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減肥藥降價 藥廠代表突昏倒
【華盛頓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與減肥藥相關的新政策時,現場突發意外——一名藥廠代表突然昏倒,導致記者會被迫中斷,氣氛一度緊張。根據《紐約郵報》報導,事件發生於白宮公布肥胖治療藥物新措施之際。伊萊利禮來(Eli Lilly)執行長大衛・瑞克斯(David Ricks)眼見一名男子搖晃後倒地,當場驚呼:「你還好嗎?高登,你還好嗎?」直播畫面隨即被切斷。川普與白宮醫療團隊、醫師梅赫梅特・奧茲(Mehmet Oz)立即上前協助,現場官員並高喊「媒體先出去!」,迅速疏散記者。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昏倒者為一名藥廠代表,疑似因一時昏厥被緊急送醫,目前「情況穩定,意識清醒」。白宮醫療單位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置。記者會在短暫中斷後恢復。川普隨後向媒體說明,該名與會者只是「有點頭暈」,經醫師照護後無大礙。「你們看到他倒下,但他現在很好。我們只是遇到了一點小插曲。」他說。網路上曾一度傳出昏倒者為生產胰妥讚(Ozempic)與週纖達(Wegovy)的諾和諾德(Novo Nordisk)高層戈登・芬德雷(Gordon Findlay),但公司隨即澄
美國政治重整:在撕裂與重構之間的民主試煉
美國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這個曾以制度穩定與多元包容自豪的國家,正在經歷一場深層的「政治重整」(Political Realignment)——不僅是政黨的更替,更是一場意識形態、階級與價值觀的重構。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政治版圖,與冷戰時代已大不相同。曾經以族裔、宗教與地區為界的選民聯盟,如今正被教育程度、階級分化與文化認同重新劃線。民主黨失去了一部分藍領工人與中下階層的信任,而共和黨則在鄉村與白人勞工階層中建立起新的民粹支撐。這種轉變,使美國的兩大政黨都出現了內部裂痕,也使政治版圖進入了新的不確定時代。2024年的選舉成為催化劑。隨著「川普現象」延續、「拜登主義」退潮,新一代選民不再以黨派忠誠為指標,而以「誰能代表我的不安」為選擇標準。對部分選民而言,國家安全與移民問題象徵秩序;對另一部分人而言,氣候與社會公義則代表希望。兩種願景並非完全對立,但在社群媒體與意識形態極化的時代,它們被放大成了互不妥協的戰線。政治重整不只是權力的更迭,更是美國靈魂的辯論。它考驗著這個國家如何在自由與平等之間取得平衡,如
川普宣布恢復核試 普丁下令提對等反制方案
(中央社莫斯科5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天下令相關高層提報可能恢復核試的預案,應對美國總統川普突如其來的宣示。川普日前要求美國睽違30多年後恢復核試。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普丁在莫斯科與聯邦安全會議成員的會議上表示,他已警告美國與其他國家,如進行此類試驗,「俄羅斯也將被迫採取適當回敬措施」。 他指示俄國外交部與國防部盡一切可能蒐集更多相關資訊,在鄰邦安全會議中加以分析,並就「可能開始進行的核試準備」提出統一的協同建議。俄方多名高層也表態支持恢復核試的必要性。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說:「我們必須對美方的行動作出適當回應」敦促政府「立即開始為全面核試做準備」;俄軍參謀總長格拉西莫夫(Valery Gerasimov)說:「如現在不採取適當措施,就會錯過及時回應美國行動的時機,不同類型的核試準備需要數月到數年不等。」這場聯邦安全會議原本預定討論交通運輸安全,國會下議院議長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要求與會者先就華府宣佈恢復核試一事發表意見。川普10月30日時宣告,他已指示五角大廈在與其他國家對等的基礎上「即刻」開始恢
路透:Meta每日推送150億則可疑詐騙廣告
(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報導,美國社群媒體巨擘Meta自估去年營收有10%來自詐騙和禁售商品廣告,且平均每天推送150億則有較高詐騙風險的廣告,其解決方法之一竟是向可疑廣告主收更高費用。根據路透社見過的公司內部文件,擁有臉書(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等社群媒體平台的Meta去年12月預估,全年約有160億美元營收來自詐騙與禁售商品廣告,約占其去年營收的10%。Meta內部文件還顯示,其未能辨識及阻止旗下平台數以十億計使用者暴露在大量詐騙電子商務或投資計畫、非法線上博弈及禁售醫療產品的廣告下,這種情況已持續至少3年。根據其中1份文件,Meta估計其平均每天向旗下各平台使用者推送約150億則「有較高詐騙風險」的廣告,也就是可見明顯詐騙跡象。另1份文件並指出,Meta每年從這類廣告獲得的年化營收約有70億美元。Meta所統計的詐騙廣告,許多是來自僅行為可疑到足以被其內部預警系統標示出的廣告主。而文件顯示,除非廣告主被Meta的自動系統預判至少有95%機率進行詐騙,才會遭到封禁。若Meta判定廣告主很可能
血管要有彈性,身體才輕鬆
預防中風先懂血管,趁早掌握心血管風險(美南新聞韋霓報導)心血管疾病長期位居美國死亡原因前幾名。即便沒有明顯症狀,若血管彈性降低或局部阻塞,仍可能在無聲中累積,最終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等重大事件。如何在「危險尚未爆發」之前,即時看見血管狀況,已成為近年醫界最受關注的課題。休士頓健康科學碩士(MSHS)/持照營養師(LD)Paulina Lee 在臨床經驗中發現,血管堵塞與血管彈性不足的情況相當普遍,但一般人往往無法及早察覺,錯失修復的關鍵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