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新闻 / 今日要闻

压力為什麼让血糖失控?重要研究 揭开肥胖与糖尿病的隐藏连结


压力為什麼让血糖失控?重要研究 揭开肥胖与糖尿病的隐藏连结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2025年着名的Nature》一篇研究发现:压力不只是情绪问题,它直接左右血糖与代谢现代人几乎人人口中都有一句:「压力好大!」我们知道压力会带来焦虑、失眠,却常忽略它对身体内部的深远影响。特别是血糖——為什麼在压力大的时候,明明没吃甜食,血糖却莫名升高?甚至有人因此更容易肥胖、罹患糖尿病?

2025年发表在《Nature》的一项重要研究,首度揭示大脑中的杏仁核–肝臟轴,如何成為压力与血糖失衡之间的「秘密通道」。这项发现,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压力如何「压」在血糖上,并提供了日常生活可操作的解方。


压力与血糖:杏仁核–肝臟轴的新证据

研究团队发现,当人承受压力时,大脑中的杏仁核会被高度激活。杏仁核原本是掌管恐惧、情绪与压力反应的「警报中心」,但它也会透过神经与荷尔蒙信号,影响肝臟的葡萄糖代谢。

研究证实

杏仁核被压力刺激 向肝臟发出「释放糖分」指令。

肝臟立即增加糖异生(gluconeogenesis),导致血糖快速升高。

若压力反覆出现,长期过量葡萄糖释放,会造成胰岛素阻抗,进而与肥胖、糖尿病形成恶性循环

这说明了一个现象:压力能让血糖升高,即便你没有进食。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患者在焦虑、失眠或工作压力大时,血糖数字往往特别不稳。



生活中看得见的「压力痕跡」

压力不只表现在情绪上,它会留下明显的生理痕跡:

食慾变化:有些人压力大时会「暴饮暴食」,特别偏爱高糖、高油食物;也有人完全没有胃口。这与大脑中压力荷尔蒙与食慾中枢的互动有关。

血糖震盪:即使不吃甜食,压力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让人感觉头晕、心悸、疲倦。

脂肪囤积:压力会促进皮质醇分泌,而皮质醇偏好把脂肪堆在腹部,造成「压力肚」。

睡眠干扰:入睡困难、半夜惊醒,都是压力在作祟,而睡眠不足本身也会恶化血糖控制。


「降压开关」:日常可啟动的压力管理秘诀

1. 运动:天然的抗压药

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能降低皮质醇,改善胰岛素敏感度。

阻力运动(重量训练、弹力带)则能提升肌肉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研究显示,每天30分鐘中等强度运动,可以让血糖与情绪同时改善。



2. 睡眠:最被忽略的降压因子

Diabetes Care》期刊指出,连续三晚只睡5小时,胰岛素敏感度下降高达25%

建立固定睡眠节律、避免夜间过度使用蓝光,能让大脑与荷尔蒙「回到正轨」。

3. 饮食:吃出稳定血糖

高纤维饮食(全穀、豆类、蔬果)能减缓血糖上升,降低压力荷尔蒙的影响。

富含镁与Omega-3的食物(坚果、深海鱼、菠菜)被证实能调节情绪与血糖。

少喝含糖饮料与咖啡因过量,以免加重神经与血糖波动。



4.呼吸与静心

哈佛医学院研究显示,深呼吸5分鐘即可降低交感神经亢奋,让血压与血糖回到较稳定状态。

冥想、瑜伽、正念练习,也能活化前额叶皮质,平衡杏仁核的过度反应。



积极与压力共处:从心开始

压力并非完全是坏事。适度压力能提升专注力与表现,关键在於如何「共处」。

1.转换心态:把压力视為「挑战」而非「威胁」,会减少杏仁核过度激活。

2.社会连结:史丹佛长寿中心指出,良好的人际互动能显着降低压力荷尔蒙水平。

3.自我觉察:透过日记、身体扫描练习,找到压力来源,才能真正解套。

正如同专家所说:「压力不是只压在心裡,它也会压在血糖上。」当我们懂得啟动生活中的「降压开关」,就能减少血糖的剧烈震盪,远离肥胖与糖尿病。


压力与血糖之间的联繫,正逐渐被科学揭开。2025年的《Nature》研究,让我们看见杏仁核–肝臟轴的隐形连结;而生活中的运动、睡眠、饮食,则是我们随手可及的「血糖守门员」。

面对压力,没有人能完全迴避,但我们能选择如何与它共处。从今天起,透过规律运动、良好睡眠、聪明饮食与心态调整,把压力变成推动健康的动力,让身体与心灵一起走向更长久、更稳定的生命旅程。





推荐阅读

告别「久坐危害」,重啟你的健康密码

养老与投资兼得的理想社区-永春庄  可租可买灵活选择,安居养老更省心!

哈佛研究新发现:「失智」原来是缺了它

七大天然降胆固醇食材,让健康从餐桌开始

肠道顾好 = 皮肤亮、免疫强、情绪稳,你每天的心情,可能是肠道在说话





优惠请点击这裡








#压力与血糖 #Nature研究 #杏仁核肝臟轴 #糖尿病预防 #肥胖研究 #压力管理 #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