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 休斯顿黄页 电子书
哈佛研究新发现:「失智」原来是缺了它
哈佛研究新发现:「失智」原来是缺了它
10年重量级研究,揭示脑健康密码(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失智症(Dementia)已成為全球老龄化社会最严峻的健康挑战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500万名失智症患者,且每年新增约1000万例。长久以来,科学界普遍将失智症风险归因於基因、生活习惯、慢性疾病与环境因素。然而,2025年8月哈佛医学院最新发表於《自然》(Nature)的研究,為这个复杂问题带来突破性观点——大脑缺乏微量元素「鋰(Lithium)」可能与失智有显着相关。哈佛研究:10年追踪百个
2025-08-28 4274
全球长寿国家排行名列前茅是哪些国?  这几大趋势值得关注
全球长寿国家排行名列前茅是哪些国? 这几大趋势值得关注
哪国有最多密度的人瑞?(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根据联合国与各国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百岁人瑞数量与分布呈现显着差异,摩纳哥荣登全球百岁人瑞「密度王」,香港、日本紧追其后,台湾、新加坡、美国属於中等,而中国人口眾多,虽人瑞的总数量大,但以人口密度而言,长寿人瑞比例则相对偏低。因各国人口数量差别悬殊,若直接比总数并不公平,也无法反应实际状况,因此比较各国长寿人口的密度,以地区内每10万人有多少超过一百岁的人瑞相比。以下几大趋势值得关注。一、全球百岁人瑞最新概况截至 2024 年,全球约有 935,000 位百岁人瑞。世界平均约每十万人有 11.6 位
2025-08-27 2527
听过「大脑的神奇养料」?如何自然提升?  BDNF 的惊人潜力
听过「大脑的神奇养料」?如何自然提升? BDNF 的惊人潜力
让你远离忧鬱、失智与脑雾(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你是否常感觉记忆力衰退、思绪模糊、甚至情绪低落?这些问题背后,有可能隐藏着一个被忽略的关键因子,那就是BDNF(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脑源性神经滋养因子)。这个被科学界誉為「神经奇蹟因子」的蛋白质,正是维护大脑年轻与活力的核心要素,如果缺乏,就会產生上述的情况。BDNF 是什麼?為何被称為「大脑的神奇养
2025-08-26 2479
看见希望! 从每天打针,到不必再打胰岛素,北大团队重大进展
看见希望! 从每天打针,到不必再打胰岛素,北大团队重大进展
助糖尿病患者摆脱依赖(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对於全球数亿名糖尿病患者而言,每日注射胰岛素、时刻监测血糖,是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日常。特别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由於自身免疫系统破坏了胰岛β细胞,几乎终身都要依赖胰岛素。然而,2025年初传来的好消息,或许将改写这段歷史,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团队,利用患者自体细胞,重编程生成功能完整的胰岛细胞并移植回体内,让患者彻底摆脱外源性胰岛素,并已稳定控糖超过 20 个月。研究核心:自体细胞 → 
2025-08-21 2956
用基因工程让稻米生成人血白蛋白, 大幅降低救命药成本,中国团队大突破
用基因工程让稻米生成人血白蛋白, 大幅降低救命药成本,中国团队大突破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人们的日常印象中,稻米是餐桌上的主食;而在中国科学家的手中,它正在成為「造血工厂」。近期,由武汉禾元生物科技主导的「转基因水稻生成人血清白蛋白(HSA)」技术传来重大突破——临床三期试验已经完成,產品进入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程序,距离正式上市仅一步之遥。打破血浆依赖的瓶颈人血清白蛋白是医院中常用的救命药,用於烧伤、大手术、肝硬化、水肿及休克等抢救。但它只能从血浆中提取,来源有限且成本高昂。据统计,中国每年对HSA的需求高达数千吨,其中超过六成依赖进口。这不仅抬高了价格,也存在公共卫生风险,一旦供应链受阻,病患将陷入用药困境。技术原理:让稻米变成「生物反应器」
2025-08-20 2095
中年女性的选择题:焦躁还是自在?  从荷尔蒙转变到生活支持
中年女性的选择题:焦躁还是自在? 从荷尔蒙转变到生活支持
打造平稳优雅的熟龄转身(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四十多岁之后,不少女性就走到人生的「转弯处」,家庭责任未减、职场压力依旧,而身体却开始发出不同的讯号:心情易怒起伏、夜裡难眠出汗、原本紧实的皮肤变得鬆弛,还莫名地感到焦躁或心悸。这不是自己变了,而是身体正在慢慢进入「更年期」。与其害怕,不如理解这段生理过渡期背后的机制,并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温柔陪伴自己,度过这段黄金调理时期。更年期的生理讯号:热、痛、碎睡、易怒更年期不是一夜之间的转变,而是一个过程,医学上称為「围绝经期」(Perimenopause),通常发生在45至55岁之间,有的人早有的人晚。此阶段,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与黄体素浓度波动剧烈,进而导致一连串身体与心理的
2025-08-19 1653
周启诚牙医专栏59— 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及其与牙科的关系!
周启诚牙医专栏59— 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及其与牙科的关系!
我之所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是因为它迟早会触及我们大多数人,即使不是所有人。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都有父母,或许还记得我们的祖父母,而且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他们表达的沮丧,他们觉得自己的记忆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不幸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会下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我自己的家庭也经历过这种情况,我相信这是一个值得与读者探讨的有趣话题。 随着我们许多人年龄的增长,开始感觉记忆力越来越差,我倾向于说,我们中的许多人会在之后开玩笑地说:“我得痴呆症了!”
2025-08-15 3110
细胞会「生锈」?為细胞套上「防锈膜」,四大实用策略
细胞会「生锈」?為细胞套上「防锈膜」,四大实用策略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铁」的认识多半与「造血」、「补铁」或「红肉营养」相关。事实上,铁对身体健康确实扮演关键的角色——它是血红素的重要成分,是携带氧气的核心。但你知道吗?当铁过量,反而可能让身体的细胞「生锈」,引发一连串疾病,甚至导致细胞死亡,这就是科学界近年高度关注的现象:铁死亡(Ferroptosis)。当细胞开始「生锈」:什麼是铁死亡?铁死亡是一种新颖的细胞死亡形式,与我们熟知的凋亡(Apoptosis)不同。它并非细胞自我设计的结束过程,而是由体内过多铁与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產生大量自由基,破坏细胞膜,导致细胞坏死的现象。这种「氧化风暴」,就像金属遇到空气与水会生锈一样,使细胞结构不再完整。
2025-08-14 1428
动静合一,简单又可持续的日常运动
动静合一,简单又可持续的日常运动
养心肺、稳平衡、护关节,健康一辈子(美南新闻韦霓特稿)对大多数人来说,运动最大的挑战不是高强度训练,而是要找到能每天持续做的锻鍊。一项大型分析显示,即使是中等强度的日常活动(如快走),只要累积到每週约75–150分鐘,就能明显降低死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即便未达指南标準,也依然有益健康。这意味着「能长期坚持的中等量运动」,比偶尔的高强度运动更有价值。走路:最容易上手的全能运动快走属於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容易养成习惯、受伤率低。长期维持步行习惯者,总死亡风险可下降约20–40%。做法建议:每週至少5天,每次15–30分鐘,以
2025-08-13 2955
中国团队首创: 纳米机器人清除血栓,无痛安全
中国团队首创: 纳米机器人清除血栓,无痛安全
未来,中风心梗等夺命疾病的结局将被改写(美南新闻韦霓特稿)血栓(血液在血管内形成的固体块)是导致中风、心肌梗塞、肺栓塞等疾病的元兇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死亡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而血栓正是其中关键的病理环节。一旦血管被堵塞,器官将在短时间内缺血坏死,因此临床上常以「分秒必争」形容救治的紧迫性。传统的溶栓治疗虽然有效,但往往需要大剂量药物,并伴随出血等副作用;介入手术虽可直接取出血栓,但属於有创操作,对患者的身体负担不小。因此,一种既能快速清除血栓、又无需开刀、且副作用低的新技术,成為全球医学界追求的目标。中国团队首创:可注射磁控纳米机器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
2025-08-12 3790
长寿饮食智慧:从餐桌开始的慢老人生
长寿饮食智慧:从餐桌开始的慢老人生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你吃的食物,决定你活得多久。」这句话虽简单,却揭示了饮食对健康与寿命的深远影响。无论来自东方中医的「食疗养生」,还是西方营养学中的「抗发炎饮食」,越来越多研究证实,选对食物,不只能预防慢性病,更能延缓老化、保护大脑、稳定情绪,让我们活得更久、更有品质。长寿「蓝区」的关键要素全世界被公认為长寿典范的区域,例如日本冲绳、义大利萨丁尼亚岛、希腊伊卡利亚岛、哥斯大黎加的尼科亚半岛和美国加州的洛马琳达,被称為「蓝区」。这些地区的百岁老人比例远高於其他地方,研究者深入调查发现,除了良好的社交支持与生活步调外,饮食是长寿的关键要素之一。回归自然简单新鲜、少加工的原则
2025-08-10 2835
便祕怎麼办?从饮食、运动、排便习惯全面调整
便祕怎麼办?从饮食、运动、排便习惯全面调整
肠肠久久没上,人生怎麼能顺畅?【美南医疗专栏】作者: 谢廷徽 医学博士你是不是也有这种经验?明明昨天吃了不少,今天坐在马桶上却像在打坐,双眼空洞,内心焦虑,肚子鼓鼓,屁声嘹亮,结果——「什麼都没有」。别怀疑,你不是一个人。便祕,是肠胃科门诊最常见的烦恼之一。根据研究,超过15% 的人有慢性便祕问题,尤其是女性与长者更容易「肠」期困扰。
2025-08-07 1950
肠道顾好 = 皮肤亮、免疫强、情绪稳,你每天的心情,可能是肠道在说话
肠道顾好 = 皮肤亮、免疫强、情绪稳,你每天的心情,可能是肠道在说话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你是否有这样的困扰?明明吃得不多,却常胀气?便祕时像塞车,腹泻时又如水龙头?皮肤一会长痘、一会乾燥,一到换季就感冒?别再把这些小毛病当作「体质不好」,真正的问题,很可能藏在你的肠子裡!养生要先养肠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肠道不只是消化器官,更是人体的「第二大脑」与免疫中枢。本篇文章将带你了解為什麼「养生要先养肠」,以及你每天都能做到的简单调理法。肠道為什麼这麼重要?人体内约有100兆个微生物生活在
2025-08-06 2373
七大天然降胆固醇食材,让健康从餐桌开始
七大天然降胆固醇食材,让健康从餐桌开始
哈佛健康饮食金字塔的实证建议,助你远离心血管风险(美南新闻韦霓特稿) 在当今高油高糖的饮食环境中,胆固醇过高已成為全球健康隐忧之一。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资料,高胆固醇与心臟病、中风密切相关,而令人欣慰的是,这种风险往往可以透过「吃得对」来改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长年倡导「饮食改变可胜过药物」,提出一套基於实证的饮食指引——哈佛健康饮食金字塔(Healthy Eating Pyramid)。这套指引强调天然食材的力量,鼓励以植物為基础的营养摄取,对於改善胆固醇与整体心血管健康都有显着成效。
2025-08-05 2892
HCC携手媒体,共创人才未来。AI、网路安全、NASA – 实作成果备受瞩目
HCC携手媒体,共创人才未来。AI、网路安全、NASA – 实作成果备受瞩目
【美南新闻韦霓休斯顿报导】休士顿城市大学(Houston City College,缩写HCC,七月刚从原“休士顿社区大学 Houston Community College”易名)於7月16日,在West Loop校区举办「媒体表彰餐会」(Media Appreciation Luncheon),邀请大休士顿地区多家媒体与贵宾齐聚一堂,展现HCC长期深耕社区与媒体合作的诚意与成果。透过午餐交流、简报分享与实地参观,HCC成功串联教育资源与公共传播力量,為学院的未来发展铺设更坚实的基础。华裔领袖肯定
2025-08-03 2547
找回平衡: 长者与上班族如何面对身心压力
找回平衡: 长者与上班族如何面对身心压力
释放内在压力,重建幸福感与健康的人生(美南新闻韦霓报导) 在这个节奏快速、资讯爆炸的时代,身心压力几乎成為每个人的共同语言。根据《The Lancet Psychiatry》的一项全球研究显示,疫情后全球焦虑症与忧鬱症的发生率上升了超过25%,长者与上班族成為心理压力的高风险族群。一、上班族:看不见的压力,压垮生活品质根据《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报告,高达 76% 的美国上班族表示「工作」是他们压力最大的来源。这种压力不只是来自工作量或业绩目标,还包含了长时间面对萤幕、人际互动紧绷、家庭与职场难以平衡等的「隐性压力」。
2025-07-31 3089
逆龄有道:五大类抗衰老食物让人显年轻
逆龄有道:五大类抗衰老食物让人显年轻
从饮食开始打造延缓老化的健康生活(美南新闻休斯顿报导)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代谢机能与细胞修復能力逐渐下降,许多人开始寻求有效的抗老秘诀。除了基因与生活习惯之外,科学研究已证实,饮食在延缓老化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我们邀请养生专家林博士分享「让您更年轻的抗衰老食物」。林博士分析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加上他本身多年养生的经验,发现五大类逆龄食物,这些食物中特定营养素能活化细胞内的抗老机制,甚至影响DNA修復与细胞寿命。以下介绍五大类经科学研究证实具抗衰老作用的食物类型,搭配现代营养学的观点,帮助您吃得健康又显年轻。一、富含烟醯胺单核苷酸(NMN
2025-07-30 2607
春养肝、夏养心,秋润肺、冬补肾!  四季调五臟,健康节奏跟着养就对了
春养肝、夏养心,秋润肺、冬补肾! 四季调五臟,健康节奏跟着养就对了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你知道吗?春天容易肝火旺、夏天容易心烦气躁、秋天咳嗽不止、冬天手脚冰冷、精神不济……这些不是巧合,而是五臟与季节的对应反应。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為人体与自然节气同步运转,四季对应五臟:春对肝、夏对心、长夏对脾、秋对肺、冬对肾,若能在对的季节调养对应的臟腑,身体会更顺、气血更旺、免疫更强!让我们跟着四季节奏,一起学会最简单、最自然的五臟养生术。春天养肝:让情绪流动,身体才不鬱春天万物生长、阳气升发,对应人体的「肝」。肝主疏泄,与情绪、眼睛、筋膜密切相关。
2025-07-29 2135
睡眠养生:重啟身体自癒力的关键
睡眠养生:重啟身体自癒力的关键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现代人生活忙碌,精神压力大,失眠与睡不好成了普遍困扰。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夜裡辗转难眠,即使入睡也浅眠多梦,清晨醒来依旧疲惫?若长期如此,不仅影响情绪与专注力,更可能伤害免疫系统、加速老化、诱发慢性病。事实上,睡眠不只是让人休息,它是身体每日修復与重建的核心机制。当你睡得好,整个人就像换了一颗电池,精神、情绪、代谢与免疫力都会焕然一新。睡眠过程中身体会释放生长激素科学研究指出,睡眠过程中,大脑会清除代谢废物,神经细胞进行重组,身体也会释放生长激素来修復肌肉与细胞。许多研究更发现,慢性失眠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臟病、焦虑症与失智症都有显着关联。换言之,睡不好不只是「精神差」,更是慢性病的危险因子。
2025-07-27 2647
你看不见发炎,但它正在「烧」你的健康,啟动抗发炎生活,从今天起吃对、睡好、动起来
你看不见发炎,但它正在「烧」你的健康,啟动抗发炎生活,从今天起吃对、睡好、动起来
(美南新闻韦霓特稿)你是否常常觉得累、常感冒、痠痛难解、皮肤暗沉?检查报告却显示「一切正常」?事实上,你的身体裡很可能正在悄悄「发炎」中!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慢性低度发炎」(inflammaging)对健康的破坏力。这不是大病突袭,而是日积月累的发炎反应,在身体裡一点一滴酿出慢性病,像是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关节炎,甚至失智症与癌症的风险,都与发炎有密切的关联。
2025-07-26 2953
保险公司放宽「事前授权」,对民眾与医界意味着什麼?
保险公司放宽「事前授权」,对民眾与医界意味着什麼?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 美国健保制度又有变革。近日,全美最大健康保险公司之一的UnitedHealthcare,以及Cigna等主要业者相继宣布放宽「事前授权」(prior authorization)制度,让医疗服务的取得变得更加流畅。这项改革不仅有望改善医患关係,也可能重塑整个保险市场的运作逻辑。什麼是「事前授权」?事前授权,是美国健保体系中长期实施的一项机制。当患者需要接受特定检查(如MRI)或疗程(如某些昂贵药物或手术)时,医师必须先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等待其批准后才能进行治疗。这项机制的初衷,是為了控管医疗支出、防止滥用资源,但实务上却常常造成就医延迟,甚至对急重症或罕病患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美国医学会(AMA)2022年的调查,约有94%的医师表示事前授权延误了患者的治疗,其中有1/3的医师曾有病患
2025-07-24 2534
吃出年轻光采:9种抗皱食物,让肌肤Q弹不鬆垮!
吃出年轻光采:9种抗皱食物,让肌肤Q弹不鬆垮!
食物就是保养品!用餐桌上的天然力量,抚平岁月痕跡(美南新闻韦霓报导)年纪悄悄爬上来,镜子中的自己能看出脸上的细纹,若不想靠医美、不想天天花时间上妆遮皱,可以从吃的食物开始改变皮肤。别怀疑,饮食不只影响身体健康,也能悄悄逆转肌龄,真正让肌肤年轻的关键,不只是涂在脸上的,而是吃进嘴裡的。最新营养学研究证实,某些天然食物富含抗氧化物质、胶原蛋白促进剂与水分保护因子,长期摄取能帮助皮肤延缓老化、减少皱纹、提升弹性。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把食物当作保养品,吃出自然美!我们為你整理出9种抗皱又能让肌肤弹嫩有光泽的食物,让美丽从「吃」开始。
2025-07-22 3257
揭开「肠脑轴」的祕密,优化身心从肠道开始
揭开「肠脑轴」的祕密,优化身心从肠道开始
突破健康新思维(美南新闻韦霓报导) 您知道肠道与大脑健康和身体健康有怎样的关係? 最新研究显示: 肠道不只是消化器官,而是掌控全身的“第二大脑”!肠道可以决定健康状况,而人的情绪、记忆与寿命,都掌握在肠道菌群之中!吃对食物,肠道健康将造就和谐的身心。最新的研究中,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寿命、认知能力、与心理健康。研究显示,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群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会產生重要的影响,近来生物医学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就是肠道与大脑之间的联繫,这种双向沟通系统被称為「肠脑轴」(Gut-Brain Axis, GBA),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均存在密切的关联,例如焦虑、忧鬱症、阿兹海默症、自闭症、肠躁症等等,展开如下:
2025-07-20 2533
养生有诀窍,「冬病夏治」调理体质,关键就在三伏天!
养生有诀窍,「冬病夏治」调理体质,关键就在三伏天!
把握夏季黄金30天,驱寒祛病(美南新闻韦霓报导)休斯顿阳光炙热,在夏天,常让人汗流浹背,不少人会选择喝冰水、吃冰品消暑。但您知道吗?根据中医养生之道,在最热的时节,反而是最适合养阳驱寒、强身健体,可以「冬病夏治」的关键时机。什麼是「冬病夏治」?為什麼要在三伏天调养?所谓「冬病夏治」,来自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意即将冬天容易发作的慢性病(如鼻炎、哮喘、关节炎、手脚冰冷等),趁夏季阳气旺盛时进行
2025-07-17 1580
蔡毓深会计师专栏2-小型企业的税务策略 退休计划选项
蔡毓深会计师专栏2-小型企业的税务策略 退休计划选项
小型企业的税务策略退休计划选项作者:蔡毓深会计师、财务计划师、退休
2025-07-16 4097
周启诚牙医专栏58 –  为什么有些种植牙会失败,而有些却不会?
周启诚牙医专栏58 – 为什么有些种植牙会失败,而有些却不会?
为什么有些种植牙会失败,而有些却不会?这个话题可能很多读者觉得枯燥乏味。但对于许多致力于让每例病例都成功的专业种植牙医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当然,在牙科诊所,患者的整体健康和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但归根结底,对于种植牙相关手术的实际治疗而言,我们的目标是为所有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确保最终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然而,即使秉持这一目标,仍然可能出现问题,并最终导致某些患者种植牙失败。闲话少叙,我们马上开始吧,因为导致种植牙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尽量在千字以内解释其中的大部分原因
2025-07-11 1614
从代谢平衡到健康长寿,掌握粒线体,就掌握你的生命动力
从代谢平衡到健康长寿,掌握粒线体,就掌握你的生命动力
(美南新闻韦霓报导) 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中的「能量工厂」,也是维持生命运作与健康的关键器官,它拥有独立於细胞核的DNA,且只来自於母亲,可用於追踪母系遗传。这使线粒体成為演化、生物分类与遗传疾病研究的重要工具。线粒体正式命名於1898年,来自希腊文「mitos(线条)+ chondrion(颗粒)」,主要功能在於能量生產、调节代谢控制、调节细胞凋亡、基因遗传。线粒体:细胞的核心引擎,掌控健康的关键
2025-06-27 3113
从「最脏蔬果」榜单看蔬果清洁的重要性,实用妙招: 让清洗蔬果更乾净的六种方法
从「最脏蔬果」榜单看蔬果清洁的重要性,实用妙招: 让清洗蔬果更乾净的六种方法
(美南新闻休斯顿报导) 无论是家庭餐桌还是外食选择,蔬果都是我们最常接触、也最被认為「健康」的食材来源。然而,你知道吗?人们以為的健康食材,可能悄悄地将农药残留吃进自己体内。根据美国环境工作组织(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 EWG)在2025年六月最新公布的「购物者农药指南」(Shopper’s Guide to Pesticides in Produce),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的检测资料对超过 53,000 个蔬果样本检测,评估农药残留的情况,整理出「最脏蔬果12名」(Dirty Dozen)与「最乾净蔬果15名」(Clean Fifteen),并首次将「毒性」指标纳入排名考量。不少我们每天摄取的蔬果,居然农药的残留量惊人。提醒消费者在採买与食用时应更加谨慎。
2025-06-24 2383
逆转时光: 揭开生命时鐘的祕密  「端粒」的重要性,如何延缓衰老
逆转时光: 揭开生命时鐘的祕密 「端粒」的重要性,如何延缓衰老
(美南新闻休斯顿报导) 為什麼人会衰老?无论古今,人类对抗衰老的努力从未停止过,而在这场与时间的拉锯战中,端粒(Telomeres)被认為是生命长度的「时鐘」。这个微小的DNA片段位於染色体的末端,就像鞋带的塑胶头,防止染色体磨损。随着细胞分裂,「端粒」逐渐缩短,最终导致细胞失去功能,引发衰老及各种疾病。那麼,我们是否可以延缓「端粒」缩短的速度,甚至维持它的长度?答案是正面的!本报特别邀请养生专家刘博士分享「端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过生活与饮食习惯来延缓衰老。刘博士清晰的解说,加上许多实用的建议,相信读者会对「端粒」在健康上的重要性,有更深层的了解。
2025-06-18 3491