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工商 / 商家信息

增肌养肌,中西合璧好体力,吃对、练对、睡好,肌肉自然长回来


增肌养肌,中西合璧好体力,吃对、练对、睡好,肌肉自然长回来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年过 30之后,身体悄悄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肌肉每 10 年会流失 3%~8%。许多人没有变胖,却愈来愈觉得肌肉「有点鬆」,或是提东西吃力、没走几步就开始喘。医学界提醒:肌肉不足不只是外观问题,更可能提高跌倒、代谢下降与慢性病的风险。但好消息是,增肌永远不嫌晚。只要吃对、练对、睡好,肌肉都能再度强壮。

西方医学讲求营养与运动并重,中医则从「脾胃」「肾气」谈起,两者其实可以互相补强,為我们打造一套更温和、更长久的增肌策略。

西方研究:增肌黄金三角—蛋白质、阻力训练、睡眠

1.补充足够蛋白质,是增肌第一步

许多权威期刊(如《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指出,成年人与中高龄者,增肌的理想蛋白质摄取量為:每公斤体重 1.0~1.2 公克蛋白质/天,若想积极增肌,可短期提升到 1.2~1.6 公克。对一位体重 60 公斤的人而言,每天应吃下 60~70 公克蛋白质,并均衡分散在三餐效果最佳。

常见优质蛋白食物

鱼类(鮭鱼、鯖鱼、白鱼)

鸡胸、火鸡肉

豆腐、豆干、毛豆、鹰嘴豆

蛋、希腊优格、低脂牛奶

实际怎麼吃?

以 60 公斤的成年人為例,每日蛋白质目标大约 60~70 公克,可分配在三餐与点心中:

早餐:1 颗蛋(约 6g) + 一杯低脂牛奶或豆浆(7~8g),再搭配一片起司或一小把坚果

午餐:一掌心大小的鱼、鸡胸肉或豆腐(20~25g)

晚餐:再来一次「一掌心」的蛋白质主菜(20g 左右)

每餐都问自己:「这餐的蛋白质在哪?」若能做到餐餐有主菜、点心有乳製品或坚果,肌肉自然不会掉太快。



2.阻力训练:肌肉要用才留得住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週至少有两天做阻力训练,要训练大肌群,如腿、臀、背、胸、手臂,每组 8~12 下,1~3 组即可起步。

居家就能做的小训练:

深蹲、椅子坐站

墙壁伏地挺身

提水壶当哑铃(弯举、侧平举)

弹力带拉伸

重点不是练得多「猛」,而是持续、渐进:从可以接受的重量与次数开始,慢慢增加。只要动作标準、稳定呼吸,哪怕一天只花 15~20 分鐘,都是向肌肉「报到」的讯号。



3.睡眠与压力:荷尔蒙决定

肌肉成长不是在运动时,而是在睡眠、修復过程中完成。若睡眠不足,生长激素下降、皮质醇升高,都会让肌肉难以合成。

三个好睡原则:

每天固定上床时间

睡前 2 小时避免重口味、高糖饮食与大量咖啡因

白天多晒太阳,有助调节生理时鐘

生活越规律,肌肉越容易被「修补」得扎实。

中医观点:补脾、养肾、气血足,肌肉才结实

中医眼中的肌肉与两大系统密切相关:

1. 脾主肌肉:脾好四肢有力

脾负责「运化」饮食,把食物转成能量。脾弱的人容易疲倦、没力气、肌肉鬆软。

2. 肾主骨:骨强,肌才有支撑

肾气足可让筋骨强壮,使肌肉更有弹性、不易受伤。

中医建议:吃这些食材最稳健

1.健脾补气食物

山药、小米、糙米、燕麦、黄豆、红豆、绿豆等,这些食材有助脾胃运化,使能量来源稳定,让运动时更有力。

2.补肾强筋食材

黑芝麻、黑豆、核桃、腰果等,可与鸡肉、排骨燉汤,或磨粉加入早餐,补肾又补能量。

3.烹调方式以「温暖胃」為主

中医建议食物温热為佳:煮熟、少冰饮、减少沙拉為主餐的状况。长期生冷饮食会使脾胃虚弱,吸收力下降,不利增肌。



中医式运动:内外兼养

太极、八段锦:改善平衡、强化下肢、促进气血流动

健走、缓跑:温和心肺训练,有助提升基础代谢

这些运动比「猛爆」更能让中高龄族群「长期做下去」。

生活增肌三习惯:从今天开始最实用

习惯一:每餐都看到蛋白质主角

把蛋白质放在餐桌中心位置,让身体每天有足够原料修补肌肉。外食时也可优先选鱼肉、鸡肉、豆腐、蛋类。

习惯二:安排固定的「肌肉日」

把运动写进行事历,如同正式约会。例如:週一、三、五晚餐后 20 分鐘深蹲+伏地挺身。一週至少选 2~3 天,固定时间做阻力训练。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居家深蹲、椅子坐站、墙壁伏地挺身都算。可以跟家人一起做,把它当作家庭小活动。做少没关係,但一定要定期做。

习惯三:睡眠当作「身体进厂保养」

睡得好,肌肉修復快;睡不好,再努力练也效果有限。若白天压力大,睡前可做深呼吸、缓慢伸展,让全身放鬆。

肌肉,是最值钱的健康存款

不论你的年龄是 30、50、或70 岁,只要开始吃对、动对、睡对,肌肉都会愿意「长回来」。西方研究提供具体操作方法,中医则补足体质调理与长期保养的缺口。想要一个能走、能提东西、能陪家人旅游的身体,从今天起,每一口蛋白质、每一次深蹲、每一晚好睡眠,都是在替未来的自己存下一份「行动自由」。





推荐阅读

找回生活的力量,重啟再次出发的内在动力

联合健康保险 2026 年红蓝卡优惠计划為您提供价值、便捷和多元选择

玉山银行进军达拉斯,台湾金融新力量串联美南供应链版图

赤脚接地,与树共振,静心感受大地能量,当科学遇见自然的智慧,找回身心平衡

血糖不稳定怎办?九大饮食策略帮助你,控制饭后血糖,提升代谢,重啟好能量

告别3C焦虑,父母必学5招数位育儿心法,3C非洪水猛兽,而是需要智慧驾驭的工具

 











 

#增肌养肌   #中西合璧养生   #肌少症预防  #银髮健康  #营养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