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睦亭修復工程蓄势待发 ——见证休士顿与台北长达半世纪的深厚情谊

(记者 王洁)1961年,台北与休士顿缔结為姐妹市。数年后民间成立非营利「休台联谊会」致力文教交流:中美双方的学者名流、有心人士都热心支持。但两市情谊的主要象徵、位於荷门公园内的「敦睦亭」,却自1979年建成至今将届近五十年,长期岁月的侵蚀造成日渐严重的结构与装饰上的损坏。今天,这座由台北市政府赠送、备具东方古典建筑美学的传统中式凉亭亟需全面整修。
敦睦亭诞生源於1979年台美断交前夕,时任台北市长的李登辉先生主动提案赠亭,希望藉它象徵及巩固台北与休士顿市民间的情友谊。休士顿市议会於1978年2月正式通过接受台北市的餽赠,并指派公园开发处负责规划将它设置於「玫瑰花园」中。亭子由台湾工匠以传统工法製作完成后运抵美国,并於1979年5月20日盛大揭幕,李登辉市长与休士顿市长麦康皆携眷出席,两市议员代表及民眾也有多项互动。自此,敦睦亭成為荷门公园中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是珍贵的国际友谊的具体象徵。
然而,随着城市变迁,敦睦亭於2013年因应园区大幅重新规划被整体迁移至风景绝佳的「麦高文纪念园区」中。儘管位置更為醒目优雅,但亭身却逐年受损,瓦件破裂、彩绘褪色、木构件渗水、吊饰脱落等问题日益明显,保存下去的前景堪忧。
自2016年起,休士顿—台北姐妹市协联谊会已高度关注敦睦亭的修復。虽然当年市府已承诺拨款协助修復,但不久即因哈维颶风灾后经费调动,进度中断。直到2021年预算重啟,并市府於2022年初延聘专业团队展开评估,2023年完成初步设计图并向市府申请开始施工规划。惜因后续细节未经釐清且有估价争议,再度停摆。2024年间休台会遂曾寻求台北市政府协助,并与新任休士顿市府团队积极沟通,终於在2025年获得正面回应,修復工程有望重新啟动。
除了必需做的结构体修补由此间结构工程师负责,「瓦作」与「彩绘」為敦睦亭修復的两大核心工项目。两项都极具挑战性,循传统工法并依据原设计全面重来。譬如屋瓦,所需不下二十种不同瓦件,皆需由台湾原匠师选购或依原样订製后运抵美国现场逐片安装。「木作」部份有一些缺损的亦然。而此外美国环保法规规定自1978年起后禁用含铅油漆,意味着亭子现有彩绘需全面剥除,然后再由专业匠师重新绘回所有细节。这样既忠於原貌又保存了艺术水準,而且不违原来的一段歷史。
此两项修復工程将休台会希望由台湾请来文化部认证的匠师协助,主要是瓦作大师王荣贵与彩绘大师蔡龙进。两位师傅都在台湾参与多项大型传统式样建筑修建数十年,绝非此地工匠可以取代。因为不经公开招标,来美匠师所涉费用全需此间民间团体募集,不能动用公帑,但其他所有项目仍由公款支付。休台会已在努力策划相关事宜。
这些是敦睦亭的屋瓦细部。最基本的瓦是盖覆屋顶的板瓦跟覆盖间缝的筒瓦,到底有檐瓦,滴水;脊瓦有好多构件才能优雅地完整覆盖屋脊:有屋脊瓦、屋脊筒瓦、边瓦、压边瓦;每脊有龙头或戧兽一,走兽四个。当然还有宝顶。亭子当初规格很高都是用明黄色的琉璃瓦。这次施工中已能应用到一些新的技法及材料,更保証防水的功能。随后的访谈部份有些例子。
在彩绘方面,大家请看看这些覆盖了每一寸表面的彩绘:除了到处的华丽纹饰与典雅配色,额枋是正规的「和璽彩画」:有精细的龙,每面四条,活龙活现而且用了「沥粉」的加工手法,完全是三次元的表现。其他还有浮雕、勾边等手法,透过层层叠色与光影处理使画面更具充满立体感与生命力。
休台联谊会预计他们工作期间会有休士顿文化圈的参与,将会是休士顿市的一场艺文盛事!
休台联谊会表示:「敦睦亭不仅是一座亭子,更是跨越半世纪的友谊象徵。我们希望透过这次募款与修復,不仅修復建物,更传承文化与歷史记忆。我们呼吁旅美华人社群与关心文化资產的朋友们共同出力,让这座亭子在未来五十年继续见证台北与休士顿的情谊。」
敦睦亭的修復不仅是一次工艺挑战,更是一场歷史责任与文化使命的实践。当东方建筑的典雅再次於休士顿绽放光采,这座亭子将继续為下一代诉说着两座城市间跨越时空的深厚情谊。此次筹款活动,正是这场重生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