急速上窜。

2. 尼龙安全网助长火势

覆盖外墙的大面积塑料尼龙网,在高温下会瞬间熔化并燃烧,形成“火幕墙”。

3. 高楼烟囱效应

楼与楼之间形成封闭结构,使火势与热气流快速向上集中。

4. 多处防火门疑未关闭

部分楼梯间烟雾过快扩散,疑与部分防火门未能正常关闭有关。

六、港府紧急回应:竹棚架必须彻查 灾民安置、医疗与心理支援同步展开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傍晚召开紧急发布会,行政长官强调:

• 将全面调查竹棚架安全问题

• 将检视香港所有在进行外墙维修的大厦

• 受灾家庭将获得紧急住宿安排

• 医管局已启动重大事故应变机制

• 对殉职消防员家属提供特别抚恤

当局已开放附近学校及社区中心,安置数百名无法回家的居民。

七、国际与港人强烈震撼:这是“可以避免的悲剧”

来自 Reuters、AP 与 BBC 的评论普遍指出:“此次悲剧暴露了香港住宅外墙维修制度与脚手架安全监管的结构性问题。”

多名建筑工程师指出,香港翻新工程大量使用竹棚架已被全球视为“高危传统工法”,但因成本低廉与习惯沿用而迟迟未淘汰。

居民在接受采访时激动表示:“我们不是不幸,我们是被制度害的。”

八、灾后问题:谁应负责?未来如何避免类似惨剧?

随着救援接近尾声,香港社会普遍要求追责与改革:

• 外墙维修承包商是否违规堆放易燃物?

• 尼龙网是否存在安全瑕疵?是否应强制使用阻燃材料?

• 大楼防火门是否失效?消防设备是否老化?

· 市民在接到警报后的逃生路线是否足够?

学者预期,此次灾难将推动:

• 香港脚手架制度全面改革

• 推动法规强制使用金属脚手架

• 全港老旧住宅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 更新高层住宅的防火标准

结语:一场改变香港的火灾

宏福苑大火不只是一次意外,它正在撕开香港高层住宅安全体系长期被忽视的伤口。一个普通工作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势夺走十余条生命,让数百家庭在寒风中失去家园。

未来的调查与改革,将决定这场悲剧是否成为催化香港迈向更安全城市的转折点,或只是无数城市悲剧中的又一个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