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市長挑戰赫里斯郡長 亞裔力量崛起休士頓政壇
2025 年的德州赫里斯郡(Harris County)政治舞台,出現了一個令人矚目的名字——來自香港的移民市長 杜艾莉莎(Aliza Dutt)。這位從家族餐館走出的女性,如今宣布角逐全美第三大郡的最高行政職位——赫里斯郡郡長(County Judge)。她的出現,不僅為競選帶來新話題,更象徵亞裔、尤其是華裔移民在德州政治版圖中正逐步崛起。✦ 從洗碗少女到市長:移民的逆襲之路杜艾莉莎出生於香港,幼年時期隨父母移民美國。那時的她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只能靠努力在學校追趕同學。她在家族經營的小餐館幫忙洗碗、送餐,從基層勞動開始體驗美國社會。成年後,她以優異成績進入新聞界,曾任《道瓊斯通訊社》和《Oil Daily》能源日報的華盛頓特派記者,採訪白宮與國會新聞。後來,她成為能源市場分析師,並最終回到休士頓西郊的 Piney Point Village,投入地方政治,從市議員一路當選為市長。2025 年 5 月,杜艾莉莎正式宣布代表共和黨出馬,挑戰現任民主黨籍郡長 Lina Hidalgo。
川普宣布減肥藥降價 藥廠代表突昏倒
【華盛頓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與減肥藥相關的新政策時,現場突發意外——一名藥廠代表突然昏倒,導致記者會被迫中斷,氣氛一度緊張。根據《紐約郵報》報導,事件發生於白宮公布肥胖治療藥物新措施之際。伊萊利禮來(Eli Lilly)執行長大衛・瑞克斯(David Ricks)眼見一名男子搖晃後倒地,當場驚呼:「你還好嗎?高登,你還好嗎?」直播畫面隨即被切斷。川普與白宮醫療團隊、醫師梅赫梅特・奧茲(Mehmet Oz)立即上前協助,現場官員並高喊「媒體先出去!」,迅速疏散記者。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昏倒者為一名藥廠代表,疑似因一時昏厥被緊急送醫,目前「情況穩定,意識清醒」。白宮醫療單位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置。記者會在短暫中斷後恢復。川普隨後向媒體說明,該名與會者只是「有點頭暈」,經醫師照護後無大礙。「你們看到他倒下,但他現在很好。我們只是遇到了一點小插曲。」他說。網路上曾一度傳出昏倒者為生產胰妥讚(Ozempic)與週纖達(Wegovy)的諾和諾德(Novo Nordisk)高層戈登・芬德雷(Gordon Findlay),但公司隨即澄
別錯過營養寶庫,它可能是降壓護血管的隱形英雄
(美南新聞韋霓特稿) 你是否曾在剝橘子時,下意識地將那層白白的筋膜「刮得乾乾淨淨」?認為味道苦、纖維多、吃起來麻煩?或將果皮丟入廚餘桶?其實,近年研究顯示:這些被我們忽略或拋棄的水果部位,正可能是降壓護血管的隱藏營養寶庫。老一輩常說吃橘子別剝的太乾淨,橘子白筋、柳丁的那層白色內膜隱藏著神奇力量,用現代科學角度來看,其實非常有道理。錯失植物為我們提供的「保護膜」?高血壓與血管硬化,常被認為是飲食過鹽、缺乏運動、壓力大所導致,沒錯,這些確實是關鍵因素。但飲食中的「某些被忽略部份」也可能潛移默化地影響血管健康。例如:當我們一次次選擇去除果實中的纖維部位、捨棄果皮,而只吃看似「乾淨純淨」的果肉,就可能失去植物為我們提供的「保護膜」,這是一層對抗氧化、抗發炎、穩定血壓的重要屏障。
德克薩斯文藝複興節的璀璨狂歡——火光與樂章交織之夜
【美南新聞泉深】當夜幕如天鵝絨般垂落,德克薩斯文藝複興節的王國被點亮。燭火、星光與笑聲在林間流動,空氣中彌漫著酒香、花香與夢的氣息。從皇家劇場到海盜酒館,從烈焰舞台到銅管樂閣,整個節慶仿佛一場時光的盛宴,讓人穿越回那個既莊嚴又浪漫的文藝複興年代。一、皇家劇場——國王與王後的夢中重逢金色的燈光灑在主舞台上,王冠與絲袍閃耀著歲月的光輝。國王與王後緩步登場,侍從簇擁,貴族相隨,仿佛一幅活生生的中世紀畫卷緩緩展開。燭光映照著紅柱金檐,古典樂聲流淌在夜風中,莎士比亞時代的戲夢在此重生。騎士高舉長劍、詩人吟唱情歌、宮廷舞者輕旋于燈火之間。觀衆如置身倫敦環球劇場,笑聲與掌聲交織成一曲獻給浪漫與榮耀的頌歌。那一刻,紅酒的香氣、松木的味道與音樂的旋律共同織成了一場王國的夢。
美國政治重整:在撕裂與重構之間的民主試煉
美國正站在歷史的轉折點。這個曾以制度穩定與多元包容自豪的國家,正在經歷一場深層的「政治重整」(Political Realignment)——不僅是政黨的更替,更是一場意識形態、階級與價值觀的重構。二十一世紀初的美國政治版圖,與冷戰時代已大不相同。曾經以族裔、宗教與地區為界的選民聯盟,如今正被教育程度、階級分化與文化認同重新劃線。民主黨失去了一部分藍領工人與中下階層的信任,而共和黨則在鄉村與白人勞工階層中建立起新的民粹支撐。這種轉變,使美國的兩大政黨都出現了內部裂痕,也使政治版圖進入了新的不確定時代。2024年的選舉成為催化劑。隨著「川普現象」延續、「拜登主義」退潮,新一代選民不再以黨派忠誠為指標,而以「誰能代表我的不安」為選擇標準。對部分選民而言,國家安全與移民問題象徵秩序;對另一部分人而言,氣候與社會公義則代表希望。兩種願景並非完全對立,但在社群媒體與意識形態極化的時代,它們被放大成了互不妥協的戰線。政治重整不只是權力的更迭,更是美國靈魂的辯論。它考驗著這個國家如何在自由與平等之間取得平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