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山銀行進軍達拉斯,台灣金融新力量串聯美南供應鏈版圖
【美南新聞韋霓採訪報導】美國德州近年高速崛起,聚集科技研發、先進製造及跨國企業總部,成為全球資本布局的關鍵舞台。2025 年 10 月 15 日,玉山銀行正式於達拉斯設立代表人辦事處,成為首家進駐當地的台灣金融機構,與 2000 年成立的洛杉磯分行相呼應,為台商及亞裔企業打造深入美南市場的新金融樞紐。玉山此舉布局明確:與客戶一同前進產業鏈最前線,貼近市場、深耕在地,同步串聯亞洲、北美及全球 35 個海外據點,共同推動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海外投資,進一步強化美亞經貿交流。玉山銀行正式進駐
 
                美國政府停擺揭示教育領域最大謊言:聯邦教育部並非不可或缺
【美南新聞泉深】在美國政府近期的部分停擺期間,聯邦教育部的工作被迫中斷,但全國學校依然照常運作,引發外界對該部門職能與必要性的重新審視。部分保守派人士認爲,這一事件暴露了“教育部權力被過度神化”的現實;而教師工會和自由派團體則警告,長期削弱聯邦教育管理將危及教育公平與全國標准。教育工會“誇大危機”,聯邦停擺學校照常運作隨著華盛頓特區的政府機構陷入停擺,美國教師聯合會主席蘭迪·溫加頓(Randi Weingarten)及其盟友迅速指責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聲稱“教育系統將因教育部停擺而陷入癱瘓”。她甚至稱特朗普是在“挾持美國人民做人質”。
 
                中美關係缓和,力求世界和平
中美關係缓和,力求世界和平當今世界的格局,仍以中美兩國為軸心而轉動。這兩個國家,一個是最具潛力的發展中大國,一個是仍居主導地位的發達強國。中美之間的關係,從來不只是雙邊問題,而是全球穩定與發展的晴雨表。每當中美對立升溫,世界的經濟信心便隨之動盪;每當雙方展現善意,全球市場與地緣政治緊張也隨之舒緩。這不僅是國力的較量,更是智慧的比拼——如何在競爭中尋求合作,在分歧中尋找共識。和平,從來不是天上掉下的禮物,而是相互理解與理性對話的成果。中美兩國若能從對抗走向互信,從封鎖轉向共贏,不僅可減輕彼此的戰略焦慮,更能為動盪不安的世界帶來穩定力量。事實證明,中美合作時,世界經濟蓬勃發展;中美對抗時,全球陷入不確定。這是一條再清楚不過的歷史軌跡。今日的挑戰,無論是氣候變遷、能源安全、科技治理,還是地區衝突,都無法由任何一國獨力解決。因此,「中美關係缓和,剩世界和平」並非一句理想化的口號,而是這個時代最現實的真理。唯有放下偏見、超越意識形態,以平等與互利為基礎,兩國才能共同引領人類走出分裂的陰霾,邁向長治久安的新紀元。 When U.S.&
 
                世界G2新情勢
世界G2新情勢— 美中共治與競合的新時代2025年秋,川普與習近平在釜山會晤,「G2」一詞再度成為世界焦點。這場被稱為「美中峰會」的會談,象徵兩強從對抗走向戰略緩和。雙方在貿易與稀土等領域達成暫時協議,既是現實考量,也顯示全球經濟難以割裂。然而,「G2」並非真正的共治,而是一種競合並存。中國追求多邊自主,美國仍試圖維持主導,兩者之間既合作又防範。這場平衡遊戲,決定了未來世界的節奏。科技與經濟是新冷戰的主戰場。晶片、AI、數據、能源——每一項都成為權力槓桿。供應鏈雖重組,但中國仍居全球價值鏈核心,美國的「去中國化」戰略並未真正脫鉤。在地緣政治上,台海、南海、朝鮮半島與中東局勢仍是潛在火藥庫。G2若無制度化合作,世界將滑入兩個平行體系——科技分裂、金融對峙、話語割裂。對全球華人與亞裔社群而言,這不僅是外交新聞,更是時代座標:在兩極之間,如何保持文化根與公民身分的平衡,將成為新世紀的挑戰。真正的「G2」不應是權力之爭,而應是文明的對話。唯有理解與信任,方能在變局中開創新秩序。
 
                政府補助糧食券近日取消
政府補助糧食券近日取消新聞報導說,政府補助的糧食券制度近日正式取消。消息一出,許多人只是淡淡一笑,覺得那只是歷史的自然演變;但對一些人而言,這卻是一段生命經歷的落幕。那一張張不起眼的糧食券,曾是無數家庭的支撐。它不僅僅是一種經濟援助,更是一種社會的溫度。對那些剛移民、失業、或陷入困境的人來說,糧食券是一線希望——一個能讓人挺過難關、重新開始的契機。我仍記得,早年的自己也曾排在領取補助的隊伍裡。那是一種複雜的心情:既有感激,也有自尊的掙扎。拿著那幾張券走進超市時,心裡想的不是便宜的食物,而是有朝一日能不用再依靠它,能用自己的雙手換取明日的飯糰與尊嚴。如今,隨著政策的轉變,糧食券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現代化的電子補助與福利體系。社會的進步固然值得欣慰,但我仍懷念那段歲月裡的人情味。那是一個會彼此理解、彼此幫助的年代。制度可以更新,科技可以替代,但那份被幫助時的感恩、以及幫助他人時的溫暖,卻是任何數位系統都無法取代的。糧食券的消失,不只是政策的終止,更是時代情感的一次告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